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物世界名著阅读

顾炎武与他的“天下”观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63人  叙尔

若兰行歌

提要:

顾炎武“天下一家”思想,克服“华夷之辨”理论的消极性,主张“天下一体”,催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生与化育。他的“文化天下”的思想,把中华文化推崇到至高的精神境界,而发挥引领统率的作用,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守望“天下四维”的精神,坚持中华民族价值的核心,而其阐发“兴利天下”的学说,则增强中国共同理念的凝聚。

关键词:

天下一家 、文化天下 、天下四维 、兴利天下

正文:

顾炎武(1613—1682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及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本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号亭林,后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学问渊博,凡经学、史学、方志舆地及诗文诸学,无不精通,造诣皆深。满清入关,他参加当地的抗清义军,周旋顽抗。1659年,他前往山海关古战场,吊古深思,此后20多年,立志壮游,遍走神州,“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1游踪飘忽,而至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各地。晚年专注于考证校订,开一代朴学之风。

顾炎武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著作为《日知录》,所谓“日知”,即日有所思,日志新知。这个“知”是“知识”,增长见闻。这个“知”是“知道”,明悟道理。顾炎武为学,匡时益民而利于“天下”。顾炎武又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对于古代疆域与少数民族地区史地、风土情况叙述特别详细。除此外顾炎武还有作品《肇域志》、《音学五书》、《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义源出于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意即事关天下兴亡,匹夫百姓皆有责任,义不容辞。八字成文,则出自梁启超。这一思想的提出,意义重大,成为激励爱国、鼓舞奋进的精神力量。

纵观顾炎武论著,“天下”观为其重要思想特点,被称为当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精神源头。顾炎武“天下一家”思想,克服“华夷之辨”理论的消极性,主张“天下一体”,催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生与化育。

他的“文化天下”的思想,把中华文化推崇到至高的精神境界,而发挥引领统率的作用,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守望“天下四维”的精神,坚持中华民族价值的核心,而其阐发“兴利天下”的学说,则增强中国共同理念的凝聚。

本文分四个章节:一、天下一家的倡导与民族共识的初创。二、文化天下的弘扬与中华精神的认同。三、天下四维的坚守与核心价值的弘扬。四、兴利天下的阐说与共同理念的凝聚。

一、天下一家的倡导与民族共识的初创

中国传统民族观是从“华夷之辨”走向“天下一家”、“天下一体”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春秋战国学派林立,这是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初创时期。 当时产生“华夷之辨”的思想。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率俾,顺从的意思。整句意思为无论中原华夏族还是偏远的少数民族,没有不顺从(周武王)的。

《左传·定公十年》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又将“华夏”称谓定义为:“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春秋时期管仲等人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当年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好像豺狼,贪得无厌。中原各国互相亲近,不可抛弃”。

《论语》中孔子夸奖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即管仲相齐,抗御“蛮夷”,为民造福,若是没有管仲的功劳,华夏之人或许要披头散发,穿上衣襟左掩的奇怪衣服了。《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意思是: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文明去改变蛮夷的,没听说过被蛮夷改变的。

《左传》则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是当年战国时代齐鲁夹谷之会,齐侯与鲁君不和时,孔丘站出来说的一句话。裔,本义为衣服的边缘,指边疆远处“夷狄”;夏、华则为中原华夏。此言意思是,华夏以外的蛮夷的不可谋划及干扰华夏事务。“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则称“蛮夷”与中华有种族之隔,因其异己,心不可测。

“华夷”理论至于汉代被再次推出与彰显。《汉书》说:“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 蛮夷之常道也。” 

《后汉书》又说:“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刖。若杂居中国,则错乱天气,污辱善人,是以圣王之制,羁縻不绝而已,不以伤害中国也。今边境幸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于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隋唐以后,中国传统民族观有所发展,宋元明清日趋完熟。 需要指出,历元而向明,因中国疆域大幅扩展,各少数民族日益融和,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含义焕然有新意。传承千年的儒家“华夷之辨”理论得到重新解释,“华”、“夷”涵义再被界定。

人们既论“华夷之辨”,又倡“华夷一体”,后者思想渐入人心。明亡清兴,随着“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天下一家”思想成为主流。自此以后,一个拥有合理化思想基础、比较丰富的理论内容、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民族理论体系逐渐浮出水面。

“中华一体”、“天下一家”观念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实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的“华”与“夷”历经冲突,渐至融和。“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日渐淡化,各民族相互吸引,不断凝聚,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即伟大的中华民族。

顾炎武的重要著作《日知录》在许多地方阐述了华夷思想。如说“君臣之分所关者在一身,华夷之防所系者在天下。”意思是说:辨识君臣名分,事关个人,认清华夏与蛮夷文明与野蛮之区别,设置防卫,事关天下。2

《日知录》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书》言“蛮夷猾夏”,《语》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蛮夷”属边远少数民族。猾为扰乱、侵犯。夏即华夏,指中原地区。“蛮夷猾夏”,即指少数民族侵扰中原。“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其意为:夷狄之地虽设君主与地方权力,也属野蛮,远非中原华夏可以比肩。后者即使消亡,也属暂时,可凭其文明而再度复兴。

不可讳言,顾炎武在一个时期内受中国传统“华夷之辨”论影响,想以此思想为抗击清军入关的理论武器。然而不久他即以“天下”一词代替传统的“华夷”的概念。顾炎武的“天下”,其中包含有地域的意思。他说“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又说“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这个“天下”就是“神州天下”、“五湖四海”。

《日知录》云:“中国之称夏尚矣,今以为起于唐之夏州,地邻于夷,故华夷对称曰华夏。”1顾炎武的这句话值得探讨。前面说过,战国古人说华夏已有定论:“礼仪之大,故称夏,章服之美,谓之华。”而顾炎武却引证一个说法:华夏之“夏”,“起于唐之夏州”,只是地域概念。由此,“华夷对称曰华夏”。后来章太炎也说古代汉族称夏或华乃由夏水华山而来。3

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天下一体”的思想已经出现。《尚书·禹贡》云:“夏朝禹平水土,分天下为九州”,又将东至海、西至流沙的广大地区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形成“九州”、“五服”的“天下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顾炎武的“天下观”,与其说是华夷论的遗绪,不如说与“天下一家”思想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思想家顾炎武一生中为实践他的“天下一家”思想,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剑及履及,壮游天下。一是墨池振笔,记录天下。1659年,顾炎武已过45岁诞日,前往山海关古战场,吊古深思。此后20多年,成为他一生中的游历时代, “往来曲折⼆三万里,所览书⼜得万余卷” 4。他以山东、河北、山⻄、河南等地为中心,踪影不定,行走不已。

每次出行皆以驴马相随,载以书籍。遇名胜险要,皆翻身下马,寻老兵退卒亲切问询,过村落市集,则步行探寻,察访风土人情。口问手记,有疑问则取书对勘。“所考山川、都邑、城廓、宫室,皆出自实践”。5“天下一家”思想,在顾炎武这里可称“天下郡国”思想,具体在其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得到反映。

《天下郡国利病书》辑录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而对社会情况及少数民族沿革考察尤深。《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广东八》载:“疍民不谙文字。” 说明其没有受正规的教育,不会书面语言,但口头语言与陆上居民可以沟通。

《四川土夷考》为明人谭希思所作,对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边防戍守及部落政权兴替等都有详细记载。该书散佚,仅残存第三卷。《蜀中广记》对《四川土夷考》有大量引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复又征引《蜀中边防记》,对研究四川少数民族历史颇具价值。

广西少数民族分“僮”“瑶”两类,顾炎武仔细弄清两个少数民族的来龙去脉,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判明:“徭乃荆蛮,僮则旧越人也”。明代《过山榜贴》中说有瑶人“逢山任种”,浮游天下;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作详细说明,记其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生活情况。

二 文化天下的弘扬与中华精神的复兴

天下是大概念,国家是小概念,天下是主概念,国家是分概念,天下涵盖了国家,国家从属于天下。一如宇宙包容星月、穹窿覆盖山川。这是顾炎武的天下观给人的印象。

与国家相比,天下更重要,对于国家来说,可以改朝换代、更迭不已,而天下不同,千古一系,恒久不易。

人说一部二十四史记录中国历史,其实巍巍中国何止走过二十四个朝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站在岸上,望滔滔江河东流不返,这时他或许想到,日子一天天过去,年岁一载载老去,因此而发身世之叹。而更重要的,则是对王朝兴替、风云变幻的无限感慨。

《论语·八佾第三》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是鲁国人,没有把鲁国看为天下。强莫过于秦,也没有把秦国视为天下。孔子的“天下”是宇宙时空的变迁、日月星辰的转换,以及包罗万象的红尘万物、广阔无垠的神州四海。

顾炎武说“天下”,是孔子天下观的延续与发展,他说“保天下”方可“保国”。“保天下”与“保国” 相辅相成,“天下”包容“国家”,“国家”从属“天下”,天下为前提,国家为后果。天下既保,国家可在。天下不保,国家孰存。

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蕴含深刻的含义。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朝已经灭亡,清军入关,建立“大清”,江山底定,复辟明朝已经不可能。

这个“天下”不是明朝,更不可能是他死不依从的清朝。这个“天下”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薪火传承。顾炎武的原文如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是说:所谓亡者,有亡国,也有亡天下。改朝换代,易姓改名是亡国。道德沦丧、文明凋谢,人将不人,率兽吃人,人与人相杀相食,这是亡天下。比较而言 亡国事小,亡天下道德文化此事体大。亡国固可哀伤,然有亡有兴,未必灭绝。亡天下道德,何至哀伤,亡则灭绝,惨绝人寰。

他指出,魏晋文人可以亡天下,因为他们游谈无根,不守信义。杨墨之言也可以亡天下,因为他们的理论“至於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禽兽者也。”

顾炎武举例阐述自己的理论,他说嵇绍的父亲康,被晋文王杀害,至武帝革命的时候,有一个叫山涛的人推荐他入朝当官,绍隐居躲藏,坚辞不就。

山涛劝他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於人乎一时。"就是说,我为你把这个问题都考虑周全了,仰俯天地犹有四季变化,作为天地中人何不应时而变呢?又何必耿耿于杀父之仇,而坚守操守气节呢?

顾炎武说:坊间传诵山涛之言,以为“明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於率天下而无父者也。”

在说完上面这个案例之后,顾炎武作了结论性的发言:“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这个意思是,知道保天下,方可知如何保国家,保国仅是朝廷君臣自己的事情,保天下为保天下之文化、天下之道徳。天下文化与道徳不保,国何以存,国必不保而亡。顾炎武最后呼吁:保天下者是大家的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说的“天下”就是“文化天下”,顾炎武从文化意义上定义天下。天下的本质存在,为文化存在。文化亡,天下亡。文化存,天下存。

三 天下四维的坚守与民族传统的弘扬

顾炎武在《日知录·赵盾弑其君》中说:“君臣之义无逃于天地之间,而可逃之境外乎? ”君臣之道为忠,父子之道为孝。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顾炎武将忠诚爱国,视为“至要之道”。天下道义,首义为忠,坚守忠诚之心,即保“天下之道”,此为“保天下”第一条。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有这样的话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5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这句话说得多么好!礼义是管束人伦的法则,廉耻是做人处事的大节。这16个字,原是古代管仲的名言。“维”,指粗大牢固的绳子,用来束缚维系物体。国家兴亡靠这四根绳索有力维系,四大维系失去,国家势必灭亡。

顾炎武又论:“(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 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6这是说中国有道德,官人士子率先垂范。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7,知耻而廉,廉则洁身。反之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胆大妄为,盲人瞎马,坠入深渊而不知。

“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业。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业。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8

顾炎武立此言论,意在一己言志,也为劝导天下:“博学以文,行己有耻”。前者强调,做人一生学习中,向自然学,向社会学,向民众学。于书本中学,于行旅中学,于事物中学。后者指出学必有行,行必事事反省,慎独而知耻。凡有过,知耻而勇,悔而求新。

世上有可耻者,也有不可耻者。分清界限方为真“知耻”。士子“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

顾炎武既说士子率先知耻而修行正身。又说必须导民以知耻以正风俗。他说士不知耻政乱,民不知耻则风俗乱。他认同一个道理,凡风俗混乱,社会必然出现五个“不祥”。此所谓:

“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

损人利己,必危害己身。顾小孩而弃老人,必使家庭不幸。老人不教育,孩子不学习,将使习俗败坏。圣贤避让,愚人为官,天下混乱。“风俗者,天下之大事”。8这样看来,顾炎武所指的“天下”也指“天下风俗”,把身体、家庭以至于社会,总括涵盖于“天下”,对“天下”的概念作进一步阐述。

顾炎武指出: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士子挥笔著作,意在布教化、整风俗。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士大夫当以“明道救世”为己任。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9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

风俗,指的是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无论君臣,都把倡导新风,改造旧俗,看成执政要务。竹杖芒鞋,走访基层,问询民意,了解执政治理过程中的优劣得失。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10凡为士子,当于历史走向、社会趋势有所了解,由是可知国家治乱与人心风俗相连之紧密。目光向下,专注于民情,方能见微知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四 兴利天下的阐说与国家理念的凝聚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文集·郡县论五》)顾炎武认为,“天下”由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组成。每个家庭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父母子弟,然后才及其他。无论百姓官人,都会这样想,这样做,概无例外。“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11

世上贤者皆云: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如东汉政论家王符所论: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为民者日夕劳作,乃为身家妻儿之生活。因此不免具私欲、私念及私利之心,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当政者高高在上,说什么“无欲无己”,他们自己又何时能够做到,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愚民哲学,绝不可信。就本质而言,“存天理,灭人欲”,就是铲人之常情,除人之本性。因有人之性,方有天之理。

人性是天理的基础,因有人性,方有天理。人性既除,天理何存。所谓“天下”,就是天下之人,天下广大,人民众多。天下兴亡,有关人民之福与祸、归与离、安与乱,休戚相关,不可须臾分离。人民幸福、人心归附、人世安定,方有天下之兴。

反之,人民灾祸、人心离散、人世动乱,必使天下趋亡。当政者只有恢复人性、顺乎人情,才能让天下人去祸得福、不离而归、避乱趋安,才可天下兴而不亡,长治久安。

顾炎武援引荀子的言论,指出要使人民安定,人民富足,必须“养人之欲,给人之求”12。天下之兴,既有赖于社会道德的提高,亦有求于民众生活欲求之满足。

由此原因,为官者既要“授人以道,养人之德”,即培养民众之道德,又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什么是人民的幸福?就是满足人民的合理欲求,人民欲求逐步满足,人民幸福水平日渐提高。鸟有两翼,车有双轮,道德教育与欲求给予同时进行,势必收效卓著,而使社会达于丰盛清明。

贫困致愚昧,富足思礼仪。顾炎武主张:不要忽视为民兴利的重要,应开放渠道,放手引导,使民兴利,“莫急于生财。”13

当政者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为民兴利看作不好的事情,其结果必然人心不齐,社会不安,“刁民”丛生。为此,顾炎武一再告诫:“所恶于兴利者,为其必至于害民也。”1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天下观。他说的天下是天下百姓之乐。顾宪成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他讲天下,是天下之大事。顾炎武说他“天下”,更为周详。是为天下之疆域、天下之文化、天下之道德、天下之兴利。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5

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华各族人民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德情感。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铸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成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形势下纪念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末清初,国难当头,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至今回响耳际,成为激发爱国激情与责任心的至理名言。

他自成体系的“天下”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中“天下一家”思想,克服千年以来“华夷之辨”理论上的消极性,及内在隐含的民族鄙夷与对抗性,主张华夷和合、“天下一家”,就历史意义而言,助成中华各民族间的团结与进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牢与发展。

他的“文化天下”的思想,给予“天下”概念以别具一格的崭新界定,把它解释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别称,并申明中华文化亡,中华民族亡;中华文化兴,中华民族兴。从而把中华文化推崇到精神世界的高地,使其发挥崇高的引领与统率作用,客观上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具体而言,他提出的“礼义廉耻,国之思维”、“博学以文,行己有耻”、“民为国基。为民兴利”等一系列的思想,因其枝叶长青的生命力,依然与今日中华的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德情感的宝贵内容。

注释:

1《亭林佚文辑补·书杨彝万寿棋(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

2 顾炎武:《日知录》卷7《管仲不死子纠》。

3 顾炎武:《日知录》卷21。

4《亭林佚⽂辑补·书杨彝万寿棋(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

5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6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7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8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9 顾炎武:《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10 顾炎武:《与人书九》。

11 顾炎武:《日知录·言私其豵》。

12 荀子:《荀子·礼论》。

13 顾炎武:《日知录·未有上好仁而下不 好义者也》。

14 顾炎武:《日知录·兴利之臣》。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