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思考田野调查之意义(原先随笔再加工)

2019-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衿生窈窈

记得之前郑老师在分享自己出差的感受时,一直在强调“人类学的田野”问题。在读了“写村史”之后,感觉自己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田野研究是需要工具的。而人类学提供的就是一种展开实地田野研究的工具。“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就是说,我在现场。在一定的环境里去感受,可能一句话都不需要说,但是观察到的却很多,就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式观察。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吧。我们很难做到,对任何事都抱有激情却永远以一种宽容而不计较、不较真的态度去完成这种工作。

田野研究应当更注重的是“生活感”。做研究的话必然不只是待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那里住下来、暂时像当地人一样安定下来,去接近他们的生活节奏,从而获得一种“参与式的体验”,久而久之仿佛感同身受,终于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感”。

另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空间感”,就是时空坐落对当地人的影响,比如一个村落的聚焦,关注和关心到偏僻的地方和人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学会他们的交往规则,这就是一种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

从研究层次来说,要既能见微知著,又能扩点成面。文化的背后既有近因也有远因,既有宏大的东西,也有细致人微的内容,这些都需要在我们的头脑里做一番仔细琢磨的思考。借用英国的哲学家赖尔在《心的概念》里提到的“眨眼”的概念,我们应该清楚,眨眼本身实际上是一种生理现象,在这个层次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得一样,具有人和动物的普遍性。但是从文化的意义上去考察,你又怎么知道这样一个眨眼动作是一个人因为真的迷了眼睛,还是在含情脉脉地向她的心上人暗送秋波呢?这单单从生理学的层次上去做一种测量是测不出来的。但是,一个男孩儿看一眼一个女孩儿,是轻佻还是喜欢,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大家也都看得出来,这就是文化里才能表达出来的共同意义,是很专门的一种文化的表达。而另一方面,宏大的东西则需要强大的发散思维能力,从一个小小的村落,看到其背后整个的社会逻辑和价值取向。

从学者自身来看,更应刚柔兼济,海纳百川。突然想到在北京时有看到过住在天桥下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打工者和流浪汉,很少有人去关怀他们,更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追求的。如果要研究他们的话,就应从流浪汉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不应该去排斥所谓的异己,也不应该去排斥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在那里存在的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