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懒女子的好处
你要相信,大多数懒人的心中都曾经渴望成为一个精致、勤快、完美的人,比如我。但是几番试炼后,我决定从心,回归我懒人的本性。
正如精致是多方面的,其实偷懒也是,而我这里所表达的“懒女子”并不是一事不做,而是做的少些、再少些……
关于脸:多做减法。
在老天赏脸的年龄,青春的胶原蛋白撑起了我这身慵懒的躯壳。洗脸与否看心情、保养与否看时间、面膜更是从来不想碰的区域。尽管这样,依旧没有黑头、毛孔、敏感找上我。现在敲字的时候,都愤愤不平于那时年少的嚣张。
这样“无为而治”了一段时日,直到有天看到了脸上浅浅、隐约的细纹迹象,震惊到与镜子里的自己相望无言。这是怎么在我不注意的时候,自己就不小心老了呢?
于是,之后的一两年,我把自己从一个小白活成了半个专家。疯狂的在论坛、微博、公众号上搜索护肤教程,这还不肯罢手,偏门歪方我也不放过。有些大V说法相互矛盾,我就试完这个再试另一个。一个活脱脱的文科生,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化学实验狂热症,偶尔还能蹦出几个专业的成分术语来。
持续时间一个月之后,皮肤依旧没啥起,安慰自己:护肤嘛,总得给它一个时间的。几个月之后,皮肤开始出现敏感、泛红;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一个好端端的中性健康皮彻底沦为一个敏感泛红肌。每天洗完脸对着镜子,比无言更深重的情绪是悔意。这下才开始了痛定思痛的反省。
脸需要呼吸,不是堆积。
几乎所有的小白在一开始对着一堆瓶瓶罐罐的时候都不知道从哪瓶下手。精华还分个打底、美白、保湿呢,用哪个?有的牌子要水乳搭配,先水后乳,有的则是先乳后水,再加上面霜……等我把这全套终于糊在了我脸上的时候,大概自己也成了个移动胶水了。
那种厚重的闷闷感,让我恨不得下一秒就撕掉脸皮。
为了翻身求解放,我做了更多减法。当然这是后话,真实的当下是,对于一个需要早起赶地铁的上班党来说,这么多步骤只会让我每天挣扎在迟到的边缘……
出于偷懒的想法,我只将护肤程序精简到最少。早上只有肌底精华、水、霜,晚上只有精华、霜,每日敷面膜改成三分钟水膜后就揭下来,之前每三日去角质和粉刺的做法变成了长时间的随机。这样的步骤除了减少时间,也让皮肤在最大化吸收养分的同时得到了呼吸。
清爽不沉闷,保湿不油腻。这是我这张脸皮的现状。它不够完美,但是至少感受是舒适的。
关于兴趣:多选题还不如弃了
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世界对我来说是很小的,除了家就是学校。而兴趣,我大概只有一个,就是不读书。
从进入大学之后,第一次尝到了自主选择的滋味。各色各样的社团、组织、兴趣班一下子打开了眼界。大概每年大学最热闹的日子就是社团招新了,每个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的新生手上都拿着厚厚一叠宣传册子。而亲历此场景的我,当时就拿着舞蹈社团、礼仪社团、自行车社团不知道选哪个,室友比我拿的更多,为了避免选择的纠结,她干脆全报名了。
于是,我人生间第一次有了这么多我之前从未认真开发和思考过的兴趣。除了学校各种社团,我还自己报了个日语班。
如果拥有很多明确的兴趣,那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只是当你本身不够热爱且时间没法分配的时候,那这份兴趣就会变成焦虑,甚至给你带来烦躁。我没去过一次日语班,其他社团坚持最多不过半年就纷纷退了。
结束一切回到原点之后,深重的挫败感袭来:难道自己就真的做不好一件想做的事吗?
直到我真正发掘了自己的兴趣——练舞。小时候一直练舞到初三,后来因为高中课业压力放弃了,整个大学四年都没有想起来去把这份兴趣捡回来,等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已经远离舞蹈快十年了。想要重新练舞的难度对于一个成年人是相当折磨的,第一次试着压腿时,差点没彪出几行热泪,但依然坚持着和这身老骨头较劲。第一天压不下去,那我就每天都练基本功……
没有交钱,没有人监督,也没人陪伴,只这一份兴趣,我居然坚持了超过一年的时间。而因为起初没给自己多大的期望,只是想去做这件事的心愿,这一路下来,竟不觉苦累和疲惫,反而因为身体渐渐舒展而感到开心。
这才体会到兴趣带给我的快乐。
其实不止是脸和兴趣的抉择,很多我想要去精致的方面,并未给我带来初想的效果。反而因为偷懒和减法后,自己过得更舒适、自然。
不是全能型女子,偷点懒,做个专一型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