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伍尔福克)》读书笔记(十二)

2018-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开仁

      教育者们普遍认为激发学生的动机是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 ,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就会为了学习积极地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投入富有成效的课堂活动之中。《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学习动机与教学》 就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行了阐述,告知我们五种取向的动机理论——行为取向、人本取向、认知取向、社会认知取向和社会文化取向;探讨了与动机密切相关的个人因素,包括需要、目标定向、信念与自我图式、兴趣与好奇心、情绪、焦虑等;教给了我们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方法。

      一. 动机的基本含义 

      动机是一种激发、指向并维持某种行为的内部心理状态。 对动机的研究主要关注人们为何及如何启动指向具体目标的某个行动、开始该行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采取行动后他们参与的深度如何、为了实现目标他们的坚持性如何以及整个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如何。

      对动机的一个最经典的区分就是将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当我们追求个人兴趣和能力提升时所产生的一种寻求并克服挑战的本能倾向——它激励我们去做那些并非不得不做的事情。外部动机是指做这件事情是基于与其本身无关的原因——我们并不是对这件事情本身有兴趣,我们只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才去做它。区别内外动机的关键在于人们采取行动的原因。

      动机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概念,研究者归纳了五种取向的动机理论: 行为取向、人本取向、认知取向、社会认知取向和社会文化取向等。行为主义者倾向于强调由诱因、奖励和惩罚引起的外部动机。人本主义观点强调个人的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的需要引起的内部动机。认知的观点强调个体寻求意义、理解和胜任的行为,以及个体归因和解释的力量。社会认知理论同时关注了行为主义对行为及其结果的概念阐述和认知主义对个体信念和期望的重视。社会认知取向的动机理论可以归纳为期望✘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指向某个目标的动机取决于我们对成功的预期和对目标价值的预期,如果二者中任何一个为零,则我们的动机是零)。社会文化观点强调在特定团体中的合法参与和身份认同。

      二. 需要

      早期的心理学研究将动机看作是个体特质性的需要或稳定的人格特征。这些研究关注于三种主要的心理需要: 成就感、力量感、归属感。

      马斯洛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需要层次,从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到较高层次的求知需要,以及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是对自我满足、个人潜能实现的总称)。只有每个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可能去考虑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将四种低层次的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统称为“缺失性需要”;将三种较高层次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统称为“存在性需要”。当“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这些需要的动机就会减弱;而当“生存性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进一步追求这些需要的动机非但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强烈。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受到胜任需要、自主与控制需要、关联需要的影响。如果学生体验到自我决定,他们会受到内部激励——他们会对学习更有兴趣,有更强的自尊感,并且学的更多。学生是否能够体验到自我决定,部分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采取的方式是提供信息还是试图控制他们。

      三. 目标定向

      目标是个体通过努力要完成和达到的结果。具体、难度适中且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的目标就能增强动机。

      不同目标类型的设定,会影响我们产生动机的大小。目标就是具体的靶子,目标定向是指与学业成就相关的不同类型的目标信念。目标定向的类型主要有四种: 掌握目标(学习)、表现目标(表现好)、回避努力和社会目标。掌握目标是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意愿,它能让学生寻求挑战,且在遇到困难时坚持努力。表现目标是获得高分或让自己显得比其他人更聪明、能干的意愿,它会让学生专注于自己和自己的表现。回避努力的学习者往往只想着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简单途径。社会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有害要取决于具体的目标。

      一般而言,学生愿意接受那些实事求是、难度适中、有意义,且其价值能够得到合理说明的目标。

      四. 兴趣、好奇心与情绪

      兴趣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两类,其中个体兴趣是特质性的,情境兴趣是状态性的。有学者阐述了一种兴趣形成的四阶段模型: 情境兴趣被激发→情境兴趣得以保持→产生个体兴趣→形成成熟的个体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和信息加工过程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学生更容易注意、学会并记住那些引起自己情绪反应或与自己个体兴趣有关的事件、图像和文章。好奇心是学校中吸引和维持学生注意力的有力工具,学生的好奇心受到他们的兴趣的指引,会激发出他们自我驱动的探索新观点和新概念的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说明学习材料与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应用之间的联系,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学习过程中焦虑明显存在,焦虑既是学业失败的原因,也是学业失败的后果。焦虑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状态。焦虑会通过干扰注意聚焦、学习过程和考试发挥而影响学习与考试的成绩。教师应帮助高焦虑的学生设定对他们而言更现实的目标,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和提高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更好地控制学习过程与学业焦虑。

      五. 学校中的学习动机: TARGET模型

      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努力从中获得预期的学业收益的倾向。它包括认真对待学习任务、努力从中获益并在过程中应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教师主要有三个目标: 创造一种学习动机的状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班级学习活动之中;将学习动机转化为一种个人特质,培养学生相对持久的个体兴趣;引导学生的认知卷入,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根据TARGET模型的阐述,教师在以下六个领域的抉择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六项内容的首字母合并起来就是TARGET: 布置的学习任务(task)的特点、学习中给予学生的自主权(autonomy)和控制权、认可(recognized)学生成就的方法、分组(grouping)练习、评价(evaluation)方法以及课堂时间(time)的安排。

      教师设置的任务会影响动机。如果对学生而言任务与自身兴趣有关、能激发好奇心,或任务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会提高。任务对学生而言有达成价值、内在价值或实用价值。达成价值是指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内在价值是指学生能从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感;实用性价值取决于它对我们实现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帮助有多大。

      学生在课堂中与其他同伴的关系如何会受到活动目标结构的影响。目标结构有竞争的、个体化的、合作的三种,合作结构目标有利于提高动机和促进学习。

      为了提高学习动机,教师在使用课堂时间时应保持一定灵活性,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坚持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