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成长励志人生旅途

忽视那些,在某个年龄段就必须做某事的「建议」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2人  海猫君

最近收到一读者留言,说自己刚大学毕业,

想趁年轻去大城市闯荡一下,但家里人不同意,

非要她回老家,给她安排了老师的工作,

她为了不让家人生气就回去了。

但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她在家三天两头被安排相亲,

她父母说她发小一个个都结婚生子了,

她却还是单身,让他们很没面子。

她现在苦不堪言,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没什么希望,

自己很多梦想却被现实枷锁牢牢锁住。

相信有类似苦恼的年轻人不止她一个,

我们很多人一生都被规定好了:

23岁前一心一意读书,23岁大学毕业,找一份除自己外,周围人都满意的工作。

25岁谈婚论嫁,结婚3年内必须要小孩,最好二胎。

之后你的人生基本就开始围着小孩转,55岁退休,跳广场舞,60多岁开始带孙子。

不能有丝毫差错,像齿轮一样精确吻合。

当我们不这样做时,旁人会说:

“人要在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

每当听到这样的言论,我就在想,如果人人都这样,

那我们和设定好程序机器人有什么不同?

人最迷人的地方难道不是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兴趣、情感,

以及那些或好或坏的不确定性吗?


01   迷之三十而立

中国年轻人都恐慌30岁,30岁仿佛是一个槛,

你到了这个槛,如果没有家室、稳定工作、功成名就,你就是失败者。

一过30,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都30岁的人了,能不能现实一点。”

你没有结婚生子,有人会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你没有稳定工作或功成名就,有人会说:

“吊儿郎当、不务正业。”

你想去环游世界,有人会说:

“父母尚在苟且,你有什么资格诗和远方。”

你不是为自己而活,你是为父母、亲戚、为周围人评价而活。 

但“三十而立”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孔子「论语」中所写的”三十而立“,

原文中的“立”是指自我人格独立意识,

绝不是我们挂在嘴边的成家立业,有房有车。

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写道:

“以后我要真诚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尔一样思辨,像堂吉柯德一样攻击风车。无论写诗或是做爱,都要以极大的真诚完成。眼前就是罗德岛,我就在这里跳跃——我这么做什么都不为,这就是存在本身。”

真正的三十而立,跟金钱、权力、地位毫无关系,

而是作为一个思想独立的人,能否真诚的对待自己和生活。

02    三段式人生消亡的必然

什么是三段式人生?

第一阶段上学,第二阶段工作,第三阶段退休养老。

这种规划在古代或工业时代是有效的,

因为那时的人的可能性不多,

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

但在变化日新月异的未来,这种人生规划还有效吗?

随着寿命普遍延长,我们这代人开始,

活到100岁是大概率事件,加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们的人生规划也将发生巨大改变。

取代三段式人生的将是节奏更快、变化更多的多段式人生。

就是一辈子被分成无数段,

每个小段都有不同主题,并且各段穿插进行。

比如:

你20多岁没空谈恋爱,40多抽空再谈对象,没过两年结婚了。

50岁从公司高层辞职,旅游一年,回来后进入新行业再创业,

60岁创业成功,决定再回校园读个新学位。

多段式人生里,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这件事本身,

它不会因你的焦虑、担忧而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

自我更新和善于接受新事物将是首要技能。

03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

你在这个世上活得越久,

就越会发现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干什么,一生如同梦游。

忽视那些“前车之鉴”、“好心规劝”、“老人言”,

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把你变得和他们一样平庸。

如果你是个有想法的人,就去行动,

在行动本身中获得反馈、快乐和成长。

大胆迈出第一步,去做你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

你的潜力和价值远超你的想象。

人工智能就是帮助人类,摆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桎梏,

让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做我们不得不做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现实吞噬自己的梦想,

但事实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执着和热忱。

如果仅仅因为家人反对,而放弃自己梦想,这事不怪他们,怪你,

因为你连这点主见都没有,他们支持你也没有任何意义。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节奏。

不要用年龄绑架自己和别人,年龄也不是自我设限的理由。

如果用别人的节奏来要求自己,放弃自己所爱,最后的结果就是:

永远过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