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读书心理

《人民日报》金句:烟火人间,各有遗憾,求不得是常态,不圆满是生活

2024-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安雨如乔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一)当“不得已”选择成为遗憾时

阿晴的父亲给十八岁的阿晴三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出门打工。

第二个选择,在家务农,等过一、两年后就嫁人。

第三个选择,直接嫁人。

父亲的三个选择,每个选择都将成为阿晴“不得已”选择的遗憾。

因为父亲说了,反正不会让阿晴继续念书。在他们那个偏远的角落里的人认为,女孩子读那么多的书有什么用?还不得照旧结婚生养孩子。

性格倔强的阿晴,她选择独自一人出门打工。

由于阿晴缺少相应的学历,所以要在大城市里应聘上一份体面的工作,可能性几乎为零。

阿晴审视自己时,曾一度陷入怎样就业,怎样改变命运的迷茫中。

然而,内心坚持经济独立的她,最后决定先就业,再发展。毕竟,日后想要提升学历,也需要有经济支持。

阿晴找到一家大排档做服务员。

饮食行业,拼的是谁肯吃苦。

阿晴从早到晚,端盘、洗碗,穿梭于前堂与后厨之间。大排档生意红火,加上有夜宵服务,工作量繁重,且工作时间长。

阿晴咬紧牙关,硬把这些忍耐下来。

没能继续念书,终是阿晴心里面的遗憾。

(二)虽有遗憾,但需安心活在当下

虽说,阿晴的选择,并非本意。

但是,当遗憾已然存在时,阿晴并没有因此消沉。她知道,自己停止前行,眼前的遗憾,有可能演化为人生不可挽回的终极遗憾。

等阿晴想明白后,很快重新站起来。阿晴愿意臣服于此时当下来到她面前的命运。

不与俗事纠结得失,不因眼前的遗憾而自我折磨与内耗。只要脚步不停止,哪怕慢一些,阿晴相信也能遇见人生的转角处。

阿晴辛苦地劳作,锻炼自己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待人接物,积累社会经验,使自己逐渐成熟起来。

生活沉浮,人生有怎样的遗憾,其实都是无法避免的发生。

人为什么会纠结,因为有趋利避害的心理。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得到圆满,而非留下丝毫遗憾。

每一个遗憾,是否都成为人生的终极遗憾?

不。

历经生活,双眼清澈。那些所谓的点滴遗憾,同样需要岁月的大浪淘沙。

唯有知其“遗憾”的分量,才可能知道什么对己重要。

(三)在遗憾里重新修建你的圆满

也许,对于执着不忘的“遗憾”,则是你真正想要修建的圆满。

遗憾不是生来折磨你我的。遗憾而是让你我有机会把尘事看得清晰透亮。

如果,你我能在遗憾里取得乐趣,遗憾将不再是遗憾。

想象一下,假设把“遗憾”作为一个黑点画在白纸上。

那么,能不能从黑点出发,以黑点作为原点,发挥人类独有的想象力,创造一幅崭新的画作。

没有黑点,只有原点,那是重新出发的地方。

要有在遗憾里重新生长和修建的勇气。

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安排。愿我们都能活出“不畏过往,不惧将来,笑对当下”的松弛状态。

写在最后:

分享《人民日报》金句:“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安排,烟火人间,各有遗憾,求不得是常态,不圆满是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