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妄评红楼梦
常言道:少不读红楼,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原何?少时难懂红楼梦中的种种情结,又恐惑乱了少年人的心智;壮年不读水浒,是怕教人造反起事;人至暮年,三国容易使其奸诈圆滑,好一些的也容易使其感叹人生苦短。如今看完红楼梦,恰在最适合的时节。不仅思想有了些高度,不仅仅看情节如何,何况余机敏有余,也容易理解多处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蕴含的内涵。
书生妄评红楼梦
初次拜读,读在精彩时光
都说红楼梦必定是要读过三遍,方才能够领会得到其中的奥妙的。一遍了情节,一遍赏人物,一遍从全局感悟真意。此番,我虽是初读,也有几分思考与见解。书中多处,每每使我思绪万千,今日阅毕,更是感慨非凡。这世间怎会有如此奇妙的故事,如梦似幻,终究红楼一梦。“红楼梦”一词,乃是后来的更名,又比《石头记》、《风月宝鉴》,更多包含了一层哲思的韵味
趁着将将读完,印象尚新,不妨就此动笔,以我一后世书生,谈一谈这部千古鸿著。也为我这段读书经历,做一个见证。自然是比不得那些个红学大师,只是我闲散之间的几句随心感言罢了。
是何意?假作真时真亦假
作者曹雪芹,原系江南曹家。祖孙世袭江宁织造(隶属清庭内务府),盛极一时,被推为江南望族,曾六次接待康熙南巡。少年时,曹雪芹享尽了荣华富贵,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可谓纨绔至极。何为江宁织造?还记得看二月河的《康熙王朝》时,康熙乳母胞兄魏东亭亏空国库,康熙只说了一句:“放他一个江宁织造,两年也就补了回来。”有此概念即可。而历史中的曹家,也正是由于雍正朝查处亏空而被抄家,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
曹雪芹此后沦落京城,居无定所,享尽人间富贵,又受尽人间疾苦,万般感慨,十载五批,终于成书。整部书中,曹雪芹自拟贾宝玉,将自己的人生编入整个故事。
也不知道该从哪谈起,毕竟《红楼梦》这部鸿编巨著,已经为它专门衍生出了一门学问——红学。我所想的,也许前人已经说过,也许和前人说的不同。
前人所说,整部书是围绕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展开的。其实我觉得跟倾向于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话是充满哲思的,又有佛家禅宗的味道。反复揣度品味,十分有趣。以我的浅薄见解,站在全书的高度来解读:
假即是贾,甄即是真。江南甄家即西安贾家。江南甄家就是江南曹家。从一开始,在书中,贾家和甄家就有某种奇妙的联系,虽未直接说明,却难以割舍。从贾雨村和甄士隐开始,他二人虽不算在正宗贾、甄两家族内,直到后来写的甄家每年给贾家送银子,贾宝玉和甄宝玉梦境相通,相貌相同的奇闻异事,以及贾家的命运总是紧跟甄家的命运:
先是甄家因为朝廷查处亏空被抄家,与曹家一致,贾家只略谈起,并不在意,而后贾家也因御史弹劾被抄。而后甄家因平复海疆起用,贾家也因圣眷尤在重得了世袭的爵位。两家命运殊途同归。而故事却穿插在八十回内外。
从故事情节来看,何为“无为有时有还无”?
这一句明显又比前一句更富哲理,我就简单稍作解读吧!当年大观园内海棠结社,何其热闹。殊不知,贾家的亏空已悄然发生。入不敷出本为“无”,而那时却做“有”;王熙凤用月例银子外放高利贷,赚的盆满钵满,却万万没想到,一时之间,锦衣抄家过后,家徒四壁。而后贾母顾大局识大体,将自己体己的银钱分出,却又遭来盗贼。贾家最后不得不变卖家产以办理一桩桩丧事,“有”又做了“无”。
胡适曾言到:他读红楼梦,只读前八十回,因为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这是大家的恃才傲物。我虽然也有恃才傲物的秉性,然我之才是不及胡适的。不置可否,后四十回是否有违了曹雪芹创作的初心?
我对此有两种解读:
一种是公认,普遍认同的,即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不是曹雪芹希望看到的。曹家衰落,再没能够家道复初,所以在他的笔下,红楼梦的结局应该要是一个更加的悲剧。伟大的作品通常都是一个悲剧:哈姆雷特,安娜·卡列琳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百年孤独。悲剧的共性,那就是死人,百年孤独中,不仅人死绝了,更是连房子都被神风卷走,一切都没有了。不过,晴雯,黛玉,贾母,鸳鸯,凤姐……接连死去,荣国府中一时之间人去财空,也算得一个悲剧了。
而家道复初,兰桂齐芳又意味着什么呢?红楼梦的来源虽然是曹家的真实写照,而它毕竟是文学创作,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猜测:曹家衰落未能复初,曹雪芹流落京城,温饱尚是问题。假若皇上一纸圣旨,加恩于曹家,重任江宁织造,曹雪芹应该是求之不得的。而后,也许,正如贾家那样,沐浴皇恩,感激涕零,结草衔环,肝脑涂地,再不敢作奸犯科,唯有兢兢业业,专心办差。在那个时代,这样的结局,曹雪芹应该是愿意看到的。
看玄机,万人皆复初
再从全局的角度,用哲学阴阳的观点: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面发展,天极寒而后转暖,花开盛极而后凋,由盛转衰,由衰转盛,相互变化。再结合书中的人物,我总结一句话: 万人皆复初。
贾宝玉原是青埂峰下一块通灵顽石,来至人间经受情缘磨炼。林黛玉原是一株绛珠仙草,来至人间报灌溉之恩。最终,他们的归宿都是自己的本初。而贾家,经历了衰极一时,再复兴起来,也是归于本初。这应该是合理的。
再说贾宝玉这个形象,前人大师说:他叛逆,是反抗封建制度的代表,他不屑于科举仕途,是进步思想的体现……诸如此类观点云云,学生实在不敢苟同。
先说思想进步一说:曹雪芹所在时代,是清朝中期雍正乾隆王朝,大清朝极强大的时代。科举仕途,也是普天之下读书人的普遍追求,儒家思想依旧牢固地统治着华夏大地,天朝根本没有一丝近代以来的进步思想。曹雪芹嫌弃科举仕途,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以当时的时代与曹氏家族为思考前提:曹家兴旺的时候 ,曹雪芹脱脱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也没有什么修齐治平的抱负。整日和家中女眷嬉笑玩闹,衣食无忧,生活逍遥自在,家族又有官爵的世袭,科举仕途对他来说并无意义。或者也可以这样看:曹家被抄,是雍正皇帝的旨意。曹雪芹对皇帝怀恨在心,誓不做官,不愿效命朝廷。所以他塑造了一个不好读书,不想做官的形象,作为无声的反抗,这也是容易理解的。
这似乎不是制度与思想的问题,我们当代来说,也有不少富家子弟不爱读书,不在乎高考,上不了大学。当代人有说这是“叛逆”、“反抗当代制度”?
没有!这只是曹雪芹纯粹的不想读书,不想做官!或是因为怨恨朝廷,或是因为别的什么。谈不及进步思想的高度。再要说叛逆,我甚至觉得有些荒谬了。
我认为前人大师的叛逆一说并不严谨。稍微读过红楼梦的人来说都知道,贾宝玉最怕贾政。儒家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宝玉在父亲面前脱脱是老鼠见了猫,对父亲也是唯命是从,恭恭敬敬,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半步路。这不就是典型的父为子纲?贾宝玉的叛逆,也只敢和姊妹说说,或是自己想想,不爱科举仕途。我看来,就是富家子弟通常的叛逆而已,上不了大师们观点里的高度。唯有毛主席般“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气概才是真正的叛逆。
观巨著,惆怅出真知
人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往往感慨万千,伟大的作品,包括音乐,美术,多是作者在极度艰苦的背景下创作,或是经历了极度不平常的经历,思想会在那么一瞬间迸发,开化,看透世间万物……莫扎特,高尔基,梵高,莎士比亚。这和曹雪芹的经历是吻合的。他的人生,富贵至极到穷困至极,无人能够确切地知道他本人的内心经历过怎样的曲折波澜,他通过创作来排解自己。
看古诗词也是这个道理,南唐后主李煜的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亡国之后,他的诗才蕴含真味。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再说陆放翁,辛弃疾……多少流传千古的经典杰作不是写于惆怅、寂寥、感慨万千、迷茫之际。
至于贾宝玉姻缘一段,民间自古有金玉良缘的俗语。我也未曾考察过林黛玉与薛宝钗是否有真实人物原型,但就艺术角度来看:林黛玉本绛珠仙草,来至人间还尽甘露,自然就是要归去的。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篆刻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金项圈那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显然是相配的,书中也处处暗示着“金玉佩”一说。然而,安排宝钗黛玉两个角色,最终成就出两段悲剧,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文学造诣。
以上,便是我对这部书的一些想法。刚只读过一遍,自然写的不尽详细,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敬畏感慨之情,不写些不足以排解思绪。
英国有句名言:“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愿意失去莎士比亚。”曹雪芹之于中华文化亦不亚于莎士比亚之于大不列颠。认真读过后,逃脱了曾经盲目的对名著的崇拜,如今有了真切实际的感触,也不妄读过此书了!今后当多次拜读,细细品味其中各处奥妙。
亦如清内阁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编纂,清朝第一才子纪昀阅过此书后叹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017.4.5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