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真的来源于母婴关系吗?
阅读心理学文章、书籍多了,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有创伤,从而不自觉地将听来的创伤概念,比如“被抛弃”、“被吞没”、“俄狄浦斯情结”等归咎于父母,特别是母亲。母亲在幼年时,没有从情感上好好地照顾我,所以我有了创伤。
对创伤概念的认同,对创伤的归因,真的正确吗?
整个心理学学科来源于佛洛依德开创的精神分析,认为性和攻击力是人的原动力,而大部分人都压抑了自身强烈的性欲和攻击性。压抑的原因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所谓俄狄浦斯情结,通俗的解释是儿子爱妈妈,害怕被爸爸攻击;女儿爱爸爸,害怕被妈妈攻击,从而造成了相爱而不敢爱的状态,也就是乱伦焦虑。这时,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压抑自己对异性父母的爱意。
随着孩子的成长,会不喜欢竞争,不喜欢向外探索事物。总结为一点,就是压抑了自身的能量。这就是弗洛伊德的理论。
克莱因在继承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将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延伸到三岁前的婴儿期,妈妈与婴儿的相处关系决定了婴儿的人格是否会健康。换一个角度说,孩子的创伤都来源于母婴关系。
比如“被抛弃”创伤,婴儿在床上爬来爬去,渴望吸引妈妈的关注,这时妈妈因为忙碌或者自己心情不好,没有满足关注孩子的愿望。这样细微的事情持续地体验,孩子就会产生“被抛弃”创伤,即孩子做一件小事,别人没有回应时,很容易就会感受到别人抛弃了自己。然后沉浸在被抛弃的感受里难以自拔。
这样的理论听起来非常正确,但我们换一个例子来看看。有一对双胞胎婴儿,都在床上爬来爬去,希望妈妈看看自己,但妈妈没有看见他们。此时,一个婴儿会选择沉默,而另一个婴儿自顾自地玩耍,妈妈没有看见好像并不影响自己。
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前一个婴儿会有“被抛弃”创伤,后一个婴儿则没有,心态非常健康。
妈妈同样又同时的对待,却导致了两个婴儿不同的心理状态。说明了什么?
我想,可以说明创伤当然与母亲有关,但婴儿天生的气质和性格也至关重要。不同气质的婴儿对待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长久下来,就会塑造成不同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这门学科本身承认天性对婴儿的重大影响。但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很容易片面地被心理学知识塑造,认为自己的创伤是母亲造成的。
这时,心理学会说,如果想要疗愈创伤, 就要不断地寻找创伤的根源,必须回到第一次体验创伤的时刻,用爱的关注来取代妈妈对婴儿的忽视,如此才能疗愈。我想说,事实已成事实,难以回转。
心理学也会说,你的创伤来源于妈妈将自身的创伤投射到了你的身上,而妈妈的创伤有来源于你的姥姥。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轮回。
如果创伤是轮回,那么原因会无限拉长至你的祖先,这样下去,不可能寻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这时,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就立不住脚而坍塌了。
享誉世界的书籍《当下的力量》的作者艾克哈特,在29岁之前一直过着昏暗压抑的生活,多次想死亡。在29岁的一个瞬间,痛苦长久累积后的刹那,他顿悟了。
《当下的力量》是他用顿悟后的能量书写而成,没有任何心理学理论支撑。很多人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非常舒服,每次阅读都有不同的体悟。
艾克哈特说,创伤只有在当下才能疗愈,没必要去童年寻找原因。
心理学理论和艾克哈特的论点,产生了矛盾。如何疗愈创伤,如果成长心灵,每个人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路径,除了心理学、灵修外,很多人会选择宗教。
我想说的是,心理学定义的创伤,一部分来自天性,一部分来自父母。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创伤的来源,但不可执着于原因;另一方面,带着觉察之心,觉察自己创伤显现时的动心起念。你没看到一次被抛弃的念头,被抛弃的创伤就会减弱。直至量变达到质变。
心灵的成长,即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心理学只是帮助你成长心灵的工具,可以利用它,但不可被它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