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浅读(1)三纲八目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5人
简书老张
大学的第一章,属于“经”,为孔子著,曾子述,共205字。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六证是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古人对大人之道的概括。一个人八岁前学的都是洒扫、应对、进退之礼,还有诗书礼乐射御这些生活实践类的基础知识。十五岁后才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根本性道理,即大人之学。大人之学的教育目标就是三条:弘扬光明正大的道德,促进每个人都能弃旧图新,使自己的道德水平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漫长过程,最难的在于“止于”至善,不是一天两天,不是此一时彼一时,而是长久稳定地保持在“至善”的境界,这确实是难以企及的修养高度。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追求,就需要不断进行内心修为,即止,定,静,安,虑,得。前四个在程度上有轻重高下之别,区别的程度描述起来有点玄妙,我等粗读者就不必深究啦,总的来说无非是去除贪嗔痴慢疑等问题,去除人过多的不良心气和物质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个内心清明的人。有了良好状态,进行个人的道德修为,有八门必修功课。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处于这个层级链条中的中间纽带,要做到修身,必须要研究万事万物,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使自己的内心想法真诚无虚,心思端正无邪。在求诸己的基础上,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终实现平定天下的宏图大志。古人这里所说的国指的是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天下大致就相当于现在的整个中国。
本章首尾的语句,始终强调修身为本,始终强调做好自己的重要性,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