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婚姻育儿心理

孩子太乖太听话,却让妈妈很揪心?

2018-03-30  本文已影响141人  牛爸爱学习

【孩子太乖,不是好事】

一位妈妈心急如焚的向朋友求助,说自己四岁的女儿,害怕陌生人,在外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从不还手,幼儿园老师的评价是“特别听话”。

额,听话还不好?

当然不好啊!太顺从,胆小、敏感、没有安全感、去讨好别人、甚至还有不信任感。这样的性格能改变吗?怎么帮助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

妈妈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身边比较害羞、害羞的孩子,其中不少,正是大家交口称赞的“乖孩子”:

遇到陌生人,她一般会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妈妈努力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孩子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孩子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沟通、表达、协作的能力,对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乖一点家长当然省心——但如果孩子“乖”得过分了,以至于在依赖、顺从、压抑中形成懦弱、退缩、自卑的性格,那就得不偿失了。太乖不是好事,聪明、活泼、开朗才是孩子的天性。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共识。

孩子太乖不是好事,但孩子不乖却害人害己!请看下文:

【孩子不乖,鸡犬不宁】

孩子们总归会觉得大人老古板,觉得自己“被压抑”。

随着“人本主义思想”流传到中国,随着当年“被压抑”的孩子们终于为人父母,他们内心发出一个宏大的誓愿:

——我绝不委屈自己的孩子!我要给他幸福的生活!我希望他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成长,我希望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天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这下不得了啦:

1、大一点的,我的几个表弟表妹,一个个打游戏、早恋、不读书、18岁当爹、未婚先孕。人生的快乐你们倒是尝尽了,接下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苦日子怎么过?

2、小一点的,我外甥年纪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宣称“写作业很烦躁”、“作业有太多限制,所以很讨厌”。是啊,自由是最可贵的东西,可是孩子你不是国王,社会本来就是一个规则与限制组成的大染缸知道吗?

3、远一点的,新闻上常常看到5、6岁熊孩子偷偷开车、小孩玩火惹大祸、高速上扔石头玩砸伤人的事迹。是的孩子,你的天性发挥到极致,以至于连什么是边界都不知道、是非善恶都不分对吗?

我有一个判断:随着物质的丰裕、娱乐活动的充斥和易得,越来越多的孩子讲失去通过努力而达成目标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躲进虚拟世界逃避现实。

“解放天性”,孩子小时候开心了,长大了却会与社会格格不入,痛苦万分!

【乖不乖,不是重点,重点是懂道理】

文章的最后,借用李开复的一句话: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木偶”,而是可以茁壮成长、成才的生命!如何达成?有3个原则:

1、减少物质和精神享受,鼓励付出,提倡节制!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都满足,孩子越养胃口越刁最后会成无底洞。我见过一个孩子特别爱哭,睡醒了哭,妈妈上班哭,不给看电视也哭,看到玩具不买也哭(其实家里已经一堆玩具),你不理他更不行,他会哭晕过去。这一声哭,简直就是仙法嘛。可你想想,到学校、入社会以后,还有谁每天迎合你的需要?宠溺过度的孩子,长大后结果多半会处处碰壁、无责任心无上进心。反过来,有节制地给予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样他反而容易获得更高的快乐程度,同时这些也可以灵活的作为优秀行为的奖励。

2、鼓励和赞赏所有正确的尝试,把它们巩固成习惯!

以上文孩子害怕陌生人的案例来分析,其实,孩子遇到陌生人害羞,和他乖不乖并没有直接联系。仔细回顾一下,相信你可以找到很多本身非常活泼好动甚至调皮的孩子,但是遇到陌生人就紧张的例子。不懂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不是孩子太乖,而是家长从来没有鼓励啊。前两天读到一位父亲为了让孩子学会跟邻居礼貌问好,连续19次向不同的邻居打招呼做示范,终于第19次说“你也说声张奶奶好吧”的时候孩子开口了。这个爸爸高兴得抱起孩子转了几个圈,后来又请幼儿园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孩子的礼貌行为,为他鼓掌,仅此一次,从此孩子养成了遇到人就打招呼的习惯。所以,千万不要说孩子调皮、不懂事,这不过是家长没有注意滋养孩子的好习惯罢了。

3、极少数危险的、错误的行为,要尽早形成「适度恐惧」。

我们家孩子由奶奶带了两年,经常偷偷开水龙头、开煤气开关、往楼下扔积木。孩子奶奶说:“你不许这样做啊!听话啊!”结果儿子更兴奋了,尖叫着,偏偏要跟你对着干。后来妻子辞职带崽,用一个月时间,但凡再做危险的事情就打手板、严厉批评。打完之后抱一抱说,“宝贝,下次别这样做就不会打手板了知道吗?”孩子委屈的说:“知道了!”如此数次,错误行为基本消除殆尽。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做什么都由着性子乱来,迟早闯下弥天大祸。相反的,对少数错误行为尽早形成「适度恐惧」,孩子才会往好的方向改正。

摧毁总比建设容易,做甩手掌柜总比做用心父母容易。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为人最重要的教育,如果好的行为得不到激发和持续,坏的习惯一天天根深蒂固,物质/精神享受的阈值越来越高——那就是通往熊孩子的道路,稍有不慎,遗恨终生。

以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