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关于孩子的被动和主动性
周日,不想再窝在家里不出门,即使外面夏日炎炎、太阳暴晒,小朋友也还是愿意出去玩,忍受完室外的炎热后来到商场内。
四处转了一圈后,终于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孩子坐下来认真玩起了乐高,我就坐在旁边胡思乱想起来。
刚才经过的地方,有一个电玩游乐场,内含一个儿童主题乐园,收费不菲,游戏币200元180个币,300元350个币,儿童主题乐园另外收费,200+元3次,588元12次,另外可办888元年卡不限次数但仅限固定的一个小孩。
嗯,说这么多价格不是说价格有什么问题,是贵还是便宜,各人根据自家经济情况做出各自不同评价。
我想说的是其价值,孩子在这种嘈杂的环境玩这些刺激感官的游戏,对于小孩子来说,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
接着来到一个音乐学习的地方,一个看上去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舞台上玩各种敲打乐器,看上去很轻松,而且享受其中。
给了我比较大的触动,由于经常关注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问题,看到过太多对孩子的负面反馈:孩子不肯写作业、孩子太贪玩、孩子磨磨蹭蹭、孩子迷恋电视动画片手机游戏,等等等等。
看着台上那个看上去满脸稚气、稍显懵懂,到认真踩着节奏、敲打鼓点的小小男孩,你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
一方面,我想起早上想到的一个关于孩子的被动做事和主动做事的差异。
像我们家四岁半的孩子,要她去做什么她不愿意去,虽然去了就会玩的很好,但是因为早上是我催着她起床、洗脸刷牙、换衣服、吃早餐、做出门准备,催的效果是很不好的,催不动的。
但是昨天中午,她要去一个朋友家玩,虽然是刚吃完饭的正中午,我还在洗碗收拾东西,她已经自己换好衣服鞋子,过来催我快点出门了。
这就是孩子被动做事和主动做事表现上的巨大差异。
另一方面,也看到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关联。回到台上表演的那个小男孩,如果家里有对音乐有兴趣爱好者,对孩子的音乐天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对孩子教育影响力最大的一定是家庭环境。有对应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才能发挥一定会最大。
想要孩子音乐方面有突出表现,家里定然随时会有各种音乐声,而不是总是有人在耳边说听的什么呀这么吵;
想要孩子绘画好,家里定然会对孩子的绘画创造好环境,让孩子每天都能随性创作,而不是家里这里不能画那里不能涂;
想要孩子英语好,家里定然有人和他经常性的用英语对话,进行英语交流,而不仅仅是去上课的班级或培训机构上上课时间的那点学习。
或许没有家庭的支持,个别孩子凭着过人天赋可能取得好成绩,但那过程一定很辛苦。
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可以发展得很好,那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让孩子能成为一个真正开心快乐的孩子,多让孩子主动做他想做的事,而不是让他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注意区别孩子的被动和主动做事所带来的巨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