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难度沟通》,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三
一、增进感情而非运用权利
作者:在谈话陷入僵局时,我们所想到的很多方法都属于“运用权力”,即在不与对方发生密切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语言或者行动来帮你达成目的。你可能会:
1.越过对方,直接找有影响力的人谈话,或者找对方的上司。
(举例:不知为什么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和孩子讲不通,跑去找老师,希望老师施加压力的家长;小朋友希望父母买玩具,父母拒绝,跑去求助爷爷奶奶)
2.通过重新分配金钱等刺激手段来施压。
(翻译:不听话,就扣钱)
3.等待,直到对方失去权势,或者有关事项不再重要。
(翻译:权力都有下台的那天)
4.找出重点事项——放弃某一事项,把时间、资源和政治影响力转移到其他事项上
(翻译:集中资源主攻大boss)
5.彻底放弃,似乎毫无希望。
(翻译:算了,随缘吧,何必那么辛苦,也许根本就是浪费力气)
看看自己中枪几条?反思自己的沟通模式,优化沟通方式、逻辑,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关于《高难度沟通》,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三二、难以逾越的4项沟通障碍
1.当我们为了迎合他人的目标而调整我们的说法时,我们并没有真正关心他人的目标。
(书中举例: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说成是为了降低短期成本,可实际上真正关心的却是防止气候变化。你有什么生活中的例子吗)
2.费尽心机斟酌词句,听众却可能不买账。因为他们怀疑我们故意隐瞒了一些东西,对于说话者的主要动机,听众会有一种整体上的不信任感,人往往能觉察到他人的诱导。
3.如果听众不买账,我们就会备受打击。我们要么会激烈的争辩,要么会因为害怕出现这一局面而彻底放弃沟通。
4.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调整我们的表达方式。
关于《高难度沟通》,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三打破僵局不是要“找到正确的话来说”,而是要做出更为根本的转变——改变我们自身,同时挣脱束缚,摆脱旧框框,采用创造性地、真是的新方式。
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用“真实”一词来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与过去相一致的情形,可不幸的是,正是这一观念让谈话陷入了僵局,会让人坠入一种模式,不断重复过去的分歧和冲突。(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说,你看,他就是那样人,之前好多次如何如何……可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我说:上一次看到探讨真实,是在电影《无问东西》里,当时蛮震动,很喜欢一段台词“什么是真实,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作者:要努力做到行为与想要的未来一致。
我说:我理解的就是知行合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朝着那个方向行动。这话听起来很鸡汤,但我觉得这就好像是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作者:一切始于反思。
我说:过去的二十多年,我时而激进、时而偷懒,也获得过一些小小成绩,也曾满怀信心却失望而归过,但都是奋勇向前、未曾迟疑过;现在我想改变节奏,走走停停、想想看看,偶尔也要回头望望,回顾来时的路,因为我想走的更远、更坚定……反思会带给我力量,剔除那些冗杂无用的想法,深刻、清晰我前行的路,像灯塔一般的存在……
关于《高难度沟通》,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三第二章、真实——打破僵局的关键
作者:人是很复杂的动物,都会拥有深沉的爱,强大的认知和无谓的勇气。
想象一下,你不再忠实于原来的自己,而是忠实于你的成长,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想象一下,你不再忠实于过去,而是忠实于你真正想要的未来。
想象一下,你不断探索,而非安于现状。
想象一下,你跟他人的谈话,不管你是不是认同对方的看法,你只记得你们都是人,能共同创造未来。
我们应该追寻得是一种得体的、有意义的、有使命感的、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真实”意味着努力与你想要创造的世界保持一致,同时承认自身的矛盾之处。
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不是让我们与他人彼此隔膜,而是让我们与对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都一样不完美,一样充满矛盾。
我说:这是这本书里很意外的一段话,我很喜欢。读一本书,就像在一个小镇上旅行,也许几天的行程毫无惊喜,但某个下午偶遇的咖啡店却点亮了你整个旅行,几年后,小镇的其他已模糊不清,唯独怀念那咖啡馆的那段时光,熟悉到好像相遇在昨日……
关于《高难度沟通》,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三ps:因为要到圣诞节了,所以配图都用了圣诞style,我很喜欢,希望有缘看到的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