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字穿越故乡的阡陌——第一篇章之莜麦

2024-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长空云淡

第一篇 植物篇


第二节 莜麦

小时候地里种的庄稼,最喜欢的是小麦,然后就是莜麦了。因为这两种庄稼都是主食,它们的收成好了,家里的温饱问题也就解决了。

故乡人虽然经常吃用小麦制成的白面,但他们却常常夸赞用莜麦制成的莜面,说吃了莜面更耐饿,莜面的营养价值也更高。

那时候的人们很注重食物的耐饿性,这样可以多进行劳动,或者出门能走更远的路,这样就能减少挨饿,也能节省食物。

莜麦的种植方式和小麦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用耧将其种到地里,出苗后除草,秋天熟了的时候收割庄稼。

莜麦的嫩苗刚长出穗的时候,很受家畜的喜爱,不仅穗里包着的嫩麦粒好吃,莜麦秆也是嫩嫩的,家畜非常喜欢吃。

秋天收割莜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镰刀来割。莜麦麦粒上的麦毛特别容易粘到人的皮肤上,让人有一种痒痒的感觉,持续好久的时间才能慢慢消失。为了减少麦毛粘到皮肤上,一般都是用镰刀进行收割。

这种避免粘到皮肤上的预防措施,在打谷场上脱粒的时候,人们也是特别小心的。但是有一个环节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淘洗麦粒。


淘洗麦粒就是把麦粒倒进水里,清洗一下,洗掉麦粒上裹着的泥土,然后晾干,晾干后再拿到磨坊去磨面。为的是面粉能干净无土。

小麦以及很多粮食在磨成面粉之前,都需要淘洗晾干,除了一些需要脱皮后再磨成面粉的,脱皮粮食在脱皮的时候,裹着的泥土会一起脱掉,面粉就干净了。

莜麦在淘洗的时候,在入水前以及晾干装袋等过程中,飞起的莜麦毛都有可能粘到皮肤上。所以,给莜麦淘洗的时候,脖子上必须围一个大围巾,把脖子包起来。所有淘洗作业完成之后,把围巾取下来,认真清洗脸和外露的脖子。

磨成面粉后,莜面的做法相对简单,能做成的食品样式种类也不多。和面也比较容易,不像小麦面粉,有时候需要发面,有时候需要加小苏打、面碱、酵母粉等。

盛一定量的莜面粉放在容器里,加入水,用筷子搅拌和成面团,然后放着醒一会儿就可以制作了,莜面可以做成筒状的“旺旺”、细圆长条状,放在锅里蒸熟。


再预制一些熟的或者生的汤料就可以蘸着吃了,味道很美味。

莜面也可以捏成“芋芋”,可以像热汤面条一样煮着吃。在锅里先煮好汤料,然后把“芋芋”像下面条一样下到锅里煮熟,就可以带汤一起吃了,吃起来滑溜溜的很可口。

稍微复杂一点的做法就是把莜面和土豆泥混在一起,做成山芋,然后放在锅里蒸熟,同样是蘸着汤料吃。因为制作过程稍微复杂一些,需要先把洗净的土豆煮熟,去皮,然后加入莜面粉一起捣成泥,再反复捣揉上劲。

上劲后,挖起一团团土豆面泥,捏制成山芋。因为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一般做一次都会多做一些,差不多做出能吃好几顿的量。多余的就冷冻起来,分批次慢慢蒸熟吃。

莜面的做法简单,吃起来口感很好,且是比较耐饿的食物,是家乡老一辈人喜欢的食物。但和白面比起来,可以制作食品的样式较少,现在的年轻人吃莜面的相对少一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