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中考看初三阅读的三种方式
世事纷扰,闭门读书。
但阅读的终极意义,是引导人们求真向善。背离了这一点,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这是我今天必须写在前面的话。
来深从教十三年,有十年都在参与或关注毕业班的教学。
“以考定教”虽被一些专家鄙视,但一线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考试,需要研究考试,需要从考试中寻求教学的突破。
我发现,经过多年毕业班的历练,我教得“愈发聪明”了。我似乎摸到了考试的脉络,也寻找到了应对考试的方法。而且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方法有益却不功利,易行却不繁琐,顾及眼前又着眼长远。
今天还是着重就阅读来谈谈,从深圳中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命题出发,回溯我们日常的教学,看看我们初三毕业班的孩子需要哪三种基本的阅读方式。
从深圳中考看初三阅读的三种方式
上表简单罗列了五年来深圳中考现代文的篇目以及类型,这五篇文章,字数1000字到1300字之间,都相对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有文质兼美的特征,命题也较为严谨,值得仔细研究。
从考试出发,初三这一年学生需要的第一种阅读方式是:严谨的,有针对性的类型文阅读
如果从中考阅读解题的角度出发,学生要想在阅读上得高分甚至得满分,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读懂文章
其次,认清题目类型
第三,根据题目分析文章提取有效信息
最后,组织好语言来回答问题,尽量踩到每个得分点
以上步骤虽然明晰,但知易行难,没有有效的针对性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如何进行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成为初三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可惜,我们很多老师是把阅读训练和日常教学割裂开来的。初三上赶进度,讲课文,特别爱讲文言文。初三下集中一段时间以考点(题型)为抓手来训练阅读。这样需要虽然短时间内见效比较快,但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并未形成,答题容易“套路化”、“肤浅化”、“中庸化”。
所谓套路化,就是一些答题术语写得很溜,但是根本不切中文章。
所谓肤浅化,就是读文章读表面,对一些深层的意思和情感把握不到位。
所谓中庸化,就是答阅读题,两分题求一分,三分题求两分,没有得全分的信心和能力。
归根结底,就是阅读的综合能力没有形成。
而正确的做法是从初三上学期开始,就以月为单位,展开严谨的,有针对性的类型文阅读。例如九月“亲情类”,十月“人物类”,十一月“自然类”等。
每周固定拿出一节课来完成类型文阅读,可以先读两篇,总结这类文章的特点,再拿出一篇同类型的中考真题,当堂完成并评讲。
这个方式的阅读,一定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带着学生读,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总结类文的行文特点,分析类文的命题趋向,并尝试寻找答题的技巧。
开始可能慢一些,效果也没预想的这么好,但不要着急,坚持坚持再坚持。这种小步走不停步的阅读方式,比后期那种竭尽全力冲刺式的阅读方式要来的有效的多。需要注意的只有三点:
选文用心、析文精当、贵在坚持!
初三这一年,学生需要的第二种阅读方式是:日常课下的非功利的选文阅读
初三这一年孩子们都很忙,忙到每天做作业可以做到晚上十二点,但不要忘记,很多孩子依旧有时间每天刷微信玩游戏。
所以,初三这一年,日常课下的一些边角时间,建议都用非功利的选文阅读来填充。而选文的载体,是《读者》,是《青年文摘》,是《意林》。
仔细比较过以上三种刊物,感觉还是《读者》综合水准最高。曾经看过一位高中老师发文,说自己高中三年坚持让全班每一位学生读每一期《读者》,并精选自己喜欢的文章完成读书笔记,定期课上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读者》每半月一期,粗略统计,每期大概5万字,选文大概50篇,其中1000到2000字的文章大概20篇左右,这些文章大多出自大家之手,值得一读,而且有的文章非常适合用来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命题。
从非功利阅读的角度出发,初三坚持每一期读《读者》,月的阅读量大概十万字,年阅读量百万字,这是一笔宝贵的“阅读储备”。
从选文阅读的角度出发,《读者》中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文章,对刚才提到的课内的类型文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很大数量的文章比考试中接触的文章要深、要长、要有趣,这也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读者》可以订阅,每期就能及时收到,也可以隔一段时间去书店买合订本)
至于阅读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初三坚持读《读者》,某种程度上说是用纸质阅读去抵抗手机的诱惑。
回忆我读书的时候,每拿到一期《读者》,都是如饥似渴地读完的。
智能设备时代下的孩子,已经很难有那种阅读的沉浸感了。但初三能否脱离智能设备的束缚,专注地读读书,成为中考最终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这里有点跑题,别介意)
初三这一年,学生需要的第三种阅读方式是:有计划的整本书阅读
这种读书方式,我又想分两个方面来说,先来看一张图:
从深圳中考看初三阅读的三种方式
(图片出自深圳海滨中学李岁红老师)
上图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各册名著,红色是必读书目,黑色是选读书目,蓝色部分是深圳中考五年来考过的名著。
部编版教材的主编温儒敏先生多次提出: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至于整本书怎么去读,部编版教材也有详细的指导。
在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个方面是:初三的学生如果表上的必读书目初一初二时没读,有必要回过头先把这些书完整地读了。
以往很多老师指导中考名著,习惯给学生名著提纲,习惯把每个章节的情节细致罗列让学生去记。
其实这些都是舍本逐末,很难彻底解决中考名著考查的问题,而且未必节约时间。老老实实早做计划,一个周末就能完整读完一本名著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一初二没有好好读这些名著,既是学生的失职,更是教师的失职。初三捡起来读,只能说亡羊补牢吧。
我想说整本书阅读的第二个方面是:初三需要读一些能提升阅读境界,契合心理状态,为高中学习铺路的书籍。我曾经在初三每个月带全班孩子读一本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所推荐的书目,也请看拙作《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有老师也有学生问我,初三哪里来这么多时间读书,殊不知欧阳修认为最佳读书时乃马上、厕上、枕上,时间总是有的,看人的利用挖掘程度。
在这里,也呼吁我们的老师家长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给孩子一些读书的时间。
初三,课间闲时读书,做题累时读书,夜间睡前读书,应该成为常态。
万物皆有法,得法者事半功倍。
读书这件事,必须身体力行,必须坚持不懈。
初三,压力越大,读书劲头越大!
初三,时间越紧,读书方式越精!
初三,事情越多,读书技巧越活!
文末,再跑一次题。这个时代,想要成为卓越的学习者,必须具备两点:
第一、始终保有学习与阅读的兴趣
第二、有强大的自我控制力
而初三,初三的阅读,是成就卓越学习者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