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尽自然灯枯,身死自然灯灭
一九九五年的一天,一个干瘪细长的老太,在阴暗的寓所里被人发现,尸体触目而惊心………张爱玲就这样孤寂无声地走了。
张爱玲迷恋上海,也成名于上海,她的情感之花也闪烁在上海。持才自傲,自怜自恋的她,怎么可以容忍自己的传奇就这样凄凉无奈的收尾?
张爱玲是属于60年代前的上海的,《金锁记》《倾城之恋》终于也成了奇迹的陪葬,终身为她的才情所累!
张爱玲是文学史上的奇迹,上海成全了她,而客居上海的她也做绝了上海人,拥有过张爱玲的旧上海,到底沾了多少她的光,恐怕也无人能说清楚。
据傅雷的文章:“当时张爱玲仿佛从天而降,教人无论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除了太突兀了,太传奇迹了。”青年女子张爱玲一夜成名上海滩。奇迹在中国并不算希奇,“可是都没有好的下场”,这句话终于还是落在了张爱玲的头上。
张爱玲赋于《倾城之恋》一个完美的结局。是她对自己爱情的一种真心的寄托,对心中那份情怀的眷恋与不舍
作者:张爱玲1. 两颗紧紧相依的心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是一个居家的女子。但她遭受哥哥们的欺骗散尽钱财,遭受嫂嫂们的热潮冷讽忍气吞声,遭受母亲的忽视寂寞生活。
但是,她却遇见了范柳原,一个年轻英俊、机智狡猾、肆意挥霍的花花公子。从此以后她就在情感纠葛中奋力的挣扎。
相遇是一种缘分,就如张爱玲说的:“这缘分是千千万万中缘分的一种,没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正好遇见了。”就是这次的相遇成全了一段完美的爱情,虽然过得很辛苦,但结局是唯美的。
流苏,一个坚强的女子在压抑、畸形的生活环境里,选择出逃和前夫离婚,这是她的勇气。
范柳原,一个无根漂浮,四处漂泊的海归浪子。他不相信女人,不相信会有真正的爱情,一直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他给流苏甜蜜的同时,却又给她痛苦,因为他不愿娶流苏为妻。
在浅水湾的高墙下,范柳原为了保护流苏的一刹那,两人才以真心相见,许下了天长地久的诺言。
这倾城之恋正如书中所说,在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也许就因为要成全他俩,一个大城市就颠覆了……这也许是人性最初的纯洁,没有利益的纠结,有的只是两颗紧紧相依的心。
2. “倾城”很美,却不美
《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但是在讲诉一段不美的爱情。
白流苏所要的只是“经济上的安全”要的是一张长期的饭票。而范柳原的计划是要流苏做情人而不是做妻子。他们各有各的打算,而且双方都非常清楚。
我们看到的所谓“倾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因相貌或仪态而产生的爱情,而是用一座城市沦陷的状态,来颠覆传统爱情的故事。女人即使有了“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未必有使男人为之倾城的魅力。
在《倾城之恋》中,一个离婚女子在社会上没有生存的余地。要么自甘堕落要么结婚,只有这样才有生存的希望。白流苏坚持封建的礼仪,她有自身的矜持,所以迟迟不愿面对范柳原。在她遇到冷漠和无情时,便决定把范柳原当作生存下来的目标。
张爱玲这样说:“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面对现实流苏抓不到范柳原的心,因此决定用一生来做赌注。
在张爱玲看来,所谓言情,不过在讲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一场无情的言情。每个人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倾城之恋,故名思意是坍塌之城的爱恋。一部倾城之恋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完美的爱情,更多的是对女性人生的思考。
传奇故事往往很美,美的如同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让我们艳羡。但相对于纯粹的高尚的爱情,功利和算计更符合现在的普通人。
当流苏听到柳原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也会对你有一点真心。”这时的爱是倾城的男女最美的。
3. 油尽自然灯枯,身死自然灯灭
张爱玲,用她独特的敏锐力与洞察力,一反过去小说的古老模式,独辟蹊径创作出新的小说风格。她在作品中通过反映旧社会男女的畸形心理,赋予作品苍凉的色彩,从而感悟到人生的悲剧生活。
张爱玲的后半生即从她离开上海以后的日子,是孤苦寂寞的。纵便是才女也无回天之力,也只能长恨无歌。
这对于成名过早的张爱玲,恐怕是上天最大的无情,有什么比失去胡兰成,失去上海,对她的打击更大呢。她的生命随着时间无声吞噬,日日消耗,最后连死自己都无从安排。
文学史上,小说家自杀的很多,精神分裂的也不在少数。张爱玲没有自杀,其实她有很多自杀的理由……可她就是没有!这就是张爱玲的特质,这也是张爱玲迷人的性格!“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随天随命地走!”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小说中唯一的喜剧结尾,至少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而且这篇小说的色调也不十分阴郁。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在执着顽强地完成她自己的传奇!她从来没有生死的观念界限,她也一直在梦幻游移之中!
油尽自然灯枯,身死自然灯灭。
齐帆齐第8期写作特训营
(11)1909 字 累计 2060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