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以研究为一生,你做到什么程度了
北京大学——王曙光
作为一所具有优良学术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大学,北京大学可以说是学术氛围最为浓郁、学术积淀最为深厚、学术环境最为宽松自由的大学之一。丰厚的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资源之间的相互交融激荡、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顶尖学者、以及极其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都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做学问的土壤,在这种土壤的滋养下,必将成长出众多造诣精深的各学科菁英。所以,北大不仅有美丽的湖光塔影,那是外在的环境之美,北大更值得骄傲的是她的宽松、自由、丰富、多元的学术环境。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是极幸福、幸运的一件事,令人羡慕。
研究生的天职是做研究,所以有人戏说“研究生就是以研究为生”,我觉得这个概括切中要害。读研究生,最终目的是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提升我们探索自然世界与社会人生的能力,提升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洞察力与领悟力。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不想成为一个学者,一个学问家,不想当教授,那么提高研究能力与理论思维对我有何意义?这个疑问,代表着很多人对“研究”的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研究学问是学者、大学教授的事,与从事实践工作的人无关,我们将来又不著书立说,因而“研究”与我无关。这是一个十分致命的误解。我认为,无论你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你是做企业家、金融家还是从政、从学,都必须基于你的研究能力与思维能力,你在任何职业生涯中所能达到的高度、境界,都与你的研究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在研究生阶段所培养的研究能力,并不仅仅是我们所惯常理解的狭义的“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而是一种广义的思考问题、梳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关键之处不在写文章(当然写好文章本身也是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于你能否敏感地发现问题,正确地探究问题,并提出系统而深刻的解决方案。我们在任何职业中都需要这种能力,只不过最终的表达方式不同。而提升并全面训练这种能力,乃是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在讲学术研究之前,必须先解决大家在认识上的这个误区,使大家理解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的真正要害所在。
一个研究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一个好的研究者的标准,并不是简单的著作等身,一大堆核心期刊论文,也不是他有多少头衔,参加了多少学术活动。一个好的研究者,首先要有激情,研究的激情,探索这个世界(包括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激情。他对事物有一种探索的习惯,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极浓厚的探索欲望,他从研究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与满足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晓一件事物,这是比较普通的学问境界,主观上没有激情与欲望,只是作为职业化的外在的研究。“好之者”,则是爱好探索,这是比较高的学问境界,他在主观上有了积极性,有了主动性。而“乐之者”,是学问的最高境界,他乐在其中,乐而忘返,以研究为天下第一大乐事,其趣无穷,味之无尽,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一个学问家,就是一个探索者。有了研究的内在乐趣与激情,研究学问就不再是一件别人强加的苦差事,就不再是沉重的累赘,而是终生奉行且乐在其中的习惯。
其次,一个好的研究者,尤其是一个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必对社会有着强烈的担当意识,有深远的社会关怀,有清晰的社会使命感与道义感。社会担当与使命感往往是推动研究者科学研究的巨大动力,也往往是研究者学术灵感的不竭源泉。潘文石教授几十年在野外做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支撑他的研究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乃至其他物种可持续发展的担当与大爱,这种大爱点燃他的学术激情,也激发了他的学术灵感。厉以宁先生一生历尽坎坷,为中国改革与经济发展鼓呼,支持他的也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没有责任感、使命感,就做不成大学问,就进不了一种高的学问境界。
再次,要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还要有质疑与批判的精神,不囿于成说,不接受成说,要勇于质疑现有的理论,勇于创新,有清晰而强烈的批判意识。培根说:“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质疑与批判的精神不是凭空怀疑一切,打翻一切,不是对以往的学术成果的漠视与蔑视;正好相反,拥有质疑与批判精神的研究者必须对前贤的一切研究成果抱有一种尊重的态度,客观地评判,深入地解析,而不是盲目地崇拜与接受。质疑与批判不是狂妄,而是学术上的一种创新精神。一个研究生,在课堂上,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这种质疑与批判的精神,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墨守前人的成说,那么他就不可能指望有任何创见,他就不可能真正培养他的洞察能力与感悟能力。“学问能于不疑处有疑”,这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必备的素质,胡适校长的这句话极有方法论价值,清代张伯行在《学规类编》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宋代哲学家张载也说:“存疑能长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
最后,一个好的研究者还要有学术自信。实际上,质疑与批判精神的基础是学术自信,没有了学术自信心,丢掉了宝贵的自信,我们就成了他人学说的奴隶,成了一个盲从者,何谈质疑与批判?有些同学读了研究生,还在犹豫与质疑:我能做研究吗?我们要有这种做学问的自信,悉心地阅读前贤的文献,广泛地吸收,清醒而尖锐地质疑,独立不倚地思考。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前人的思想以及你自己的思索才会交融,才能最终形成你自己的思想。你面对任何权威,阅读任何经典,都要怀着这种宝贵的自信,与作者展开平等的对话,不论这个作者是孔子、柏拉图,还是凯恩斯、哈耶克。我们尤其要警惕那种对国外思想成果的盲目膜拜的态度,一切照搬西方,言必称希腊,似乎西方的理论就一定是对的,这种学术上极不自信、研究上的殖民地心态一定要去除。
一个研究生,有了研究激情、社会关怀、批判精神、学术自信之后,如何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要提升哪些能力?我认为主要是训练和提升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要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提升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的训练贯穿研究生教学的始终。上每一堂课,读每一篇经典文献,进行每一次田野调查,都是训练我们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机会。如果在研究生的讨论课上你提不出问题,不能与教授同步思考;如果你在读文献时提不出疑问,梳理不出系列的学术问题;如果你在调研时发现不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敏锐地提炼出问题——那么,你就不可能为自己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遑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迅速地抓住问题,系统地梳理问题,深刻地提炼和抽象问题,是一个研究者必备的素质与能力,这些能力如果在研究生期间得到培育与塑造,必将让你受益终生。
二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理论的创新往往发生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碰撞之时。经济学研究的突破,往往也发生于经济学与其他学科,如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交汇之时。在研究生期间,我希望你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在选修本专业课的同时,还要注意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或基础课程,同时也鼓励大家选修其他人文社科院系的课程。你不能画地为牢,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领域之中,当你超越学科的界限去思考问题时,你就会豁然开朗,甚至你会创造一个新的交叉学科领域。我自己在研究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就融汇了大量社会学、人类学与法学的知识,这使我受益匪浅。再比如,我尝试将伦理学与金融学贯通,创立了金融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出版了第一本系统的金融伦理学教材。科际整合,融会贯通,还有利于我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使我们眼界开阔,知识渊博,遇到问题往往触类旁通,这其实是很多大企业家以及优秀从政者的成功秘诀之一。
三是要注重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构能力的提升。理论的建构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问题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这是一种在纷纭的现象中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的能力,是一种透过复杂现象抓简单本质的能力。理论模型往往十分简洁,但它对现实问题的概括力与解释力又非常强。一个人提出一个核心的概念,创造一个理论范畴,需要极其强大的抽象能力,也就是归纳与演绎的功夫。比如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科斯提出“交易费用”,都是开天辟地的理论创造,没有高度的抽象、归纳、演绎、命名的能力是很难进行这种理论创造的。我们在研究生期间要系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比如经济计量学的训练,田野调查方法的训练,我们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发现规律、解释规律、构建理论的方法。
四是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驾驭较为严密、较为精确的学术语言的能力。写作能力表面上是一种表达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迅速组织思维、系统进行理论梳理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有思想,对某个课题很有心得,我建议你立即写下来;如果你觉得你的写作过程受阻,表达不够顺畅,理论展开不够充分,这其实恰好说明你的理论思考还不够深入,你的思想仅仅局限于吉光片羽式的灵感,还尚未形成系统而清晰的思想。能不能用富于逻辑且文笔清晰优美的文字来表达你的思想,这是衡量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一个能够熟练驾驭学术语言,有极强文字表达能力,可以撰写高水平学术文章的学生,未来在任何职业的发展潜力应该都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