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青春大学生活

你还在过着“高中式”大学?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3人  七七Zzang

文 | 星河云

高中时的我们,不眠不休拼了命地想考上大学。但是在大学里,却有一些人依旧过着高中般的生活。

01

说实话,刚进大学的时候,并不知道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大学应该干什么。

在第一次年级大会上,辅导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我们院里有一位学姐,高中时是学校里数一数二的学霸,进我们大学也是以专业第一的名次录取进来的。

学姐对待学习非常认真,从不马虎。

大学生活与高中不同,课程安排自由,课余时间多。

别的同学有时逃课、有时缺课,但她从不会缺席任何一节课,即使是最枯燥的通识理论课也从不迟到从不缺席。

别的同学会出去玩、逛街、吃饭、看电影、旅游,但是学姐从不,她有课便去上课,没课要么是在图书馆学习,要么是在宿舍看书。

学姐用高中学习生活的方式,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所有人都知道学姐学习认真,刻苦勤奋。

但是,令所有人不可置信的是,后来学姐保研失败了。我们都很不解,明明已经这么刻苦这么努力地学习了,为什么会保研失败?

02

辅导员告诉我们:

学姐的确是非常认真刻苦地学习,但是这也是她保研失败最大的原因。

因为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却完全没有任何的提升。

学姐性格内向,原本就不擅长与人交流,与别人交流时非常容易紧张,一紧张就容易说不清楚话。

学姐在大学里不是泡图书馆就是抱书苦读,与人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学姐自己也从在意这个问题,她认为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可以解决。

最后学姐保研失败就是因为这个她原本没当回事儿的小问题。

在保研面试的时候,学姐过于紧张,一开口就变得支支吾吾地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看着面试官紧锁的眉头和渐渐沉下来的脸色,学姐知道自己保研无望了。刚结束面试,学姐就流下了眼泪。

03

为什么同样是努力刻苦地学习,在高中和在大学得到的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大学里我们究竟应该干什么?

这个问题的根源应该放在未来大学生要干什么?

读研、工作、读博、出国……

总的一句话来说,未来大学生是要步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把大学过得像高中一样的原因。

在高中,所有的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在高考中取得胜利进入大学。所以他们每天努力刻苦地学习,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分数。

但是大学生,他们的目标不是一场考试,不是一个分数,而是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大学生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什么?

是能力。而成绩,只是能力中的一部分。

大学生在大学里,绝不仅仅只是学习这么简单,除了学习更重要的是锻炼能力,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拥有与人竞争的资本。

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自我约束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那些过着“高中式”大学的大学生,把大学当成高中来过,眼光仅仅放在成绩上,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将来如何能在社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04

那些把大学过成高中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成绩看得太过重要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这也是十几年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

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非常吃力。

在高中,一个班级的学生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起待在教室里,即使性格内向,时间久了也能够熟络起来。

但是在大学,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没有人会每天和你待在一起,大部分的时间是自己一个人,你不主动找别人基本不会有人主动来找你。

那些原本交流能力就不太好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不擅长交流,甚至害怕交流,害怕与人打交道。

还有一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不高。

高中的教育没有给他们很多锻炼这方面能力的机会。但是在大学,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大学中的许多课堂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这就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的最好的机会。

但是每当课堂展示的时候,有一些学生就像消失了一样。如果是小组任务,就主动要求做其他工作来逃避上台发言,如果是个人展示,就干脆不来。

原本是用来锻炼能力的机会,却被这些学生费尽心思地逃过去了。

05

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摇篮。

有人强迫自己去做原本不敢做的事情,有人却只是一味地逃避

有人主动寻找新鲜的挑战,有人却只是日复一日过一样的生活

有人为未来做着打算;有人却只将眼光放在成绩上

大学不是高中,大学最重要的不是成绩单上的一些数字,而是你拥有多少拿出去能够站得住脚的资本,也就是你在大学中锻炼了多少的能力。

要想离开了大学后能够在社会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大学就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

多尝试、多交流、多坚持、多打算,将大学过得像样一些,不要到了大学,还过着高中一样的生活。


作者:星河云;一个只活今天的95后,我有故事还有酒,只要你愿意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