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毛”
记得还是在上学的时候就曾听说过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故事,她的文章感情细腻,再加上是女作家,在当时的我们还稍稍有点抵触,没有读多少她的作品,只是道听途说了她的一些在当时看来有点离经判道的经历。比如她与荷西的爱情、比如她与王洛宾的往年之谊等等。然而,当某一天心沉静下来(其实也是专门为了让心静下来)细细拜读三毛的作品,一种崇敬、一种膜拜之情油然而生。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这是三毛在《岁月》 里的名句,听上去是那么舒心静气,让人对年轮岁月的回味有了诗一般的境界。
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专为纪念她与荷西的感情而写的,这也成为三毛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浪漫唯美的爱情落在一个笔触清透、感情细腻无比的女作家身上,那也是文学史的一次“浪漫”。在她心里,所有能遇到的什么沙呀、水呀的东西都似乎有了灵性,这些东西在她心里徜徉了一番后于是便成了我们俗人眼中的撒哈拉与太平洋。这样看来,我才恍然理解了我们与三毛的距离,她之所以能有如此力透纸背的杰作,是因为她的心有栖息的地方,那便是撒哈拉与太平洋。正如她所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我的撒哈拉、太平洋在哪里?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流浪。身在驻行,心在流浪!“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三毛1943年3月出生, 与我父辈同龄,可我惊诧于她的感情丰富、敢爱敢恨。究其原因,原来是书读多了。“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这是三毛在《送你一匹马》里说的一段话,也可看作是对她之所以能成为三毛的注解。
1991年1月4日,三毛永远地离我们去了,她离我们已经 20年了,但对她的怀念依然无时无地以各种方式呈现。选择在这个冰雪漫天的日子拜读她的作品,抄录她的《说给自己听》权作对三毛的怀念!
说给自己听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
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
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