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古建筑

小县城里的大总统家祠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1人  默默辉煌

在卫辉城内县前街一师附小门口,有一座深宅大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是卫辉市博物馆的所在地,更早一些时候,还做过一师学生的宿舍。这里就是中华民国唯一的一位文人总统徐世昌的家族祠堂。

徐氏家祠

徐世昌,1855年生于河南卫辉,字卜五,号菊人,晚年又号水竹都人、东海居士等,是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明崇祯年间,徐氏始祖徐钟麟从浙江鄞县西南乡绕湖桥迁居北京顺天府大兴县,至三世祖徐学渊,徙居天津城内。清道光年间,其高祖徐城在河南为官,初居开封,后移居卫辉。传至徐世昌这辈,徐家已在卫辉居住七十余年。因为出生在卫辉,徐世昌有个小名就叫“卫生”,意思就是卫辉所生。

徐世昌

进入祠内,首先看到的就是“嘉禾照壁”。“嘉禾照壁”高7米,长12.7米,厚1米。南北的图案形制一样,正中有一个“嘉禾”图案,原型是袁世凯在1913年颁发给他的一枚嘉禾勋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整个嘉禾图案是由五棵谷穗组成,寓意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还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不光照壁,进入祠堂内部,几乎随处可见“嘉禾”图案。

嘉禾照壁

照壁正对面是山门,过了超高门槛的山门,就是四柱三间的“东海世家”石坊,“东海”是徐世昌的一个号,另外“东海”也暗指天津(旧时天津称为东海县),是徐世昌的发迹之地。在石坊两侧分别有一对石联,上联为“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下联为“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湖桥”,“亭”指养育、培育之意。“燕”即燕京,指北京。“畿”,靠近国都的地方,此处特指天津。白云观为北京著名道观。“卫水”即卫辉,“绕湖桥”为古村名,在浙江省鄞县。这副楹联追根溯源,通过“绕湖桥”、“燕畿”、“卫水”及“白云观”,把徐氏祖先的迁徙途径写得一清二楚。

山门 “东海世家”石坊

过了石坊就是二门,二门上面的牌匾“徐世昌家祠”五个字是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先生所题写的。在二门两边各有三个喜字,所谓“三喜临门”就是这么个意思了,这是指一喜世昌,世光二人中举登科,二喜母亲五十大寿,三喜为当时袁世凯请当时的书法名仕路渔滨题写的“双桂承欢”的匾额。不管是牵强附会还是确实有喜,这三个喜字石刻是真的少见。

三喜临门

跨过二门便进入了第三进院落,早在1992年的时候,这里便成为了卫辉市博物馆,两侧的屋室都是当时的展馆。正前方为拜殿和享堂,这里展出的是徐世昌一生的简介。

正殿

徐世昌的人生可谓是三起三落,跌宕起伏。

1886年,32岁的徐世昌高中进士,荣登翰林编修,授庶吉士,正式进入朝廷工作,这就是第一起了。结果在翰林院长达十一年的工作中,郁郁不得志,所幸后来应袁世凯之请,入其幕府,远离北京,在天津参与小站练兵。

第二起说的是,1914年在袁世凯当民国总统期间,任国务卿,位极人臣。然而袁世凯并不甘心只做总统,在1915年称帝,不需要国务卿了,于是将其罢免。

1918年,徐世昌出任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此为第三起。可是好景不长,1922年,仅仅当了三年零八个月总统的徐世昌又在直奉战后,被迫下野,退居天津,正式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院内随处可见的“嘉禾”图案

徐世昌被誉为北洋灵魂,在其执政期间,对外使中国和俄国、法国、德国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对内妥善处理五四运动,且大力发展实业。在85岁时,徐世昌走完了自己辉煌灿烂的一生,病逝天津,后葬于辉县。卫辉的徐氏家祠,记录着他的成长,也见证着整个徐氏家族的辉煌过往。

徐祠文物碑

明超,文化工作者,热爱历史文化的大龄青年。思想略飘忽,内心小逗趣。想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弄到心里,想把家乡的好地方传到外面。希望能让更多人对历史及文化感兴趣,同时欢迎各路大神批评指正,敬请加关注,共同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