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衣的“实战”检验

上次去户外作业,头顶上的烈日,不依不饶地跟随着我,步步紧逼,把光和热烧到我的头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处可藏。那可怜的汗水,还没来得及探出头,就被炎热连根拔起。喝过很多水,却不带上厕所的。直到晚上回去,这炎热才算告一段落。
在看其他同事,太阳对我们是无差别暴晒,可毕竟曾经有过户外作业的经历,知晓会面临此局面,老早就准备好一定草帽,甚至刚出门就戴上,太阳落下来,头部被保护在阴影里,炎热多少会有所缓解。
当时,甚至觉得他们更耐热似的,但我们的差别,仅在意头顶上的草帽。那一顶能遮阳的草帽,带来一点阴凉,足以让他们在户外作业时,没那么难受吧。
于是,我也想如法炮制。不过草帽不可能随身携带,何况那也只是顾住了头却顾不住身体。我想到了“升级版”,也就是防晒衣。穿在身上,头上自带帽子,身上也能遮盖严实,关键是很轻薄,能透气,不会热。这可比单单一顶帽子要好。
在网上选了半天,终究还是不知道该选什么好。好像都不错,又都像是买家秀的自卖自夸,索性不多想,闭眼买。随便找到销量不错的买家下单,三天后就到货了。
第二天,恰好要去乡下,需要骑车前往,这偏偏又是个烈日炎炎的天气,我将防晒衣拆开,套在身上,带着“测评”的心态上路了。
刚穿上,多少有些不适应。在夏日,最习惯的还是除了需要“遮羞”的部分,其它部位尽量多露在外面才好,有利于散热的。可突然几个位置,如胳膊,脖颈都被一层布料阻挡,包裹其中,不见天日,怎么都觉得不习惯的。
而且,当习惯了身上没有任何束缚,皮肤上就能直接面对外面的风和空气,那样散热更直接,热气也能直接落在皮肤上。穿上之后,就会有一层布挨在身上,时不时就会被触碰一下,多少都会不习惯吧。就和光膀子惯了,突然给你带个手表那样不舒服。
这时候,我甚至觉得是不是买亏了,这东西好像没那么实用啊。可已经穿上了,马上要出门,总不能现在脱下吧!我骑车出门了。
我将连衣帽固定在头上,伸展出来的帽檐将脸部遮挡起来,头顶上的烈日,被帽檐阻挡在外,脸上应该留下了一片阴影。我启动电瓶车,走在路上,风迎面而来,首先打在脸上,那风好像没那么热,甚至能感觉到一丝清凉。
我想起在炎热的季节,走在一片树林底下的阴影里时,那种清凉的感觉。人家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实在炎热时,哪怕是小树苗,只要能遮阳,就是舒服的。而我被遮住了烈日的脸上,有风吹来,风好像也是这样的清凉感。
头套好像是一个通风口,在吹过脸庞时,也顺便沿着领口,闯入防晒衣内部,在胳膊上,胸腹间和背上,乃至头上和脖颈处,都留下了它们的痕迹。我分明能感到那透出的汗水,只在瞬间就被风吹凉了,汗水想要离开身体,却因为隔在身上的防晒衣的布料,而暂时没有离开,而是持续发挥降温作用,将更多的热量吸收,对抗着那些高温。
防晒衣包裹的身上,仍旧有风从那轻薄的布料里穿过,就好像没有被阻隔一样,完全畅通无阻,行路半天,我居然没有感觉到还多穿了衣服,只是觉得和往常一样的短袖而已,最好的衣服,应该就是这样轻薄,让人穿上后,体会不到那种被衣服束缚的感觉。
停车后,我来到烈日底下,开始这一天的工作,想起最近这些天,只是经历了半个月而已,就有人说的晒黑了不少。在镜子中,我看到脖子,还有手臂上,都有一条明显的印迹,这是被晒黑的标志。有了这一身衣服,继续黑下去的过程,应该会延缓吧。我在户外走着,随行的同事,却没有没有多余的准备,被晒得到处躲藏,像极了没有防晒衣前的我,最后实在扛不住,我们才提前完成任务返回了。而在同事拍下的照片里,我穿着一身防晒衣,盯着烈日,专注工作的样子,看起来倒是不错,比其他人的照片里,那些被烈日照得睁不开眼,汗流浃背的狼狈样相比,倒是有几分羽扇经纶,雄姿英发的儒雅之气,想来也是很有趣的。
相信很多人都是一样,会因为某种冲动,看上了某个东西,只要条件允许,就会买下来。可多数一时冲动买下里的东西,最终的命运都是被搁置一旁,不再被想起。我也会如此,但像这样一套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防晒服,我觉得买对了,也会用下去,直到两三个月后,太阳不再烈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