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娃去图书馆借书记
我和娃早就约好了这周要去趟图书馆。
周六一早,顶着个大太阳,就出发了。
因为河北区图书馆离得不远,查了路线,楼下有个公交车直达,于是娃就说就坐公交车吧。在站台树荫处等了10来分钟,终于等到了869。
一上车,人不是太多,但也基本没有座位了。因为一共没几站,就靠近下车门附近扶着把手。但陆续到了下面几站地,上来的爷爷奶奶们越来越多,下车的零零星星。原本挨着的一个位子坐下后,就让给了一位年龄比较大的奶奶。
公交车司机的技法就是如此,还是新手,一路上持续的急刹急停,几位中老人差点从上级台阶摔出去,幸好都被扶助了……太危险了。
于是,我悄悄的问娃,你发现公交车上有什么特点了吗?他说好多老爷爷老奶奶啊。
我说,你看司机师傅开得很不稳,对这些老人来说非常不友好,所以尽量我们年轻人和小学生要主动把座位让给他们,要不然他们腿脚不好,很容易摔倒的。娃点头赞同。
我又问,下次还想坐公交车吗,本以为他回答不想坐了,结果还肯定的回答,想坐。
我以为是体验生活,但对孩子来说,这就是生活本身。
到了图书馆,依据往常的经验,我俩直奔检索机,在那里查询关于足球世界杯相关的书,(没办法,娃自从迷上足球之后,对任何足球的书爱不释手,当然是图片大于文字的那种)
结果,对面图书管理员阿姨特别热情的劝告我们,不用查了,想找什么书,我告诉你位置……说了相关的书目后,阿姨给我们领到相应的图书区域,告诉我们,就在这附近,看书名就行了。
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整面整面的书墙,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个时候才感慨,之前在市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都是管理员随时归类整理拜访到对应的编号上,告诉我们查阅的方法。
如果都按照书名没有逻辑规则的摆放在一团,真的对想目标明确找书的读者来说太不友好了,简直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
翻到基本不是很喜欢之后,娃跟我说,不想听那个阿姨的话,还想继续去检索机查找,我说没问题,走!
两个人又一翻查阅,发现这个区级图书馆的相关主题的藏书也十分有限。
于是,娃又提出一个新的需求,想要去其他图书馆借书。
当时第一反应是不行,太折腾了。后来,查找了附近其他图书馆的路线,发现另一个区的图书馆还可以,于是立即决定,打车换地儿。
就在等车的空挡,娃又不经意见找到了一本还算喜欢的《桑索斯巴西足球》书,于是索性就借出来了。
话说,我们顶着38度的暴热天,来到另一个河东区图书馆后,还在猜测,这个馆会不会好一些。刚开始走到了3楼儿童区图书馆,说明要找的足球书只能在成人管理有,我们又跑到了4楼。
又在检索机上查找了一翻,于是去对应的书架上去找序列号。
结果听到远处的图书管理员大爷对着我们的检索屏幕说,你们要找的这本书不再这里,写得是在社区分管呢……
娃和我对视一下,有点失望。
管理员老师又介绍说,就找这一本书吗,我们说不是,足球相关的书都想看看。
于是,又和上个区的风格一样,给我们指出了具体位置,说足球的书一共没多少,都在这片。于是娃找啊找,看到基本大册子,都不太满意,最后火眼金睛发现了一本《切尔西蓝衣军团》书,终于满足愿望了,一个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后来询问管理员老师,幸亏可以在天津市其他馆一起还书,把我们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