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湘奔厦05
此时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当年毛委员领导的湘赣队伍开到福建的历史。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把可能当年毛委员把部队开到这些崇山峻岭之地,就是看中它易守难攻,更有利于和敌人周旋的好处吧?
列车在福建的三明、尤溪、莆田、泉州,钻山洞过隧道,感觉快到目的地了。
我一看时间,我们的列车以以每小时245公里的速度向南飞驰,就这样也需要6个小时才会达到。
我心里默念着:
今日向何方,直指东南海边。
离湘奔厦的路途真是遥远。
说到离湘奔厦的路途遥远的这个事,我脑海里又想起来了当年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客家人的祖先。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
与“主”相对的“客”总是有种外来的感觉,像是一个四处漂泊,不断找寻自己的避风港的旅人,而客家这个种群就是这般,千百年来不断迁徙,只为找寻最终的安身所。
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
在历次迁徙中,以西晋时的五胡乱华时,中原人南迁避难为最甚。
五胡乱华中的“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等部落。
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汉人怎么能受此侮辱和欺凌呢?
你来我走,这还不行吗?
你南下,我自然不能北上,也只能继续指向南方,远离你们这些凶悍的胡人,这还不行吗?
你胡人占我中原,我中原人不跟你斗,咱再往更南的地方迁徙,还不能活下去吗?
在这种思路之下,不堪被奴役的中原汉人不得不大举南迁。
今天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当年中原汉人拖家带口,拖儿带女,成群结队,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包袱各在腰。马嘶声,人沸声,小孩子的哭声,汇成一曲肝肠断裂的凄惨画面。
他们日夜兼程,背井离乡,饥一顿饱一顿,一路艰辛颠簸,关键还不知道前路在何方?还需要几时几个月,才能走到一个地方,把家安定下来。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中原的洛阳人,要想达到今天的福建的厦门,他需要走几个月?
而我今天坐高铁只需要6个小时,我都嫌慢了。
据说当年的客家人的祖先是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进入闽粤地区。
客家人在上千年的迁徙历史中,已经和其他迁徙族群一样成了很多地方的原住民。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63262/9f958dbd711f3400.jpg)
很多客家人为了活下去,或改名换姓,或逃亡外地。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又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
动乱使得客家人不得不再次进行大迁徙,大批客家人迁徙到香港、澳门、汕头、厦门和海口一带谋生,也有不少客家人被诱为契约劳工,被迫飘洋过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等国从事苦役劳动。
客家人,据估计,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
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
坐在飞驰的动车上的我,想起迁徙到福建的客家人,一阵悲凉,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