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是建议也是自省
当用笔墨书写出来文字被键盘敲出来电子文档所替代,有些额外附加上去的温暖也被逐渐冷化,所以“信”才在今时今日变得更加的值得让人去回味和收藏。我们有多久没有执起过笔,去认真写下对自己的话,对别人的思念和关心,再简单点,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的拿起把去写下自己的名字。
能够静得下来写信的时光,相信于己是值得记忆的,于收信人而言也是值得万般祝福的。
回到略萨所作的《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这本书,为什么值得被推荐?第一就是:就书籍的类型而言,“书信体”下的作品能够给阅读者更加亲近的感觉,能够在信中得到的内容相信也是值得被信任的。所以像《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亲爱的安德烈》这类作品也广受大家的喜爱;第二就是:就书籍的内容而言,“书信体”因为其篇幅精炼短小,却是字字珠玑,写信人更希望能够将有用的建议和看法,更加透切的从信中呈现出来,没有一丝丝保留。以上两点是自己的见解。
回信,给收信人建议也给阅读者方向
作者通过是十一封回信,分别从主题,内容,形式,风格,叙事者,空间层面,时间层面,现实对比,以及三种常用的短篇小说技巧“俄罗斯套娃”“连通管”“隐藏的材料”给我们充分的展现了小说写作的结构和书写方向,书中还通过引用更多近百部其它作者的事例来深入浅出的讲解的写作理念。其中几个给我印象挺深的三点建议:
一、如在讲解创作内容方面提到,“任何故事的根源都是编造这些故事者的经验,生活过的内容是灌溉虚构之花的源泉。”这也跟我们一直倡导的“创作源自生活”的理念是一直的。我们也应该知道作品大多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是潜意识中另一个真实的自己。经过改造,变成故事。写作是这样、演讲亦是这样,我们通过演讲的时候也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或者说从别人的经历中总结出道理来,然后通过一定的演讲技巧传递到每一位听众的脑海中。
二、如在讲解小说风格方面说到,“内容源自于对真实生活的再现和创造,使其拥有“真实性”的基础。但文字的创作除了“被相信”,还应该有自己的行文风格。“现在社会人云亦云的现象经常发生,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就像看书所警戒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是对于创作而言,很多初学者盲目跟风,模仿和甚至接挪为己用,最后在添加自己的部分语句则以为成为自己内容,其实这就好比那传说的四不像,除了虚构以外没有一点点的真实和感动,完全不符合个人的文字气质。相同的道理,每个人都是“第一个自己”,而不要去做“第二个别人”。别人走过的路,成就不了自己的人生。
三、在讲解小说技巧“连通管”时,作者给出的定义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空间、和现实层面的两个或者更多的故事情节,按照叙述者的决定统一在一个叙事整体中,目的是让这样的交叉或者混合限制着不同情节的发展,给每一个情节不算补充意义、气氛、象征性等等,从而会与分开叙述的方式大不相同。”我的理解也差不多,简单点就比如用一根线串起每一颗珍珠,形成珍珠项链。连通管似乎正是这样一种作用。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似乎除了写作需要这样,像在进行知识学习和整理的时候也需要这样。不确定性让我们的时间都变成更加的零碎,我们需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架构,丰富里面内容,让最后的知识体系能够成为我们输出的支撑点。
回信,也是写信人给我们内省的机会
其实这一部分内容只是占据整书篇幅的4%不到,也是作者作为本书结尾附言的一部分。作者提到,“因此,谁也不能教别人创作,顶多传授一些阅读和写作方法。剩下的就是我们自我学习,从跌跌撞撞中一再地学习。”一方面是作者知道自己并非是能人,信中文字仅代表自己的“拙见”,而且不一定适用于大多数,所以提醒收信人一定要谨记。抽身于文字之外,学习套路的同时一定不要被套路所套路。另一方面就是让我们自省,我们接触到很多,可最后还是不要全部硬生生应用的面对的事物身上。就如著名的典故,张三丰教张无忌剑术,待其将招式全部“忘记”后说,可以去应战了。这就是“无招胜有招”的威力所在。
还有作者最后的忠告:“亲爱的朋友,我试着告诉您的是,请忘掉我信中提到的那些关于小说的内容;还请忘掉一下子就动手写长篇小说的念头。”
“对作家来说,写作意味着最好的生活方式。”其实对我们来说,写作或者说简简单单的记录,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可能算不上最好,但也一定是较好的。希望我们都能在文字这一方面,给自己留点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