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育说

2018-09-26  本文已影响17人  析芯ljy

今日教育说

        这段时间,有关教育的话题层出不群。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高考还有大学;从教育机构资质到从业者资质,教育制度不遗余力的进行“优化”。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决心、从业者的决心、社会家庭的决心。是未来的希望,也是产业的良机。但从教育成效上,时至当下貌似我们又遗漏了什么,导致结果不尽人意。恬看今日教育说,茶话一二,但有良机。

一、教育本质

       陶老言:“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不仅要群体适应、融入社会,而且需进化型的融入自然,引领社会发展。常言道“三观正”,何谓三观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此三者的基础是宇宙观。所以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生命教化的本源是更有能力和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实现群体或个体价值。理想与世代践行中的教育本质,是综合后的化学反应体。于是思问,要托起教育使命,在时代变革,人才需求模型发生变化的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来结构化的支撑教育大任?

二、教育体系结构

建国以来,教育体系延用了由蔡元培先生倡导西方学科学术教育。时至今日,该体制光荣地完成了四万万中国同胞的扫盲教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功绩。但在教育学界越来越多的声音发出疑问——如何适度批量培养高、精、尖人才?从日常社会化生活也有疑问,现在孩子的抗压力、机体健康率、生活常识运用率为何呈下降趋势?难道我们真的要培养传说中的外星人?显然不是。核心矛盾是什么?历史发展所需的人才模型变了。从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及高、精技术人才的需求转变。这是教育要承担的新型鸿任。如何破壁?

       反观优秀民族——犹太民族,以及西方群体精英群体培养,宗教或信仰以生活常态的形式融入日常,以经典为纲很好地解决了宇宙、世界、人生、价值认知观的一体化宣教。此板块以“家庭教育”的形式很好地成完了基础常识打底与个体特性发展两相顾,再加上系统化的学科教育(“学校教育”),从而形成了整体覆盖、单系深入的教育体系。让“整体与部分”、“群体与个体”完美结合,系统诠释。也十分符合人类认知思维的演进过程。

      回头看看广义上的教育行业分类及个体影响占比:家庭教育(60%)、学校教育(30%)、社会教育(10%)。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不是被片面化就是少以整体体系的面貌呈现。寒窗十数载,学校、社会、家庭高度一致地狂轰学校教育(学科教育),牢牢抓住这个“末”,放任以经典为纲、实践为佐的家庭教育之“本”。钻在学子苦闷,家庭无奈,社发少承的圈层里受制打转,却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产业链。我们是否该静下来研究下教育体系结构的整体与分布,兼顾同一普及与个体发展的双向前进,来让受教群体更好的客观认知自然,展现灵慧生机?

三、同一与差异

       生而有灵,我们可以看到大千世界中任何生灵都是在本群认知规则中去融入世界,但在认知规则的方式方法上却大相径庭。认知规则后的不同运用,产生了无数的创造,来推动生灵与自然的优化认知及契合。这是一个同一与差异的发展过程。对于当下的教育来说,我们是否该思考更好地运用这种同一与差异?以学校教育类别以外的教育体系系统化来解决宏观认知、认知接受方法及个体融和综合发展的承载。

结语

      时至今日,我们的确该静下心来,为教育踏踏实实的做些事情。让依托教育为本的人才、发展等百年大计,绽放光芒。载泱泱中华持续有力地在世界舞台展现雄德之姿、源远承前。

      教育大计,任重道远!茶资小谈,扉心砺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