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自驱型成长》—让孩子自信、快乐成长

2020-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片茗

晴暖的午后,在一段僻静的路面,一位年轻的爸爸扶着自行车后座,小男孩紧紧握着车把,爸爸在教他骑自行。

孩子很紧张,额头浮现出细密的汗珠,车不停的在地上画着龙。

当车子要倾倒,亦或要偏离方向时,父亲会及时出手,护着孩子。经过一个下午的练习,爸爸可以把手抬离后座,小朋友可以自己骑上一段了。

这个温暖的画面正符合《自驱型成长》一书中的一个思维模型——压力—控制感模型。

本书的内容是教家长们如何教导孩子自律自控自主成长,帮助孩子们自信的生活。让孩子由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这个变化可能需要的只是孩子和家长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

作者为此总结两个思维模型,一个是压力—控制感模型,另一个是挑战—努力模型,咱们先从第二个模型谈起,也就是被动式成长模型。

挑战—努力模型

在这个思维框架下的家长们,会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给孩子挑一所好的幼儿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学区房、找好的辅导老师、陪孩子写作业。

有一句话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你是否认同这句话,只要你这么想就说明你运用的是一个目标思维,有起点,就会有终点,也就是有目标,无论做什么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

那人生变成一场赛跑,考上重点高中,进入985、211,常春藤,本质上都是和别人在比赛。

家长帮助孩子找一个好学校,请好家教,买学区房,尽量清除赛道上的障碍,来帮助孩子完成这场竞赛。不断的去努力,挑战超越某一个目标。

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场比赛制胜的关键不是家长做了多少物质上的铺垫和时间上的陪伴,关键是孩子能否坚持下来,学习的知识能否变成自己的,在考场上拿下好的分数。

所以,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有的家长会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是孩子自己不努力”。

拥有这种思维的家长,在教小朋友骑自行会怎么做呢?他可能会给孩子买最好的自行车,买护具给孩子穿戴,当小朋友骑的歪歪扭扭时,家长可能会说,“你看我骑一次”。

车子再次交到孩子手上,他依然不敢登上踏板,对风险充满了恐惧,对学习骑自行车倍感压力。

在这个框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独自一人面对来自内部所有的挑战,努力对抗。而父母在这一点上帮不到任何忙,相反更多的可能是指责。

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就算孩子们很争气,跑到了终点,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也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好不容易考上一所大学,多年努力目标突然实现了,而此时又没建立起新的目标。孩子可能会沉迷于追剧,打游戏,甚至荒废了学业,类似的故事太多了。

压力—控制感模型

文章的开头,教孩子骑自行车的父亲,他到底做对了什么呢?

在孩子学自行车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三种压力,一个是对学习一个新事物又紧张又兴奋,迎接挑战带来的正向压力

一个是在骑车左右晃动时,不能掌握好平衡,但没有发生危险的可承受压力

最后一个是不能控制车把的方向,或者车子要倾倒时产生的风险,所带来恐惧、焦虑的情绪,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而这部分压力就是毒性压力

孩子在产生不同的压力情绪时,爸爸要清晰的分辨出属于那种压力。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控制正向压力,在遇到可承受压力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免毒性压力

压力—控制感模型强调的是,家长们把注意力从外在的物质条件和所制定的目标上,转移到孩子本身,更多的关注他们在学习时产生内在压力,帮助孩子控制正向和可承受压力,替孩子承担毒性压力。

给孩子提供对于学习、个人成长更多的掌控感,但也并不是让孩子完全自己说了算,想怎样便怎样。

作者说,作为家长在说出“这事听你的”这句话时,在这句话的背后至少有三件事需要家长做到。

第一件事,家长需要帮他们排除掉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事情,或者是后果无法承担的事情,因为硬要他们做这些事情,只会让他们压力倍增

第二件事,在孩子们有能力自己做出决定的事情上,家长别指手画脚,这样才有机会让孩子去练习,逐渐积累经验。

第三件事,让孩子对他的选择承担后果,形成选择和结果的闭环。家长一定要忍住,不要帮孩子处理本来应该由他自己承担的那些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可以得到真实的反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有了切身体会。

当积累丰富的选择经验之后,在面临这种重大决定时,他才会做出和你一样,甚至比你还要好的决定。

家长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顾问,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老板,给下属下命令,不断的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驱动力

现在我们已经把自己转换到了压力—控制感模型了,如果想让孩子产生持续的正向压力,家长还需进一步帮助孩子建立内在驱动力,也就是自我驱动力。

依据心里学的研究,一个人的内在动机,一般需要满足三个需求:

第一个自主需求,就是在孩子面对挑战时,为他提供更多的空间让他可以自己选择,这其实就是让孩子有掌控感。

第二个胜任需求,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挑战的信心。这种信心,其实并不是真的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认为自己把事处理好的感觉。

第三个归属需求,这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心和关爱的。有的时候喜欢某门课程,并不是这门课的内容有多吸引人,而是这门课的老师关心自己。自己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愿意在这门课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举一个书中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三个需求,假如孩子期末考试考砸了,成绩非常不好,现在你要怎么鼓励他呢?

你可以这么说:“宝宝,我知道你对这个分数很不满意,我也知道你此前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很乐意跟你聊聊,这样就能在下次考试时帮到你”。这样的反馈,让孩子感受到关爱,满足了归属需求。

然后再告诉他,关于这门功课有哪些提高的空间和手段,选择符合他能力的方法,这就满足他胜任需求。

最后可以问孩子,“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不可在接下来学习中使用这些方法”,这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做主,满足了他的内在需求,让他有掌控感。

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驱动力,逐步建立起学习新事物的信心,再帮助他学会控制压力,做出恰当的决策。这样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成为乘风破浪的小姐姐,或者披荆斩棘的小哥哥。

我每次路过小学门口,看见那些小小的人儿,背着压弯了孩子们腰的书包,莫名的心疼会再心中升起,小孩子承受的实在太多了,而这些他们也许可以不必承担。

听完这本书的感受是,突然知道为什么制定的许多计划、愿望最后都蒙了尘了?是从一开始便错了,错把注意力放在那张纸上,而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自己要学会把控好走出舒适区所产生的压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