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38-向日葵2010-为什么自己改变了周围人就改变了?

2024-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向日葵141319

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系统顺利运转,成为一种互补关系。我们总是处于某个系统的一部分,系统为了运作,会逐渐给系统里的人分配不同的角色,系统里的人也会慢慢习惯这个被分配的角色,角色就变得固定了。有时候,哪怕系统里的某个人觉得不愉快了,想要改变,也不容易,因为他要面临来自系统的种种阻力。

在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共同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在关系中的角色好坏都是相互造就的。

生活中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第一种,在家里或者团队里,一些人变得特别能干,而另一些人会变得特别不能干。比如说家庭妈妈特别能干,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一方面也会吐槽孩子自理能力太差。孩子也会享受妈妈这样的照顾,也会觉得自己需要照顾。其实在这样的关系里如果想要改变,需要妈妈克制帮助孩子做事的冲动和担心,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去负责,慢慢变得独立。

第二种,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比如在家庭里父母看到孩子突然间不想上学或者生病,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有可能是家庭关系有了问题。孩子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获得家人的关注,维持系统的平衡,因为孩子对家庭是绝对的忠诚。

第三种,角色混乱,即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比如家庭里孩子出现了问题,爸爸指责孩子妈妈没照顾好孩子,妈妈会伤心,孩子看到妈妈伤心问题也会加重,这种互动模式固定了三个角色,指责者、安慰者和受害者,三个人都无法改变。

互补的关系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固定角色抹杀人更多的可能性。会让关系中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甚至就算想要改变,也总是无能为力。

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我们很容易从出问题的人身上去思考改变之道。但是这很少能改变。那我们如何改变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呢?

第一步是从系统的角度看先从改变自己的某个行为开始。我们的改变不仅意味着改变某一个行为,而是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在改变中打破原来的平衡,重塑一个系统。

第二步自己改变后影响系统里的人开始改变。系统的改变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系统里每个人的事。那我们先改变了再影响周围人的开始改变,互补的关系发生变化。

第三步勇敢面对改变,接受更多可能性。当一个人改变时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会遇到阻力,但是系统最终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一种更多可能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以前我的家庭里,孩子爸爸认为我回归家庭了就要安心的带孩子,因为我不甘心以后的日子就是这样围着孩子转,总是想去学习提升自己,等孩子大点了有自己的事情做。所以我一学习他就是对我很多意见,吐槽我一天神神叨叨的瞎忙乎,让我花心思研究如何经营好家庭。在他的眼里给我定位的角色是我把孩子们照顾好、家里打理好就可以了。如果家里发生点什么事情,他第一反应就是来指责我不好,说早都跟我说了如何如何,我就是不听才变成这样,开始拿我学习的事情说道。

其实我刚开始也会跟他理论争吵,觉得他这样讲我是没有看到我的另外一面,但是他给我的定义就是乱花钱学习没用的东西。当时也是在学习期间,我的改变确实很小,他没看到我的变化就这样给我贴标签。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自我成长。

今年春节我继续参加便签训练营、写作营持续日更。一天我把在家里发生的事情整理成文章发到简书上,我拿给他看了,他看了之后很惊讶,说你现在随处都能找到写作素材,而且觉得我的表达很在理。他还从读者的角度给我提了几点建议,那次他没有对我进行批判。他说:你现在跟以前确实不同了哈。开始自我反思反省了,也不跟我胡搅蛮缠了。那时我内心窃喜。

随后的几天我早晨五点多起来去写作业,他看到后也没有吐槽我摸黑起来瞎忙乎,而是陪着小儿子在睡觉,等孩子醒来了再叫我去看孩子。

直到初六婆婆讲了一句话让我很气愤,那会我很不舒服,就在房间里哭。他就过来安慰我,让我别哭了。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抨击我一顿,还开玩笑的说这下你写作又有素材了。我当时也是哭笑不得。

过了两三天我自己也想通了跟婆婆的事情,也不怨恨婆婆了,觉得家里人都蛮好的。那天爱人跟我说,你现在学习了就是不一样了,我现在觉得你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蛮好的,以前觉得你是瞎捣鼓确实也是误解你了。当他那样讲得时候,我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自己坚持了两年多终于得到了爱人的肯定。

我们的家庭现在也不像之前战火纷飞的场面,我们之间相互理解包容,我变了,我身边的人也开始变化了。孩子们也不像以前那样顶嘴嫌弃我了。真的感谢一直坚持不放弃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