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反噬,天之骄子也不能尽如人意:千古一帝唐太宗晚年的悲哀。
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伟大的帝王,他的综合素质堪称第一。
他有令人艳羡的后宫阵容,儿子就有十四个,女儿的数目更多。他有良好的名声、广阔的疆土,无数的名臣环绕身旁。
他十几岁就怂恿父亲李渊起义,征战数年,自己打下了大部分大唐的疆域。二十一岁时他的父亲建立唐王朝,二十九岁时他登基为帝,同年在令人闻风丧胆的突厥单于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只率六名侍卫到渭河边怒斥单于的禽兽行为,不久之后因为实力而获得了突厥各部公认的“天可汗”称呼,之后使附近邻国包括日本、高句丽(和后来的高丽、朝鲜不是一回事,朝代、民族都不同,只是同在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在内的周边各国的入贡。
可是,这样一位伟人,在读他的历史的时候,还是感觉他有无数的苦闷烦恼,并不比寻常人少一点,正印证了那句俗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李世民的烦恼从爱妻长孙皇后的离世开始。长孙皇后在三十六岁这样的中年早逝,这一年,李世民三十八岁,成为大唐皇帝不足十年。
一.
长孙皇后过世之后,李世民按照皇后生前的要求给予薄葬,但是心中却非常思念皇后,情绪低落,于是在禁宫中修了一座高楼,登上高楼就可以看到皇后的陵墓。
李世民常常登楼眺望,这就算在现代也不算是很过分的事情。可是那位以直臣自居的魏征偏偏跟着皇帝上了高楼,说太宗孝顺,因为他在眺望高祖李渊的陵墓思念父亲,以此来讽谏太宗。
太宗是个明君,理解了魏征的意思,于是拆掉望高楼,只能将思念放在心中。
魏征的行为用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非常不近人情,而且他很有些矫枉过正的意思,让帝王的情绪得不到抒发,自然会在其他地方产生不良的后果。
当然,古代没有心理学,一心只按古圣先哲教诲做事的魏征也不会想到。
他只想让皇帝成为天下表率,他只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于敢犯言直谏,而完全没想到当年太宗因为他的直谏想杀他,是长孙皇后朝服劝诫,太宗才打消了那个念头。
二.
这个时候,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恪十岁出头,面貌、个性、爱好各方面都很像太宗,成为李世民最宠爱的一个儿子。
其实这一点在遗传学上很容易理解。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和隋炀帝本是表兄弟,李渊和隋炀帝的母亲是亲姐妹,那么李世民跟李恪的母亲隋炀帝之女杨妃本就是第四代旁系血亲,因为遗传基因的相近,李恪比其他皇子更像李世民也很正常。
唐代的制度,亲王一般在十四到十六岁左右就要离京到封地当王爷,那时候交通不便,又因为政治的需要,这一离开可能多年都不能相见。没有电话,因为政治原因恐怕书信往返都不能直抒心意。
李世民在古代众多帝王中,算是一个非常有感情的人,几乎可以用感情细腻来形容。
他是天子,但同时也是一个慈父。他有特别疼爱的孩子,他舍不得这个儿子离开,于是想要立李恪的生母杨妃为继后,这样李恪成为嫡子,可以晚几年再离开,甚至,这时他有改立李恪为太子的心意,这样李恪就可以在他身边一直侍奉到终老。
有些人认为李世民想立杨妃为继后是因为杨妃艳丽无双,血统高贵,但是看李世民那样爱戴长孙皇后,而且他的后宫美女那么多,他不太可能只是因为宠爱一个女人就想立她为后,应该更有多方面的考虑。
但是立后的想法因为看长孙无忌脸色的朝臣们的公然反对,以杨妃为隋炀帝之女为理由来驳斥,最终没有能够实行。
当然,李世民绝不是因为惧怕这些朝臣的压力才打消念头的。只是因为他一直都想做一个明君,以隋炀帝为前车之鉴,很注重自己的名声,而且他确实非常爱戴长孙皇后,因此对于长孙皇后的哥哥以及三个嫡子自然多疼爱一点。他虽然喜欢李恪,但是也只能无奈的放李恪离开。
其实就算不立杨妃为后,如果李世民要一意孤行,也可以留下李恪在京城,让自己任性一回。
平民任性一回,可能会受到官府的惩罚。帝王任性,没有人可以给他惩罚,但政治规律会。如果李世民这么做就会破坏制度,不仅乱了朝纲,乱了儿子们的心,对后代有很坏的影响,可能会为王朝灭亡埋下伏笔,因此李世民不能这样做。
有句古话叫做“天家骨肉最难成全”,太宗贵为天子,还是得忍受骨肉分离之苦,想当一个好帝王,真的是很难。
臣民不敢犯错,怕的是惩罚。帝王克制自己,则全靠自律。
三.
长孙皇后过世之后,太子承乾的行为突然变的非常恶劣起来,和皇后在世的时候完全两样,不仅装病不上朝,而且在自己的宫苑中乱来,躺在棺材里装死人,和同性嬉戏,整天疯闹。
老师进谏他竟然打老师,太宗劝谏也不改过,这让太宗感到非常痛心。就算天子再没人情,承乾毕竟是太宗的第一个儿子,也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太宗曾经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可是如今,他刚刚丧妻,儿子又变成这样,他的痛心不能说不大。而且,他的心事无人能解,除了长孙皇后,他也没法向其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
那位进入后妃列传的据说很得太宗宠爱的充容徐惠,经常写诗向太宗谏言,其实也没有真正走入太宗的内心。
徐惠到底年纪太轻,只知道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因此她的言行得到了后代男性的推崇,但却完全不了解太宗。
她只把太宗当做一个圣人看待,哪知道圣人也是人,也需要抒发自己的情绪。太宗后期一反往常简朴的态度,修建不少宫殿,生活奢侈,也与此有关。
四.
承乾变化的同时,李恪也前赴封地。
因为李恪像太宗,所以也很喜欢狩猎。但是在和平年代狩猎是要被官员制止的行为,因此辅佐李恪的官员上书告发李恪,按照制度李恪被减俸禄,这也让太宗感到很痛心。
本来很好的一个儿子,因为无奈要让他在那样小的年纪独自前往远方,孩子不过情绪波动狩猎排遣心情,在官员眼中似乎就成了极大的罪过一般,太宗怎么能不痛心呢!
而且,他没能立杨妃为后,让这个最疼爱的儿子离开,心中肯定还有些对儿子的愧疚。
五.
高阳公主是太宗非常疼爱的女儿之一。可是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之子之后竟然还在外面和和尚辩机偷情,更是因为辩机的一只玉枕被盗而闹的满城皆知,太宗真是够丢脸啊!
愤怒之下,太宗腰斩辩机,秘密处死公主的多名侍女,不准公主再入宫。这样一来,他又失去了一个心爱的女儿。不是做父亲的人,想必很难理解他心中的这种痛苦。
六.
承乾的行为继续恶化,太宗起了换太子的念头,想将太子换成第四子李泰。
李泰是嫡子,爱好文学,在太宗的心中印象一直非常非常好。可是换太子的念头刚一生出,就被长孙无忌为首的朝臣强烈反对。
太宗心中还在犹豫,结果发生了李泰跑去威胁幼弟李治的事件。李泰以前逼迫承乾的恶劣行为的曝光,让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印象完全崩塌,李世民只能让这个儿子前往封地,等同于完全葬送了这个曾经寄予厚望的儿子的前途。这种痛苦,这种失望,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对于李泰而言,失去了政治生命,活着也就毫无意义了。果然,李泰在太宗过世后的第三年就过世了。
七.
太宗第五个儿子李祐,阴贤妃所生,他受人蛊惑起兵谋反,很快兵败被擒,太宗下令赐死李祐。
纵观李世民一生的行为,并非是如李隆基那样狠心又昏庸的人物(李隆基听信谗言一日杀三个无罪的儿子),尤其是对自己的子女算是非常疼爱的了。
虽然这个儿子并非是长孙皇后所生,不是很得宠,但是应该也会心疼。只是为了王朝的稳定,法制的健全,他亲自下令杀死了这个儿子。
八.
李祐事件发生没多久,承乾因为害怕被废掉太子之位,阴谋起兵逼宫事情败露,太宗只得将他放逐外地幽禁起来。
虽然以前已经对这个儿子失望,但是也只是不想让他当太子,并不想完全毁掉他的人生。如此一来,等同亲手葬送了自己的长子,心中痛何如哉。
九.
长孙皇后的女儿晋阳公主,是太宗最疼爱的女儿。但是这个女儿身体一直不好,常常生病,这个女儿在十来岁的年纪也因病去世,对太宗又是一个打击。
十.
因为疼爱的子女接连出事,太宗开始怀疑是当年自己玄武门之变做的太过分了,才会有如此报应。
当日在玄武门,杀死同母的大哥和弟弟是政治需要迫不得已,但是杀死他们二人未成年的十个儿子,一个不留,那就未免太心狠手辣了。
他觉得这是报应,开始频频做噩梦,再也没有当年登基之初雄霸四方的那种英气了。
在这种心情下,他将自己最小的两个儿子分别过继给了建成和元吉。
不过,霸占了弟弟的妻子,跟弟弟的妻子生下的儿子又过继给弟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讽刺!
也许对于并不信奉儒家而信奉道家的李氏皇族来说,这个不算什么吧!游牧民族本来就有父亲死了可以娶继母、哥哥死了可以娶嫂子的传统。李氏祖上在南北朝时期本来就有相当的鲜卑血统。
十一.
在长孙无忌的要求下,也是按照传统,他立长孙皇后的最后一个儿子李治为太子。
只是这个儿子看起来实在太过无能平庸了,一点承乾、李恪、李泰的能力都没有。
武是一点不行的,懦弱无能,文还马马虎虎,不过也不是处理政事的好手。每日手把手的教,还是没多少进益。只是侍候父亲的时候看起来很孝顺,但是李世民要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继承人,不是一个只知道孝顺其他什么都不知道的继承人,可是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心中的失望不能说不大。
十二.
魏征因病去世了,太宗觉得很哀伤。
在魏征临终前,他带着长孙皇后的小女儿新城公主到魏征府邸探病,并且答应将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这就是要长保魏家富贵的意思。
只是在魏征死后不久,太宗突然发现原来魏征以前给自己上的奏折都留有誊本,这被认为是一种背叛的行为,太宗感觉魏征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忠正。
他很愤怒,扑倒了魏征的碑,取消了新城公主跟魏征儿子的婚事。太宗先是失去了魏征这面“镜子”,接着又有一种梦想的幻灭,心情恶劣可想而知。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太宗的怒火熄灭,体谅了魏征,又恢复了魏征的名誉,但是新城公主和魏征儿子的婚事没有再被提及。
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儿子,在武则天打压长孙一族的时候受到牵连,被武则天所嫉恨,再嫁夫君却被迫害致死,结局十分凄惨。
十二.
太宗一直都处在负面情绪下,高句丽又蠢蠢欲动冒犯边疆,睥睨天下的太宗自然无法忍受,于是想要征讨一番使之臣服。也许,太宗希望通过这件事情来恢复往日的霸气,一扫眼前的阴霾。
太宗希望太子李治替自己出征,当然,这种事情如果放在承乾和李恪身上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只是李治太过文弱,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哪里有一点英气!太宗只得自己亲征,恐怕也有借这次战役取得一点失去的往日情怀的意思。
高句丽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极度苦寒,人们也非常英勇顽强的地方。
几十年前隋炀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就是觉得自己天纵英明,想要征服不听话的高句丽,结果三征高句丽失败,对国家基石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破坏。
隋炀帝因为太过聪明,知道国家就要灭亡,自己无力回天,于是修建京杭大运河,并且把江都皇宫修的美轮美奂,拼命狂欢享受剩下的日子,等待死亡的结局,这样才算不虚此生。
李世民是十几岁起就打过无数场硬仗的人物,自然觉得自己不是亡国之君隋炀帝能比拟的,于是也生起了亲征高句丽的念头。
古代的战争胜利与否是跟很多因素有关的,例如地理条件、物资供给、气候、人心等等。
李世民虽然在中原作战是战无不胜,但是到那样一个气候不同的异地作战,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这次亲征以无功而返收场。
而且,据正史外的一些野史记载,在这次战役中太宗受了箭伤,虽然不是致命伤,但是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致使他的健康极速恶化,在后来的岁月一直病体缠身。这也是他需要服用丹药的原因之一。
这次失败让太宗更加萎靡不振。一次长途行军需要多少的人力物资,最后既不能得到实际利益,也不能宣扬国威,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结果。
十三.
这个时候,太宗已经是接近五十岁的人了。这个年纪在现在并不算老,只是在医疗水平低下,没有外科手术,没有高血压药等治疗慢性病的药物的当时,已经算是老年了。
太宗这时患了风症,李治后来也得了这个病,可能是家族遗传病。根据史料的描述,这种病应该是心脑血管病,很可能是高血压。太宗因此身体一直很不舒服,对继承人又放不下心来,只能勉强支持,无法安心休养。
情绪不高,身体又不好,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人在年轻时候的英明睿智很可能在这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之下完全消耗殆尽。
太宗年轻的时候曾经批判秦始皇和汉武帝服用丹药,这个时候他自己竟然也开始服用丹药了。
这件事情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正史对于其他事件的侧面描写,以及一些野史推断,应该是真的。
按照这种说法,太宗是因为服用丹药过多最后在五十出头的年纪过世,李治在即位之初就将一个侍候过太宗的西域术士赶出宫去,可见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很高。
最终,李世民在五十岁的年纪在离宫过世,想必他一定是带着无数遗憾离开尘世的。他的前半生丰功伟绩创立不世基业,是人世间的奇男子。只是他人生的后十几年,也只是一个悲哀失望的父亲,一个种种心愿都无法达成的凡人。
写在后面:
我认为李世民晚年的悲哀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个性决定命运。
若是他真爱长孙皇后,就应该真真切切的关心爱妻的生活,不能因为妻子想要模仿先贤,他就任其所为。
关于长孙皇后的一生和她的英年早逝在后面的专题中会详细提及。我认为长孙皇后那么早死完全是因为压抑所致,这里有作为夫君的李世民很大的责任。
丈夫不应该仅仅只享受妻子所提供的无私奉献,他除了给予她皇后的头衔、尊重和信任之外,还应该在其他方面给予她关心。
如果长孙皇后不死,长孙无忌无法专权,李世民的子女也不会都变的那么糟糕,在很多重要事情的抉择上,长孙皇后会给予李世民更正确的建议。
最近热播的剧集《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也是同样一种情况。
对于立储的问题,以及其他很多问题,李世民既想当明君,但是又有自己私人的欲望。
明君是那么好当的吗?那要受多少挟制啊!有些问题,君主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因为传统礼教如何便如何。
因为对长孙皇后的爱,对长孙无忌的纵容,造就了李世民人生最大的遗憾,也造成了承乾、李泰的郁郁而终,李恪的含冤被杀。这让我想起了晋武帝应妻子的要求不改换痴傻的太子晋惠帝,最后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和晋朝的灭亡。
无忌所做的所有事情本是想让自己可以把持朝政一手遮天家族永昌,没想到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所有事件最大的得益人只有武则天,一切的一切成就了女皇的横空出世。
《红楼梦》里说“心机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可算是长孙无忌的人生写照吧!
李世民选李治当继承人,是觉得李治柔弱,他成为未来的皇帝,可以保全承乾、李泰的性命,他完全没想到有人会动李恪的心思。最终,这三人都未能保全。
无论是帝王还是权臣,想要尽心如意,皆不可能。就算想要选好继承人使江山稳固,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人生必须有所取舍,尤其是对于帝王。虽然这很残酷,但是作为帝王,必须面对这种残酷。
想要求全责备,儿女情长,当断不对,最终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灾祸。这应该算是李世民晚年的写照吧!
其他众多的帝王,晚年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例如汉武帝、康熙。
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对他的拥有人的一种反噬。皇帝在享受这种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它带来的痛苦——成为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他们是权力的拥有者、享受者,同时也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