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佳-第七篇 商道融篇

2020-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泽佳
杨泽佳~朴川商道

以终为始,以后启前,产融双运,大业速成。

现金流乃实业之血脉,企业十之有九,困于现金之缺。故有金融兴起,投贷并用,放大企业现金流以助事业。

然其逻辑与实业相逆,实业立足今日,金融谋算未来。金融之妙,一言以蔽之:集社会及未来之财以成就大业。

集社会之财,需让渡权利;聚未来之资,需构建信用。将权利化为信用,并拆售于投资者,即谓融资之道。

企业可供融资之权利,可归为三类:消费权、收益权及股权。

凡金融工具皆三权之组合。善融者必善运三权,千变万化,随需而成。

三权需化为信用,方可融资。

信用者,未来盈利潜力之预期也。人之所投,皆为预期;预期高而稳定,则信用佳;预期微而易变,则信用差。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是故立业者必立信,财败信存,犹可复焉;财得信失,虽得之,终必失之。

信用形态,可简化为三:

其一,资产信用:即可供抵押之动产或不动产,用以风险保障;

其二,协议信用:即锁定未来收益之交易合同,常用于企业上、下游之购销交易;其三,样板信用:即已启动运行,并获得盈利之样板,以供投资者直观参考取信。信用完备,即可拆售融资。据投资者能力大小及企业所需,将信用分拆并预售于人。赅言之,权利、信用、拆售即融资六字真言。

金融以未来启动现在,以加速实业之发展,故其创生之初衷,乃为实业之助力。

然其聚财疾速,远胜实业盈利之缓且劳苦,易引发妄欲。立志者必克欲制贪,以心御术,有所为,有所不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圣人不远,心正即道。

参考文献:

《易经》

《中庸》

《大学》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传 习录》

《孙子兵法》

《道德经》

《诗经》

《商君书》

《庄子》

《汉书》

《 史记》

《卧龙传》

《韩非子》

《鬼谷子》

《四书章句集注》

《范蠡商道》

《二程全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