2019-01-17-杨
二、农民作为“能动的主体”:半工半耕的社会学分析
本部分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生计模式的理想类型———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作者将说明农民的生计安排嵌入城乡二元结构,通过代际分工的方式获得城市工商业和农业两份收入,构成渐进城镇化的微观结构基础;同时,也“半城市化”必然存在农民未能完全融入城镇的客观问题,当然,这也是农村的主动理性选择。
(一)城乡二元结构转型及性质
1.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
20世纪50年代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和传统小农经济的矛盾,迫使国家建立以统购统销为核心、农业集体化和户籍制度为制度支撑的城乡二元体制,确保长期制度化的 “以农补工”的维系。以1958年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为标志,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受到自上而下的严格行政控制,城乡二元体制最终确立。
2、改革开放之后,城乡二元体制开始松动。
80年代,国家开始允许农民有限度的流动,农村就业政策的基调是鼓励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发展。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允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90年代之后,农村就业政策逐步转向承认流动、接受流动和鼓励流动。2000年之后,随着工业化扩张和体制改革深化,国家逐步实现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3、制度变革影响下,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
具体内涵表现为:在城市实行充分竞争的市场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人们凭借市场能力在城市获得就业和相应的经济社会地位;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依据身份分配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
(二)农民流动和农村半工半耕结构的形成
1.半工半耕概念及历史形成
半工半耕形成背景: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形成小农经济的农村经济格局;工业化推动农民大规模外出务工,使得非农收入日益占据重要位置。
2.半工半耕的代际分工特征
半工半耕的收入结构是通过家庭代际分工来实现的,即年轻子女进城务工,年老父母在家务农,这是我们把当代农民生计模式完整地概括为“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缘由。代际分工的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从外部条件来看,宏观经济结构决定了代际分工的必然性。在传统时期,农民家庭形成农副业分工,劳动力的性别分工是主要形式;工业化时期,“副业”的性质和家庭分工内容发生了改变,农业逐渐成为 “副业”,外出兼业成为青壮年劳动力的主业。
从内部条件来看,代际分工的形成受到农民家庭伦理的影响。在伦理经济影响下的家庭分工中,纵向的代际分工与横向的夫妻分工同时存在,而代际分工更具主导意义,它甚至形塑了独特的农民家庭形态,并且形成了区别于传统三代家庭的“新三代家庭”。
3.半工半耕的功能
务工收入主要满足农民大额现金消费的需求。
在村务农满足了农民家庭生计稳定和避险的需求。
(三)农民作为“能动的主体”
农民可以借用城乡二元结构提供的“规则和资源”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获得收入最大化,从而为他们提供了向城镇流动的经济基础,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半工半耕对转型期农民的界定是辩证的,是经验研究意义的中层概念,而不是对社会现实的简单否定或肯定。半工半耕既是结构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农民家庭的稳定生计模式,又是历史性和过程性的,半工半耕仅仅具有当下的合理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继续发展,农民将不断融入城市提升经济社会地位,转型期农民具有的“小农”特征最终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