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悲写喜

2017-02-19  本文已影响18人  清酒不如老九

        从小我就适合写悲的东西,故事越凄凉,主题越悲戚,我就发挥的越好。比如失恋,考试失利,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主题是冬雪寒风,秋日落叶之类的,我总会特别有灵感。今天翻出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地坛徘徊时,他最常思考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我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我为什么活着?第三个是我干嘛要写作?”人生突出其来的灾祸赋予了他不同的角度领悟人生,在思想被“生还是死”所充盈时,那个唯一无关生死的念头就成为了人生特别的意义。转念就想到海子,想到许多命运坎坷的艺术家。从古至今,大多艺术家,不管是舞者,歌者,画家,作家等等,如果没有承受过一段常人没经受过的苦,他们的造诣往往就达不到巅峰。所以,我偷偷的想,或许是人生的逆境才造就了不朽。

         但是长大了之后,我特别喜欢看喜的东西,电视剧、电影、书籍,凡是太动情、虐心的一概拒绝,新闻中出现的悲惨,或者各类触目惊心的悲剧,我统统第一时间换台。有种只要我没看见,我就有理由相信它们不存在的自我暗示。我看喜剧,看综艺,看搞笑漫画,放弃了很多少年时痴迷的主人公身世悲惨或者命运多舛,靠着顽强毅力活出自己色彩的励志书籍。总以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必再刁难自己,非要把不多的泪水献给别人的故事。矛盾就在于我那么喜欢喜,可我自己却写不出,不管我感受了哪些幸福,体会了哪种甜蜜,开心的事情之于我,表达总是简单的。似乎只有不赘述才是真快乐,一描述就做作了。

        可是分明看过那么多快乐都可以感染的书, 不管是爱情的,两小无猜,白头到老;还是亲情的,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或是友情,默默陪伴,肝胆相照。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可以照亮读者的整个人生。我反思来,大概喜,是要从细枝末节的地方去渲染的,直接公布的喜,色彩总是不够强烈,而悲往往是一个重笔调,事件一出,悲立刻就有了形态。就好比“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以幸福就需要更细心的去勾勒,而不幸当你把它描述出来的时候就足够阐释了它本身。

         故而,能把悲写出来的人,有故事;而能把喜写出来的人,有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