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人做的事,就越正确吗

2020-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芋圆要努力

突然发现一个很奇怪,却很普遍的现象:好像越多人做的事,就越被认为是正确的。

在大学,挂科的人越多,不挂科就好像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还有很多人主张“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不努力的人越多,努力的人就像个异类,身边时不时还会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你那么努力干嘛。”

在讨论中,大多数人持有的观点是A,好像A就是被大家认同的真理。这个时候即使我们的观点与A相反,我们可能也不会说出来,因为大家都觉得是A,自己如果不那么认为,就是自己有问题。

反正大多数人那样做,我们也应该那样做,不然就显得很奇怪,显得格格不入。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自己也有过一段经历,因为自己是孤身一人,所以看到别人三三两两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玩耍,就觉得自己太奇怪了。我虽然与别人在同一个空间,却又好像隔着一个世界。

因为自己在认真听课,而大多数人几乎不是在低头玩手机,就是在睡觉,我就会自我怀疑,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因为自己想要早睡早起,想要努力上进,但看到身边的很多人都更热衷于吃喝玩乐,晚上玩到很晚才回宿舍,我有时觉得他们一定很开心,不像我,边努力还要边焦虑。

所以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多数人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确的呢。

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每个人都不希望孤独吧!很多时候,有人和自己相同,持相同的观点,或是做同样的事情,就会觉得心里踏实一些。如果一群人都和自己一样,那也许还会有一种隐约的小骄傲:看,大家都做的事情我也在做!

但那件事情不一定是正确的。

别人也许三三两两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但那并不一定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也可能因为朋友想吃火锅,自己想吃蛋糕,于是放弃蛋糕去陪朋友吃火锅;可能也会因为朋友想去逛街,自己想去图书馆,于是就放弃去图书馆,选择陪朋友逛街。

别人有别人的理由,上课不听课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懂了,也可能因为他对成绩不看重,还有一小部分人也许是因为别人那样做所以自己也那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但是,并非大家都做的,就是值得模仿的。

很多事情没有对与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很多人,包括我的数学老师,也都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当我们是少数的那部分人时,我们应该感到幸运,无需怀疑自己,勇敢地去坚持就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