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重建亲密关系(持续更新)——读《亲密关系》的思考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176人  金刀酒肆

最近很不幸,我丢掉了经营四年的爱情,虽然打击很大,也曾躲在角落默默啜泣,但日子总要继续,从哪里跌倒了,就在那里休息会,然后爬起来继续赶路。经过慎重的考虑,我还是打算最后再挽回试试,毕竟幸福的婚姻是以爱为基础的,而且会让人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长的寿命,所以不管结果怎么样,也算是给自己和心里的爱一个交代。

前面的挽回真的很没品,烂大街的哭诉,威胁,纠缠,结果却适得其反,她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后来,冷静下来之后,我渐渐恢复了理智:不爱了就是不爱了,纠缠也没有用,与其挽回,不如改过自新,回到起点重新去追求,也是对以后的感情负责。正好自己手头有《亲密关系》这本书,就开始打卡吧。

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失去亲密关系会对人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发展亲密关系则会让人倍感舒适,亲密关系的建立是由人类寻找归属感的原始本能内驱的。真的是这样,我还记得刚开始建立亲密关系时那一段美好的时光,伴随着一种成就感和安全感,而当亲密关系破裂时,除了心理上极大的不适外,生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痛感。记得前几天看别人一个分手的案例,对方在分手后竟然患上了心脏疾病,而我分开的这段时间,心脏也开始隐隐疼痛,可见对亲密关系的处理要有很高的技巧。

在处理之前,作者先介绍了亲密关系的本质。作者提到了6个关键词: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信任度和忠诚度

了解程度其实指向两个向度,一个是广泛,一个是深入,广泛涉及到一个动态变化的问题:人是在不断变化的,你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去不断地重新了解你的亲密对象,当然,不是说要随时随地去监控对方,而是在合适的时机去发现对方的变化或引导对方坦白自己的变化。深度涉及到私密性,维持亲密关系和衡量亲密关系的竟然是同一把尺,亲密关系的双方会彼此分享一些只属于彼此的小秘密,以情侣间见家长为例,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自己的家庭是一个很私密的部分,当对方愿意带你进入他的家庭时,其实证明这样的亲密关系已经很深入了,而在适当理由适当时机下分享这样的秘密,可以加深和维持亲密关系。

关心程度是紧紧伴随着了解程度的,没有关心其实就根本谈不上了解,关心是因,了解是果,但是亲密关系双方的关系必须要有边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样的边界,或者说关心其实是有安全距离的,不要让对方有压力,感觉舒服就行。

相互依赖性更急需要注意边界,因为生活是由很多东西组成的,很多沉溺于亲密关系的人总是很理所当然地将亲密关系当成整个“世界”,过分的依赖亲密关系是存在风险的,因为亲密关系总会结束,而将亲密关系当成全部的人将遭受更大的打击,也将需要更长的时间走出来。

信任度是维持亲密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基石,有时候其重要程度甚至会超过关心程度,因为亲密关系中的个体也是完整的个体,会有各种类型的亲密关系(作者在书中提出过这个观点),当一段亲密关系缺乏信赖度时,可能会严重影响其他的亲密关系的维系,当矛盾累积到一定的程度,这样的亲密关系自然会迫于压力而终止。信赖度的基础是彼此的坦诚,你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但如果存在破坏亲密关系的因素时,要及时进行沟通,避免造成信任危机。

忠诚度是亲密关系长久的保证,前面说了,亲密关系的构建来源于我们寻求归属感的强烈需求,当归属的需求不断被满足时,我们寻求亲密关系的渴望也逐渐消退了。忠诚度与信任度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因为忠诚,所以信任,因为信任,所以忠诚。要想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就要对亲密关系负责,忠诚的含义我个人认为是:如果想维持,请不要朝三暮四,如果不想维持,请直接告知。

其实不只是亲密关系,连亲密关系建立的文化基础都变化多端,这里作者列举的一系列例子,包括美国的离婚率变化,同居比例变化、未婚先孕变化等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虽然是美国的数据,但中国社会环境与人们思想的变化似乎隐隐暗示着一个结果,中国在社会规范的很多方面正在沿着美国的老路前进。价值判断是没有意义的,我不认为新的规范就比旧的差,我们从来没有黄金时代,未来也不会走向毁灭,但是,自己的保守和孤陋寡闻还是让我自己大为震惊,看来以后不能只关注书籍,也要去接触新的东西,可能我们之间的分歧也在这里有体现,我的很多表现不像是一个现代的男友,对比之下自然会产生落差,这一点必须要改正。

在这里作者列举了一个很让我诧异的结果,也与我当前的状态很符合,我之前以为同居可以不断修正关系中的错误,可以为以后更美满的婚姻打下基础,其本质上是因为我存在一个同居≈结婚的误区,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同居的情侣反而更容易分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会越来越牢靠,而同居建立的亲密关系会逐渐消耗。把同居当成试婚真的会接受惨痛的教训。当然,后面作者列举的另一个例子也是让我这样一个保守的男人吃惊,那就是一些技术可以让女性没有伴侣就可以有小孩,因此,为了子女而维持的亲密关系以后将比例越来越少,虽然可能我不会遇到,但是也提醒我们,亲密关系的维持不是靠一套老的公式就能处理的,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理论知识。(当然,女性也不可以太骄傲,因为中国的房价和生活压力必将产生一些独身的男性,他们宁愿沉迷网络也不愿意与女轻建立亲密关系,在这样的“战争”中,大家其实是平等的。)

性别比例高(男多女少)倾向于传统的两性关系;性别比例低(女多男少)倾向于更为开放的社会,国家统计局2016年适婚男性(20-30岁)为95591,女性为87975,似乎性别比例是高的,但是因为社会压力,其实适婚男性的年龄门槛要提高,这样看来,女权的呼声高是有其合理性的。

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因此,个人经历也会影响亲密关系。作者列举了三种婴儿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当然,我希望每个人都是安全型依恋,这样的时候会变得更加平和,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另外两种依恋的比重在人群中不比安全型少。我就属于焦虑——矛盾型依恋,这与我的经历不无关系,因为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所有重担都压在母亲身上,而且家里孩子多,母亲的照顾和关心不能完全及时响应到我的需求,因此,成年后,我对别人的看法很在意,我想在别人面前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且在亲密关系中对对方有很重的依赖性,由此造成了三个严重的问题,第一就是因为背负的东西太多,我整个人显得比较抑郁(感谢我的对象用她的耐性慢慢引导我走出许多阴霾);第二就是过分依赖,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第三是一段关系的结束让我的心备受煎熬,很难走出来。但是我还是要感谢我身边的人,没让我变成回避型。感谢!

成人的依恋模式比婴儿多一种,主要在回避型上进行了分化,分为了恐惧型和疏离型,因此成人总共分为:安全型,痴迷型(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恐惧型和疏离型,简单理解后,恐惧型就是怕别人骗你,但是你还是渴望亲密关系的,疏离型就是独身主义者了。其实从四年的感情来看,我们两个都是痴迷型的,因此,对她来说,这一段感情的重要性是可以保障的,这也是我想要挽回的基础。

没想到事情的发展令人多么沮丧,我所有的猜测基于一个假设,但是这个假设却是错误的,令人唏嘘,我这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伤心,为什么那么恨我,我好想挽回,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依恋类型像是世界上一切东西一样,有着平衡的执念,一种是外界的平衡,一种是内部的平衡。外界的平衡做的是减法,就是依恋类型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变化是可以转变的,内部的平衡指的是加法,就是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延续依恋类型会自我加强。

依恋类型是有匹配的,这也是我们矛盾爆发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曾经我们都是痴迷型,所以两个人黏黏腻腻,谁都觉得很享受,但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她渐渐变成了疏离型,而我还是继续保持着痴迷型,造成的结果就是她想获得自由的空间,因此会适当疏远我,而我觉得她是在排斥我,就会不断地怀疑她,造成了我越怀疑她越疏远,她越疏远我越怀疑的恶性循环。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我会相应的调整自己的依恋类型为安全型,给她更多的信任,与她的疏离型匹配,这样可能会有一个更加完满的结局。

作者提到的两性差异也很有颠覆性,传统的认知认为“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好的星球”,但是专业的研究却发现,男人和女人的差异要远小于在同性内的差异,而一些媒体、某些主义基于不为人知的某些理由,忽略组内差异,拿极端男性和极端女性比较,大肆夸大两性差异,不知道是什么意图?作者最后说的话我就觉得很好:“男人来自地球,女人也来自地球,大家好好相处吧。”

其实更加令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词,性认同差异,也叫社会性别,诚然,为了社会的高效率运转,进行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区分是很重要的,但是过犹不及,一些自媒体人和当前一些在某些社交平台大肆鼓吹并歪曲这种社会性别的人却总让人觉得居心不良(没错,说的就是咪蒙以及旗下一票“田园女权”),因为权威的调查显示,只有约一半的人符合完全的性别角色期望,大部分人都是双性化的,“职场强人和回家粘人”不只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可以。刻意撕裂并强化社会性别差异的行为只会不断扩大两性裂痕,增加两性的悲观和无助感,而且,完全符合社会期望的两性,在一起之后面临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受益的怕只有消费主义了。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很好的划分办法,可以更好地来描述社会性别,减少冲突:可以用工具性特质,比如自信,领导力,果敢等,结合表达性特质,如热情,温柔,亲切等来定义和描述社会性别,比如我自己:悲观主义,反省,理性+温柔,敏感,亲切,我认为比一个“大男子主义”要贴切的多,比如我的前女友:乐观,自信+心思细腻,温柔,有同情心,敏感,比一个“小女人”更贴切(她真的有很多优点,我真的很想她)。大家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对伴侣进行社会性别的定义,更有助于你认识对方,也可以塑造更好的亲密关系。但是经过这样的划分之后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社会期望上的不足,比如工具性特质不足,不够果敢,领导力不足,不够自信,而表达性特质过多,比如敏感等,需要适当改正。

人格的五大特质: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可以给自己做个小测验,外倾性方面,我有点谨慎内敛,没有很高的社交需求;宜人性方面,我富有同情心,合作性;尽责性方面,我可依赖;神经质方面,我容易担忧,焦虑,但是长久,不易愤怒;开放性方面,有想象力,不喜欢墨守成规。神经质可以很好的预测亲密关系的幸福和持久程度,我的容易担忧和焦虑会导致我产生不安全感,对对方的信任度自然降低,也会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自然不能长久幸福。需要改变。

我们的社会关系是自尊的衡量标准,换言之,我们的自尊来自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者我们假想的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与我身边经历的事可以相互应证。那些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儿童的社会成就更低,因为他们从别人口中和行为中得到的是负面的评价,因此他们具有更低的自尊。这件事也是提醒我,加入以后孩子面临校园欺凌,我要努力站在孩子的身后支持他,让他有更高的自尊。

其实这件事对我的自尊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我的大部分自尊是建立在她身上的,但是她忽然的离开开始让我怀疑自己,比如曾经的我认为自己聪明,自信,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吸引力,但是经历了分手后,我开始有点自闭,因为我怕经历更大的打击,挽回到后面我甚至只敢自己深夜放声大哭,却不敢给她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这样的状态要怎么走出来呀?

作者的这个量表我也进行了尝试(对你认为的伴侣心目中你的的各项特质进行打分(1-10分):

8分亲切并富有爱心

2分包容和接纳

9分挑剔喜欢评价

10分粗心大意

9分自信

3分有耐心

2分喜欢社交

9分理性

6分聪明

4分理解人

7分懒惰

2分冷淡

5分开朗活泼

9分抱怨

10分控制欲和支配性

10分多愁善感

7分诙谐幽默

9分幼稚

6分喜怒无常

9分热情

(要是你能看到,我真的很希望你能填一填这个表,我想知道我在你心中的样子)

自尊也符合正反馈,高自尊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更容易高自尊;低自尊更难建立亲密关系,更容易低自尊,有句古话: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作者在这里提到一个新的有意思的名词叫做“性选择”——性选择将那些排斥或者很难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人慢慢“淘汰”了,因为他们没法进行生殖繁衍,这样随着世代的变迁,人类从而具有了统一的倾向——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倾向。这是演化心理学对亲密关系驱动力的探索,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的理论,并且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人类的行为,比如男女择偶标准的差异,男女对婚外情的态度等,但是,当你真的全部套用演化心理学的观点时,你会发现,有很多例外的情形出现,这是因为人类不单单是动物,人类是有文化属性的动物,我们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反过来塑造者我们。

作者在“人类本性的影响”这一小节最后提出的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就是如果赋予女性和男性同样的性别角色、同样的社会地位,上面提到的男女性别差异会变少吗?我觉得这是鉴别一个女权主义者是不是田园女权的最好的问题,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知乎上提了问题:如果赋予女性与男性同样的性别角色、同样的社会地位,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会大大减少吗?),欢迎大家贡献自己看法。

亲密关系受到双方互动的影响,而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变量,所以不要指望亲密关系是直线,其实应当是一条波浪线,有高潮有低谷,有震荡有回归,面对变化最好的态度就是接受,否则你的心态也跟着变化,很容易陷入正反馈的陷阱,反而破坏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亲密关系注定会有结束的一天,可能会给双方造成痛苦和沮丧等负面的影响,但是作为社会化的动物,从基因、文化、人格、健康等角度,我们都需要亲密关系,所以不能因噎废食,当亲密关系来临时好好把握,当亲密关系离开时,坦然面对。

研究方法

接下来的一章,作者开始由道讲到了“术”,作为一个理科生,尽管有对道的无限追求,但是对术也是情有独钟。

亚里士多德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观点很有启发意义: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友谊,建立在快乐基础上的友谊和建立在美德基础上的友谊。这里又要开始反思我之前的感情经历,我们两个人的感情更多的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样的基础是不牢靠,两个人之间快乐的感觉难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周遭环境的变化而起伏,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跌入谷底甚至接触到底线。而亚里士多德所推崇的基于美德的友谊也透漏出希腊人的理想主义气息,道德品质这样的东西本来就不属于真理范畴的,是不可靠的,以不可靠的东西作为基础,这样建造起来的房屋能可靠吗?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黑暗的中世纪,谈论性是一件品德败坏的事情,但是放在现在的欧洲,除了当众进行性行为会被认为道德败坏,谈论性已经无可厚非了,难道中世纪的正人君子不能和现在的绅士做朋友吗?

因此,亲密关系不是一门简单的抒发自己感想的学科,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亲密关系的研究和心理学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心理学的一个范畴),其研究与物理学一类的自然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差别,甚至面临很多的无奈,物理学你面对很可能是所谓的“真理”,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是不变的,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逼近,但是亲密关系不一样,首先它会随着譬如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有时候时间的变化也会导致结果的变化,这样的实验变成了阿喀琉斯之踵。最无奈的还不是上面列举的,而是当科学家将结论公之于众后,公众会根据结论调整行为模式,所以从一个结论发布那一刻起,这个结论就失去了意义。那这样的研究还有意义吗?应当是有的,首先通过结论我们知道了在结论发布前我们是怎么行动的,或者拉长时间,100年后的我们的子孙会知道我们当前是怎么行事的;而且结论还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我们通过这样的结论调整了我们的行为模式,虽然不一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里作者对科学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很有启发意义。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类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精确地描述事件的性质;另一类涉及到因果关联,我们要做的是确定哪些事件对后续的结果有影响。描述性的问题是初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将逐渐转向对因果关联的研究。对问题的分类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明确一项研究的目的,不要强求从描述问题中发现因果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被试选择面临着很多困境,不断的有之前的研究结果,甚至是一些很经典的实验的研究结果因为被试的选择被人质疑。人类不像分子原子,部分可以代表整体,因为各种各样的局限,比如地域、金钱、政治甚至参与者的意愿等,心理学的研究无法很全面的取样,而当前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对被试的选择有了更大的便利,也将对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几种设计的原则和比较:

相关设计

相关性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去考虑相关系数,而是两个变量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甚至有时候其他变量才是因),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反复提及了这个观点。也让我印象深刻,可以说,有这样的思考是你思维的颠覆。比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老话,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到底是因为本来就是一家人才进了一家门,还是进了一家门之后变成了一家人。当然也有很多时候,相关就是当纯的相关,根本没有因果,如果强加上因果,可能会导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结论。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精髓与物理、化学是一样的,通过控制变量来考察因果关系,但是因为人际关系不是开关组合,所以实验设计在一些方面无能为力,存在局限性。

发展性研究设计

发展性研究设计研究的是时间线上亲密关系的变化,不仅包括具体对象之间亲密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还包括亲密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规律。在这里作者提到了三个典型的研究方法。第一个是横断研究法,也就是研究不同时间阶段的不同对象的变化,这样的做法很方便,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无法排出文化等因素的干扰,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维模式;第二种是纵向研究,即持续追踪一代人,这样实验的难度就会有点大,因为实验对象是人,会生老病死,也会搬家失联等。当然也可以结合前面两种,会更加好,第三种是回溯研究,这种成本很低,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记忆偏差,因为人的大脑不是一个单纯的记忆机器,它是有思维的,我们对客观事实的记忆要远远强于主管的想法,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的记忆还会对记忆进行加工。我对于这样的记忆偏差有很深的体会,就以这次分手为例,我能清楚的记得我们分手发生的事情,但是我对各个时期我自己的感受是有点模棱两可的,我只记得自己刚开始比较愤怒,后面冷静了下来,但是我知道中间我的想法是变化多端的,绝不是这么简单。而且,对于我们之间四年发生的事,我在热恋期和分手时,分手后对同一件事的记忆是有偏差的。

场景选择

场景选择是实验设计中必须要考量的因素,就像化学实验溶剂的选择会影响实验结果一样,心理学实验对场景也同样挑剔,自然环境下被试会放松,剔除了假装或紧张的干扰,但是外界的干扰因素或无关变量会变多;实验室环境下科学家可以更加方便地控制外界变量,但是被试的紧张和假装却很难排出。作者在这里提到了角色扮演,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这便是一起典型的角色扮演实验,这个实验也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包括在失恋这件事,我知道自己以前很不成熟,因此,我便努力去转换自己的角色,变成一个成熟的人,果然,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对一些事情看的更加理性,更加透彻了,也开始去追求自己的心。所以想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是他,慢慢地你就变成了他。说回场景选择,当前的vr其实是心理学实验的一个很好的工具,科学家可以模拟自然环境,同时控制变量,甚至可以多次重复场景,三全其美,可见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数据的性质

这里作者提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效度,一个是信度。效度是我们是否测的事预期测量的量,信度是我们不同时间测量时值还一样吗。其实在生活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型,比如工作,效度表示你是否在做领导安排的工作,信度是指你的工作结果能达到要求吗,效度是前提,信度是目标。

本来不打算介绍数据这一节了,但是作者在里面提到了很多非常有启发性的东西,所以还是简单分析一下,加深印象。数据的类型里面第一种是自我报告,这种数据来源简单,成本比较低,但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

被试对问题的解释可能和你的目的不一致。因为经历、文化等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解释会存在差异,比如礼物,我以前对于礼物的概念就是送你一个东西,而她则认为礼物是一种心意,因此过生日,我会直接给她转钱,而她会给我折999只纸鹤。

回忆和觉知困难。上面已经提到过了,人们的大脑对记忆的处理和电脑是不一样的,大脑为了节省内存,只会记忆一些片段,后期需要回忆时再进行组合,所以,回忆是会随着环境等进行变化的。

被试报告的偏差。自我服务偏差使得我们夸大了自己的积极面,同时也容易放大别人的消极面。当面对成功时,我们会说这是我们的性格使然,当面对失败时,我们会责怪客观环境不好,调查中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社会赞许行偏差。改变自己很容易,改变环境很难,社会赞许性偏差就来源于此,为了不忤逆社会,或者期望获得好处,我们会主动撒谎。

第二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叫观察法,这里作者提到了“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在我们的最后阶段,我就在努力尝试去构建这样的环境,但是对方却选择逃避,最后两个人之间摩擦越来越大,所以,奉劝各位情侣,发生争吵时,冷静下来双发立马采取建设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要歇斯底里,更不要逃避,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第三种是生理测量。想法可以骗人,但是生理反应不会,比如我嘴上对她说我可以放下,但是凌晨三点起来心绞痛是骗不了自己的。

第四种是查阅历史档案。

第五种是夫妇报告。这个报告很有意思,让夫妇报告自己行为的同时观察对方的行为,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恶化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夫妇报告来追溯:我认为是关心,她认为是控制,我认为我的行为很有爱,她认为都是装出来的…其实不是三观不合,而是我们压根就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过问题。

(最近这本书被朋友带走了,一直没有更新,重新回味之前写的东西,乱七八糟,决定书到了之后按章节开始做笔记加自身感悟,重新梳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