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

我所知道的碎片化学习,并没有多大用!

2018-04-12  本文已影响126人  张伯谆

前几天在餐厅吃饭

旁边两个人边吃饭边玩手机

有一段对话

“嘿,你看下这个,好搞笑呀,哈哈哈”

顺眼看过去后,这位浅笑了下

“有时间多读点书吧,看多就没有意义了,给你推荐下公众号,还有XX学习的APP,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要上班呀,大姐,哪有这么多少时间去,你学了这么多,加上平常忙你确定学进去了,哈哈哈”

听到了这段对话,感受到两个问题

一:现代人的焦虑

拿上手机学习的同志。

自知需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利用空余时间碎片化学习

二:娱乐者的安慰

拿上手机娱乐的同志

感觉到接触到如此学习的无用,在片刻时间进行放松

其中拿上手机学习的同志

也隐含了现代人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现代知识提供者引导的一个口号

不仅仅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望,也隐含着当代人的焦虑

但,盲目的碎片化学习并没有多大用

一:认知学习局限性

      以终生学习为口号的得到APP,对于哲学,对于历史,对于教育,对于管理等,其实有着很明显的分类,当大量的信息充斥而来,我们对于知识的恐惧导致了盲目而无节制。

只是因为我们不明白:

1.学习前其动力

学习的过程是需求,学习的结果是共鸣。

碎片化的学习不一定是你的需求,也不一定达到共鸣

2.学习时其源头

理解性:个人对于知识,都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做出某种解释,然后深入了解。

选择性:个人接触的知识敏感度都是根据其需求和兴趣。

职场白领可以学习管理学,但是去接触高大上的哲学,是否有豁然开朗的效果的呢,不一定!

3.学习后其专注

专注那些已经奏效的事情。

通过2/8定律,80%的时间专注于一个领域。而生活中所学的80%又是没有用的。所以,80%的时间上聚焦于20%重要知识才达到高效,在高效中又专注于已经奏效的事情!

终生学习点醒了人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望

但动力的因素一定是

学习成就灵魂深处那一份对于自我的认可

二:碎片化学习无形中干扰了深度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如同用土石块去积累成自己的一座山脉,但任何山脉都不是靠无数的土石堆积成的,山脉一定要有自己的基础和框架。

深度的学习,才是不断从根源处组建好自己的山脉

为什么现代人在进一步向深度思考处探索时,感觉到无力感呢?

一.思考前被干扰。手机网络不发达之前,人们在任何时候的思考,思维的集中不会轻易被打扰。如今拿起手机,大量的看似很有用的消息不断地充斥在你的身边,心很难静下来。

二.思考时拖延症。拖延症的本质是其他选择的吸引立竿见影,而你所要逃避的事,其回报是以后才能看到。

三. 思考后心浮躁。直接追求言简意赅的答案,而得到的答案是由无数经验和实践汇成的。当没有深层次的领会而容易得到答案,深度思考的习惯逐渐殆尽。

碎片化知识提供的背后

一定有一套完善而庞大的知识体系

通过这些提炼出来精华,展现给接受者

我们从中学到了也只是我们看到的表层

终让自己的山脉成长的还是深度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只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三:信息化趋势的认知

于知识学习:公众号,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等等

网上隐藏着四大趋势知识性的APP:知乎,得到,喜马拉雅,在行

得到:12年由罗振宇知识型脱口秀开始,15年推出知识服务APP:得到,开启了知识付费学习。专注音频付费

樊登读书会:专注音频付费(定位的人群相对于中层往上)

喜马拉雅:免费+付费音频

公众号:免费软文,广而泛,分类多

拿上手机学习的同志,达到共鸣的文章都是公众号上面。

于新媒体:今日头条,企鹅号,百度百家,大鱼号等

去年和正在做自媒体的朋友聊天,朋友说他在自媒体培训机构培训一段时间

文章,视频混剪,小视频,直播,四选一,然后再定位一个方向,朋友选择美食类的小视频。

我:“你为什么不做软文呢?你不是很擅长这个”

朋友:“自媒体上面的用户要求不高,长篇大论的好文章也不会去看的,都是消遣时间”。

拿上手机娱乐的同志,就是消遣时间

于学习处学习

于消遣处消遣

均为内心意愿所驱动

四:我们终将跟不上

叔本华说:我们唯一能做到的事情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所具有的个人品质,并遵循符合个人品质的方向去追求发展,再选择最合适我们个性的人生位置,职业和生活方式。

网上有句话:学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拿着手机学习的同志不一定比拿着手机消遣的同志强很多。

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节奏。

世人内心的恐惧源于自我的无知

拿上手机学习的同志

学过了的知识,是否现在真的记得多少?

看不透碎片化学习的背后

坚定不了内心的初衷

终将被时代牵着走

不被表现所迷惑

始终深度思考组建自己的山脉

成长期的人奠定坚固基石

稳定期的人更加深入前行

戈德史密斯在《旅行者》说:

无论身在何处

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创造或发现幸福

我们终将无法完全与时代同步

但我们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

原文链接:

我所知道的碎片化学习,并没有多大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