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不是解释,却是拒绝”
0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件事情无论你怎么解释,不信你的人永远认为这些解释是借口。
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到你真的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有些人对你的经历完全不了解就妄加评论,一昧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你各种要求指责。
开始的时候你会反驳,会辩解,慢慢的也就明白了,对于那些不懂你的人,解释就是掩饰;对于那些打心底不喜欢你的人,不管你怎么做都是错。
莫言在散文《吃事三篇》中讲述了他一次请客吃饭的经历:
几个人一起去吃烤鸭,吃到一半时莫言首先把账结了,当大家吃完后餐桌上还剩下许多,就想着都是好东西,浪费了不免可惜,于是又继续吃。
这时,有人嘲笑莫言说,“非要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还有人鄙夷道,“他怎么能吃那么多?他饭量怎么这样大?”
莫言没有反驳,而是回到家之后才把所受的委屈告诉母亲。当再次上了宴席,莫言一改之前的作风,尽量细嚼慢咽,吃得温良恭俭让,本以为能得到表扬,不曾想,还是有人调侃他“假模假样,不够本色”。
曾听过一句话:为什么我怎么做都是错?
这句话有一句回答是:竟然怎么做都是错,那又何必在意。
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其他的就都无所谓了。
02
谭松韵的妈妈出车祸在医院,可就在此时,却有媒体曝出谭松韵和欧豪约会的照片。
于是网络上开始传来铺天盖地的骂声,网友们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谭松韵不孝。对谭松韵来说雪上加霜。
在一期综艺节目里何炅说出了实情,她和欧豪是在元旦的时候和朋友一起约了个饭,是在谭妈妈车祸住院之前,却被改成了春节期间“约会”……
“谭松韵这孩子,妈妈出了事儿,本身就特别难过,但前一段时间她出的第一个新闻就是和欧豪吃饭……”
当事人谭松韵也不好为自己辩解什么,承受了不少压力。
当她被问及:当时为什么不出来解释的时候。
谭松韵淡淡的回答了一句:我觉得没必要。
在舆论面前,说再多都是以卵击石,有时候,只有时间才能冲淡一切。
况且对于她来说深爱的母亲的离开,是她唯一在乎和痛心疾首的事儿。
别人的看法言论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懂得人自然知道,恶意诽谤的人也没解释的必要。
很多时候的不解释,不是承认,而是心里无愧!
很多时候的不理会,不是认怂,而是懒得搭理!
很多时候的沉默,不是不说,而是无话可说!
而不解释之外的另外一类人就是永远说“yes”的“老好人”。
03
最近看了一部日剧,名字叫《凪(zhǐ)的新生活》。
里面的每个细节,每句台词都让人感觉编剧是不是正在偷窥我们的真实生活。
女主叫大岛凪,一个28岁的老阿姨。
她是一个“顺从空气者”。
实质上就是说能根据周围的氛围做出反应,和所有人相处得很好。
同事发了朋友圈,她第一时间去点赞。
在公司,常常加班帮同事完成工作,是人人喜欢的免费劳动力。
同事一叫聚餐,明明带了便当,却不好意思拒绝。
公司产品发布会,领导发现宣传册做错了很生气。同事向她投来求助的眼神,她就马上向领导认错,背了黑锅。
因为总是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无知,所以不管聊什么话题,她都会说:
我懂,我懂。
天生一头天然卷,因为男友喜欢黑长直,所以每月都要去拉直头发。
直到有一天,她在公司亲耳听到男友笑嘻嘻地对一帮男同事吹嘘:
“结婚?不可能的。
我和她在一起,只是因为那方面很和谐罢了。
她做的饭很寒酸。每次出门都要把所有插头拔掉。我对这种小气的女人,简直是生理性抗拒。”
一瞬间她晕倒在地。
而当她在医院醒来,男友和平时要好的同事,没一个人来。
她们还在背后议论,“只要吹捧她两句,她就什么都能帮你做。
突然,她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
于是甩掉男友,裸辞,搬家。
删掉所有社交软件,注销所有账号,把手机摔得稀巴烂。
看着满满一大车行李,忽然觉得,这些也是多余的,就全扔了。
只背一床被褥,骑一辆自行车,朝着偏远的乡村奔去。
路边捡来的风扇,刷成黄色的,就像房间里开了向日葵。
买菜被店员算错钱,内心纠结千遍,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你算错了’。
在外面被不认识的人推销手链,也终于敢拒绝‘我不需要’。
于是她飞快的骑着自行车,随着身边刮过的风,喊着:这感觉太棒了。
当她一个人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她意识到一个真理:
渴望所有人的喜欢和认可,是一种病。
你从不关心你自己。
你未曾有一天,以自己的身份活着。
你至始至终,没有被人看见过。
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没有安全感。
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更不能别指望每个人,都对你好!
人生能够真正陪伴你走每一程的那个人,是你自己啊!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去解释。
你要知道:
有人欣赏你,就有人诋毁你;
有人看重你,就有人冷落你;
有人眷恋你,就有人厌烦你。
有人不拿你当回事,却也可能你是某个人的全世界!
很多事:不说,不问,不解释!不代表没感觉!
只是我想善待自己。
而善待自己才是你的聪明与善良。
所以,小凪说,空气是用来呼吸的,不是用来观察的。
我就是大岛凪。从此,我就要做自己。
-END-
文字:秦禾
文章首发公众号:书与秦禾。更多走心好文,请关注书与秦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