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旅行·在路上散文

探访:鄱阳湖最后鸬鹚村落

2018-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鄱江视野

图文:徐永胜

鸬鹚 鄱阳湖 赵家湾 笼子 鸬鹚休憩 相亲相爱

鄱江北岸,从柳津渡一转身,远眺,赵家湾的双港塔高高矗立,隐隐约约,小时候记得大人们说:“看见双港塔,县城就不远了”,98年特大洪水倒塌,当前政府正在规划设计,新的双港塔又将高高耸立龙头山上,400多年的历史,峥嵘岁月,一声长啸江山里。11月22日,随县摄协、民俗协会一行,深入探访的就是赵家湾隔壁村子杨家,鸬鹚捕鱼村落以邹氏人家为主。据邹氏家谱记载,鸬鹚船捕鱼已有几百年历史了,鄱阳滨湖地区,水域广阔,内河交通发达,具有“舟楫之利”,到处都是天然渔场,邹氏鸬鹚船穿梭东河、西河,直溯昌江、乐安河,以独特的鸬鹚捕鱼终年为业,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晓云和鼓角声。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环境的恶劣,鸬鹚船捕鱼越来越举步维艰,保持传统的渔俗文化,加强传统天然渔场保护,记录鸬鹚船捕鱼传统技艺,杨家邹水义老人风里来雨里去,乐此不疲撰文呼吁,亲自联系各方力量。邹水义老人介绍,目前杨家鸬鹚还有500多只,鸬鹚船几十条,经济效益不佳,后辈继承鸬鹚捕鱼技艺的越来越少,老人如数家珍,领着我们去参观过去的双港捕捞大队队部,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面临鄱江而筑, 俯瞰河面,指点江山,老人们说,支援抗美援朝,双港捕捞大队曾经送去三万斤干鱼,都是鸬鹚船捕的,功不可没。如今,捕捞大队队部成了祭拜菩萨的场地,护佑渔民平安,每年下元节农历10月15,举行祭水神仪式,鸣锣开道,抬上三牲,邹氏男丁列队整齐,临湖鸣爆跪拜作揖,这个传统民俗,在其他地方不可多见。

拜神 拜祭 拜水神 祭拜仪式 三牲

鄱江北岸,杨家边上,一溜溜鸬鹚船,依次排开,竹篷上晒着各种网具,鸬鹚在岸边悠闲嬉戏,有的昂头,有的回首,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鹅嘶雁叫,附近村姑就在跳板上洗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初冬,湖面波光粼粼,银荻拂面,蓝天碧水,长天一色,天空偶尔飞过几只候鸟,鸬鹚见状,调皮跃下水面,咪脑,一个咕哝,一只肥美的鲤鱼,牢牢被鸬鹚抓住,我的世界更精彩。一行,我们还参观渔村的传统织网技艺,穿梭于手指之间,银线瞬间就交织一起绚丽多彩,在阳光下,像浪花一朵朵荡漾湖面。传统技艺修船,在这里也能目睹,刨出一片一片木花,打磨光滑,调制油灰,压缝,优美的造型,两头尖尖,像一道道弯弯月亮,映照时空,穿越历史。

鳜鱼 传统技艺 拜祭 鄱阳湖 鲤鱼 修船 传统织网

渔村绕水田,澹浦隔晴烟。北宋《太平寰宇记》称, 鄱阳湖得名鄱阳,鄱阳渔俗历史文化丰富悠久,特别是双港杨家邹氏鸬鹚船捕鱼更为鄱阳一绝,保护整理鸬鹚船捕鱼文化渔俗历史时不待我,让这光鲜鲜活跃跃的鸬鹚捕鱼,成为中国湖城渔俗一道美丽风景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