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生活家复习

《高效备考》中的几个实用方法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21人  奇奇境界

我发现每到年底,考试就特别多,什么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注册**考试,对了,还有期末考试,简直是学霸们狂欢的季节。

悲哀的是,我们从小学考到大学,经历了高考的厮杀,享受着四级的洗礼,很多人依旧不会备考,甚至压根不备考;很多人看起来很努力,最后连自己都没感动;很多人考试成绩的好坏,取决于邻座的水平

关于备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具体的复习计划,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考前能不能复习完,连哪天考试都搞不清的大有人在;

(2)整天窝在床上、宿舍、家里,可以趴着学,可以躺着学,可以跪着学,就是不能坐着学,桌面乱七八糟,自己看的都恶心;

(3)重度拖延症、手机控、懒癌、注意力涣散,学习5分钟,走神2小时;

(4)认认真真的听课、看书,笔记整理了好几本,就是不爱做题,一看题就迷糊,一考试就发挥失常;

(5)不能劳逸结合,学起来熬到吐血,玩起来放飞自己。

在考试越来越多的今天,“科学备考”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能力。那如何高效复习,通过一次次考试,成为人生赢家呢?


一、掌握尽可能多的考试信息。

明确你参加这场考试的目的,这个考试对你来说有多重要,如果过不过无所谓,就干脆不要考,如果决定参加了,就要须全力以赴

先要弄清几个问题:

1.考试的时间、地点、考试用品;

2.考试大纲、题型、难点、历年真题;

3.我应该在哪找复习资料;

4.我需要多久能把这些资料看完;

5.给我留下做题的时间有多少。

二、准备一个学习计划

制定阶段性的复习计划表,并记录在纸质或是电子日历上,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监督自己的学习进程,掌握节奏,争取在考试前从容的将所有模块复习完。

三、尽量模拟考场的环境来学习

因为记忆是非常依靠环境的,所以学习场所最好是教室,其次是图书馆、自习室,如果必须在家学,那就稳稳当当的坐在椅子上,清理好书桌,上边只放纸、笔、复习材料。

说到复习材料,历年真题必须要有,能借到已经通过考试小伙伴的笔记更好,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另外,现在能刷题的APP越来越多,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四、多做题是考好的基础

我们的大脑对知识分为:“记忆——处理——提取”三个阶段,在分秒必争的考场上,你学了多少知识并不重要,你能提取的有效信息才是解题的关键,只有不断的做题才能训练“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关于做练习有几个方法:

1.限定好时间,可以参照考试标准,也可以参考番茄钟,总之,没有时间限制的练习,都算是无效练习,你可能会说“我不是不会,只是要多想一会。”,你在哪个题目上消耗时间太多,那说明这个题型不熟练,要多进行“刻意练习”。

2.刻意练习:反复死磕你的弱项。比如说,你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总觉的开头写不好,那就重点练习写开头,只写开头,一天写10个,再多背诵些经典开头,这样做绝对比写一整篇,效率要高得多。

3.自己给自己出题,自己给自己讲课,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许多题目老师一点就会,自己一做就跪,后来老师告诉我:“你给自己出几道题思路就清晰了。”一试,果然好用。

五、盲目听课是因为你懒

大多数人在听课前是不预习的,听课后也不会复习,有些人甚至沉迷听课,被各种各样的“成功学”、“认知学”忽悠,各种线上课、线下课、公开课,听了这么多课,该怎么做,还是不知道。

澄清一下,“听课”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可如果你不能先发现问题,那听课和听歌对你来说,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对于备考复习也是一个道理,在开始学前,先要预习一会,有个1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

说了这么多,“高效备考”还是要看实际行动,稳稳的复习一个月要比冲刺一周好得多,就像李笑来老师说的那样:“勤奋是最好的策略。

这时你可能会说:

你:哈哈哈哈哈,作者你讲的很有道理,关于备考原来有这么多学问,刷新了我的认知和三观,那么吃鸡、农药有人约么?

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