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我的小宝儿
连日阴雨绵绵,使气温骤然下降,哪儿也去不了。

七天国庆假期,再有一天就上班了,今天不把小宝儿带出来,假期就没有机会享受与小宝儿在一起的切身喜悦了。
和闺女通着电话,得知小宝儿起床晚,九点半在吃早饭。我和爱人九点五十到她家楼下,宝宝爷爷把宝宝抱下来,他看见我,蜷着腿儿,搂抱着爷爷不太情愿找我,我把他抱过来,他喊两声“爷爷上车”,我笑了。
跟着爷爷奶奶长这么大,对环境和爷爷奶奶的依赖,条件反射也得有反应,所以我强抱过来他,也没有哭闹,他姥爷开车,关上车门,车发动了。
打开“儿歌多多”“认识汽车”,非常高兴,看五分钟,收起手机,也萌萌的;抱起他,脸朝外,看着窗外的小雨,他也挺高兴。我和他念叨着窗外的景色,用他能听得懂的语言,一边说一边教他跟着我说。
这就是我两岁零三个月的外孙小宝儿,懂点话又不完全懂,知道是姥姥姥爷,也知道是亲人。不常见,不粘我们,但走近他,也很亲近。
换上雨鞋下车,从我手里要了钥匙,像模像样开门。

雨还在下,小了许多。院里有水,他踩着水窝,兴高采烈,这就是小孩子的快乐。
喜欢吃腰果,喜欢吃葡萄,进屋后,让他喝水,打开腰果盒,小手捏起一个,嘴里自言自语“吃个小的”,小嘴巴吃得咯嘣咯嘣响,站在茶几旁,自在惬意。
我眼睛余光看着他,该干啥干啥,一会儿喊他一声,他答应“哎”,感觉还在茶几旁,又到了画板旁,又到了蹦蹦床,我洗水果,烧开水,他姥爷忙着他的事。
小宝儿很乖,不乱来,不乱跑,知道自己操心。大约在一周岁零几个月时,他奶奶家卧室到客厅有一个三步台阶,有一天没人看着时,从卧室就到了客厅,谁也不知道怎么到的,后来查看监控,看到他两手扶着墙壁慢慢地下去,到下面后,又扶着椅子,走到茶几旁去玩玩具。
剥葡萄给小宝儿吃,他说最喜欢吃葡萄了,我说,那姥姥每次都给宝宝准备好葡萄,姥姥好不好,他点头说“好”,这就是小宝儿,高兴时说“好”,不高兴时说“不好”,真实表达心情,就这,姥姥听了,也美滋滋的。
中午和爱人一起带着小宝儿去串门。好姐妹军的清华班同学是我韩氏家族的亲人,节前就定了6号在军家吃大锅菜。我和军住一个小区,走动较多。
军很讲究,小院打理得很有情调,绿植、树木、小花、葫芦等等,虽然受到秋风和降温的些许影响,但依然生机盎然。

客人已到,在三楼茶室喝茶。我们上楼陪客人,同来的还有一位企业家,聊起天,前几年都认识,爱人陪他们聊天,我以看小宝儿为主。
军找了三个人帮忙,一人在楼上沏茶,两人在厨房帮厨:烙饼,大锅菜,凉拌菜,炒菜,炖牛肉汤。好重视啊,一派烟火气息,发面饼的香味溢满客厅,特别温馨。
客厅里,我和小宝儿玩耍着,小宝儿很乖,不吵不闹,看会儿手机上汽车图标,吃会儿水果,在军的大客厅自由自在,像在自家一样随便、温暖。
围坐在餐桌旁,我和爱人轮流陪着客人,说着家乡事、家族事,边吃边聊,小宝儿在客厅吃得也是香香的,听话,给力。
我先回去哄小宝儿睡觉,他们几个饭后在军家聊会儿天,喝会儿茶。
来到我家串门,我也备好水果、茶水,一起聊天,两位乡亲兴高采烈,相约以后多多联系、交流。
小宝儿从下午两点一直睡到五点,睁开眼睛,看见我正在写日更,一骨碌爬起来,说着“写文章,写文章”。前一阵子晚上跟我睡时,我日更时告诉过他,还记着呢。
我保存未完成的日更,开始让小宝儿醒醒起床气,和他说话,让他喝水,到客厅吃葡萄,在画板上画画,跑到楼上,搭起“一座桥”,玩过桥。

姥爷在楼下做好了晚饭,喊我们下楼。
摆上餐椅、餐盒、餐凳,围上饭兜,盛上菜、饼和瓜粥,有模有样地吃着晚饭,看着他的乖乖样,拿起手机,录下珍贵瞬间。
饭后收拾好厨房,我开始收拾书房,书房的罗汉床上有几根瑜伽棍,小宝儿随手拿起,想去客厅玩儿,我担心他的安全,换个东西给他,顺手给了他一条毛巾抹布,他开始有模有样地打扫起了卫生。
认真地擦着茶几、茶桌、背景墙、柜子,那种投入专注,看得我心花怒放,喜不自禁,拿起手机拍拍拍,小宝儿不因我录像而受一点点影响,那小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已经将近晚八点,送他回奶奶家,在床上换衣服时,他主动拉起姥姥姥爷的手,开始在床上蹦。
那高兴劲儿,突然觉得不想让他回去了,他应该也找到了在姥姥家随便自在以及和姥姥姥爷很亲近的感觉了。
我是计划去看夜场电影《长津湖》,因为上班后应该就看不成了,所以还是把他送回家找妈妈吧。
路上让闺女从网上订上电影票,夜场9点10分,时间正好。
送回小宝儿,和先生一起开车奔向北国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