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

2017-01-30  本文已影响30人  都市牛

过年了,倒数、相互祝福、张贴对联等等,这些带来了年味,而背后实际是一种仪式感。

仪式感的存在,实际是为人带去一种支撑,当不能免俗的人们在完成一系列未经深究就在追随的形式后,实际上也是获得了某些历练,包括头脑或者身体上的。

相反,如果对仪式感不再看重,某种层度上是获得了自由,但是一旦自由来得未经思考,效果甚至会不及传统上带来的机械流程。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于仪式感失去了应有的尊重。

记得有一次陪伴母亲收拾房间,她对着退休前的一堆证书,突然而来的一句:“想想为了这些纸质的证书,当时都不知道为了什么”。没有想到这简单的一句话,对自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对于获得的荣誉不再有之前的成就感

- 对于获取荣誉的过程,也没有了迫切的追逐

- 对于每次获得的荣誉(包括自己、别人),都多了种“这是不切实际的”苛刻的要求

总而言之,对于仪式感失去了一种昔日的尊重。

失去仪式感后,没有找到应有的填充物

失去了对仪式的尊重,换取的是自己价值判断的自由,但是这份自由来得容易代价也大。

仪式的过程,除去不经思考的部分,背后实际是一种价值的传承。如果轻易放弃仪式的形式的同时,没有对于背后价值的萃取和吸收,失去的有可能是思想的根基。

简单的结合自己那段时间的状态,发现有可能存在以下面对的问题:

- 失去了对于目标的确定

当路是自己选的时候,怎么选、选了如何做,这些都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分析的。以年少时开学前的仪式为例,包书、选笔和笔记本等小小的仪式都是提醒了自己应该开始新的学习。如自己确定目标,则得现有自我提醒的主管意识、自我调整的方式和自我坚持、检查的手段。

- 容易迷茫

选择多了,带来的迷茫。

- 没有坚持的理由

事情开始没有一个自我认可的开端,不容易有一个坚持的过程。

- 无法判断自己的路是否正确

目标需要自己明确,过程中没有传统的标识物支持(仪式)

- 碰到困难缺少武器

一个重新做轮子的过程

- 孤独随之而至

仪式往往也是一种标签,过于脱俗,孤独自然而至。

 经过判断的仪式感

和传统简单的一刀两断,是一个重新做轮子的过程,更好的方式或者是保持判断的生活方式。

- 认识到仪式感其实也是一种资源

- 认知到善用资源比自己做轮子好

- 加入自我判断的仪式感实际也是在做自己

祝大家新春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