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笔记(七):深入理解Autorelease
Autorelease 机制是 iOS 开发者管理对象内存的好伙伴,MRC中,调用 [obj autorelease] 来延迟内存的释放是一件简单自然的事,ARC下,我们甚至可以完全不知道 Autorelease 就能管理好内存。而在这背后,objc 和编译器都帮我们做了哪些事呢,它们是如何协作来正确管理内存的呢?刨根问底,一起来探究下黑幕背后的 Autorelease 机制。
1.Autoreleased 对象何时被释放
autorelease 本质上就是延迟调用 release,那 autoreleased 对象究竟会在什么时候释放呢?以下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特别说明:在苹果一些新的硬件设备上,本实验的结果已经不再成立,详细情况如下:
- iPad 2
iPad AiriPad Air 2iPad Pro- iPad Retina
- iPhone 4s
- iPhone 5
Phone 5s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
__weak NSString *string_weak_ = nil;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场景 1
NSString *string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eichunfeng"];
string_weak_ = string;
// 场景 2
// @autoreleasepool {
// NSString *string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eichunfeng"];
// string_weak_ = string;
// }
// 场景 3
// NSString *string = nil;
// @autoreleasepool {
// string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eichunfeng"];
// string_weak_ = string;
// }
NSLog(@"string: %@", string_weak_);
}
- (void)viewWillAppear:(BOOL)animated {
[super viewWillAppear:animated];
NSLog(@"string: %@", string_weak_);
}
- (void)viewDidAppear:(BOOL)animated {
[super viewDidAppear:animated];
NSLog(@"string: %@", string_weak_);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console 输出:
// 场景 1
2015-05-30 10:32:20.837 AutoreleasePool[33876:1448343] string: leichunfeng
2015-05-30 10:32:20.838 AutoreleasePool[33876:1448343] string: leichunfeng
2015-05-30 10:32:20.845 AutoreleasePool[33876:1448343] string: (null)
// 场景 2
2015-05-30 10:32:50.548 AutoreleasePool[33915:1448912] string: (null)
2015-05-30 10:32:50.549 AutoreleasePool[33915:1448912] string: (null)
2015-05-30 10:32:50.555 AutoreleasePool[33915:1448912] string: (null)
// 场景 3
2015-05-30 10:33:07.075 AutoreleasePool[33984:1449418] string: leichunfeng
2015-05-30 10:33:07.075 AutoreleasePool[33984:1449418] string: (null)
2015-05-30 10:33:07.094 AutoreleasePool[33984:1449418] string: (null)
分析
3 种场景下,我们都通过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eichunfeng"] 创建了一个 autoreleased 对象,这是我们实验的前提。并且,为了能够在 viewWillAppear 和 viewDidAppear 中继续访问这个对象,我们使用了一个全局的 __weak 变量 string_weak_ 来指向它。因为 __weak 变量有一个特性就是它不会影响所指向对象的生命周期,这里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个特性。
场景 1
当使用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eichunfeng"] 创建一个对象时,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为 1,并且这个对象被系统自动添加到了当前的 autoreleasepool 中。当使用局部变量 string 指向这个对象时,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 +1 ,变成了 2。因为在 ARC 下 NSString *string 本质上就是 __strong NSString *string。所以在 viewDidLoad 方法返回前,这个对象是一直存在的,且引用计数为 2。而当 viewDidLoad 方法返回时,局部变量 string 被回收,指向了 nil。因此,其所指向对象的引用计数 -1,变成了 1。
而在 viewWillAppear 方法中,我们仍然可以打印出这个对象的值,说明这个对象并没有被释放。不是一直都说当函数返回的时候,函数内部产生的对象就会被释放的吗?前面我们提到了,这个对象是一个 autoreleased 对象,autoreleased 对象是被添加到了当前最近的 autoreleasepool 中了,只有当这个 autoreleasepool 自身 drain 的时候,autoreleasepool 中的 autoreleased 对象才会被 release。
另外,我们注意到当在 viewDidAppear 中再打印这个对象的时候,对象的值变成了 nil ,说明此时对象已经被释放了。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这个对象一定是在 viewWillAppear 和 viewDidAppear 方法之间的某个时候被释放了,并且是由于它所在的 autoreleasepool 被 drain 的时候释放的。
场景 2
同理,当通过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eichunfeng"] 创建一个对象时,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为 1。而当使用局部变量 string 指向这个对象时,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 +1,变成了 2。而出了当前作用域时,局部变量 string 变成了 nil ,所以其所指向对象的引用计数变成 1。另外,我们知道当出了 @autoreleasepool {} 的作用域时,当前 autoreleasepool 被 drain,其中的 autoreleased 对象被 release。所以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变成了 0,对象最终被释放。
场景 3
同理,当出了 @autoreleasepool {} 的作用域时,其中的 autoreleased 对象被 release,对象的引用计数变成 1。当出了局部变量 string 的作用域,即 viewDidLoad 方法返回时,string 指向了 nil,其所指向对象的引用计数变成 0,对象最终被释放。
总结
理解在这 3 种场景下,autoreleased 对象什么时候释放对我们理解 Objective-C 的内存管理机制非常有帮助。其中,场景 1 出现得最多,就是不需要我们手动添加 @autoreleasepool {} 的情况,直接使用系统维护的 autoreleasepool ;场景 2 就是需要我们手动添加 @autoreleasepool {} 的情况,手动干预 autoreleased 对象的释放时机;场景 3 是为了区别场景 2 而引入的,在这种场景下并不能达到出了 @autoreleasepool {} 的作用域时 autoreleased 对象被释放的目的。
2.AutoreleasePool 与 RunLoop
首先我们明确什么对象会自动加入 autoreleasepool :
- MRC 下需要对象调用 autorelease 才会入池, ARC 下可以通过 __autoreleasing 修饰符,否则的话看方法名,通过调用 alloc/new/copy/mutablecopy 以外的方法取得的对象,编译器帮我们自动加入 autoreleasepool (使用 alloc/new/copy/mutablecopy 方法进行初始化时,由系统管理对象,在适当的位置 release,不加入 autoreleasepool )。
- 使用 array 会自动将返回对象注册到 autoreleasepool。
- __weak 修饰的对象,为了保证在引用时不被废弃,会注册到 autoreleasepool 中。
- id 的指针或对象的指针,在没有显式指定时会被注册到 autoreleasepool 中。
前面一节我们讲到,autoreleased 对象会被加到最近的 autoreleasepool 中,只有当这个 autoreleasepool 自身 drain 的时候,autoreleasepool 中的 autoreleased 对象才会被 release (retainCount = 0 时对象释放)。
那么autoreleasepool是在什么时候释放的呢。个人觉得有以下两种情况:
-
MRC 下显式的调用 drain 方法。对于获取不到的 NSAutoreleasePool 对象无法操作,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
在 runloop 开始时,都会隐式创建一个 autoreleasepool,并会在 runloop 结束时把前面创建的 autoreleasepool drain。
AutoreleasePool 与 RunLoop
程序运行 -> 开启事件循环 -> 发生触摸事件 -> 创建自动释放池 -> 处理触摸事件 -> 事件对象加入自动释放池 -> 一次事件循环结束,销毁自动释放池
至于 runloop 何时结束就无法确定了。
上面场景一中,由于调用的非 alloc/new/copy/mutablecopy 方法取得对象,这个对象就自动被系统添加到了由主线程的 NSRunLoop 对象创建的 autoreleasepool 中,并在这个 autoreleasepool 被 drain 时得到释放。然而 runloop 何时结束无法确定,我们也不能显式的调用 drain 方法,那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呢?幸运的是可以。我们可以使用 NSAutoreleasepool 或 @autoreleasepool {}将对象加入到我们创建的 autorelasepool 中,手动干预释放 (如场景二)。
之所以可以这么做肯定和它的实现原理有关,下面我们具体讨论它的结构,相信大家看完肯定能有自己的结论。
3.AutoreleasePool 的实现
3.1 从 main 函数开始
main 函数可以说是在整个 iOS 开发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函数,但却是整个 iOS 应用的入口。
main.m 文件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return UIApplicationMain(argc, argv, nil, NSStringFromClass([AppDelegate class]));
}
}
在这个 @autoreleasepool block 中只包含了一行代码,这行代码将所有的事件、消息全部交给了 UIApplication 来处理,但是这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 iOS 的应用都是包含在一个自动释放池 block 中的。
3.2 @autoreleasepool
@autoreleasepool 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命令行中使用使用以下命令让编译器重新改写这个文件:
clang -x objective-c -rewrite-objc -isysroot /Applications/Xcode.app/Contents/Developer/Platforms/iPhoneSimulator.platform/Developer/SDKs/iPhoneSimulator.sdk main.m
在生成了一大堆警告之后,当前目录下多了一个 main.cpp 文件。在文件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代码: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 @autoreleasepool */ { __AtAutoreleasePool __autoreleasepool;
return UIApplicationMain(argc, argv, __null, NSStringFromClass(((Class (*)(id, SEL))(void *)objc_msgSend)((id)objc_getClass("AppDelegate"), sel_registerName("class"))));
}
}
在这个文件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 __AtAutoreleasePool 的结构体,前面的注释写到 /* @autoreleasepopl */。也就是说 @autoreleasepool {} 被转换为一个 __AtAutoreleasePool 结构体:
{
__AtAutoreleasePool __autoreleasepool;
}
想要弄清楚这行代码的意义,我们要在 main.cpp 中查找名为 __AtAutoreleasePool 的结构体:
struct __AtAutoreleasePool {
__AtAutoreleasePool() {atautoreleasepoolobj =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__AtAutoreleasePool() {objc_autoreleasePoolPop(atautoreleasepoolobj);}
void * atautoreleasepoolobj;
};
这个结构体会在初始化时调用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方法,会在析构时调用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方法。
这表明,我们的 main 函数在实际工作时其实是这样的: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
void * atautoreleasepoolobj =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 do whatever you want
objc_autoreleasePoolPop(atautoreleasepoolobj);
}
return 0;
}
@autoreleasepool 只是帮助我们少写了这两行代码而已,让代码看起来更美观。
4.AutoreleasePool 源码解析
这一节开始分析方法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和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的实现:
void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void) {
return AutoreleasePoolPage::push();
}
void objc_autoreleasePoolPop(void *ctxt) {
AutoreleasePoolPage::pop(ctxt);
}
上面的方法看上去是对 AutoreleasePoolPage 对应静态方法 push 和 pop 的封装。
这一小节会按照下面的顺序逐步解析代码中的内容:
- AutoreleasePoolPage 的结构
-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方法
-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方法
4.1 AutoreleasePoolPage 的结构
AutoreleasePoolPage 是一个 C++ 中的类:

它在 NSObject.mm 中的定义是这样的:
class AutoreleasePoolPage {
magic_t const magic;
id *next;
pthread_t const thread;
AutoreleasePoolPage * const parent;
AutoreleasePoolPage *child;
uint32_t const depth;
uint32_t hiwat;
};
- magic 用于对当前 AutoreleasePoolPage 完整性的校验
- thread 保存了当前页所在的线程
每一个自动释放池都是由一系列的 AutoreleasePoolPage 组成的,并且每一个 AutoreleasePoolPage 的大小都是 4096 字节(16 进制 0x1000)。
#define I386_PGBYTES 4096
#define PAGE_SIZE I386_PGBYTES
双向链表
自动释放池中的 AutoreleasePoolPage 是以双向链表的形式连接起来的:

parent 和 child 就是用来构造双向链表的指针。
自动释放池中的栈
如果我们的一个 AutoreleasePoolPage 被初始化在内存的 0x100816000 ~ 0x100817000 中,它在内存中的结构如下:

其中有 56 bit 用于存储 AutoreleasePoolPage 的成员变量,剩下的 0x100816038 ~ 0x100817000 都是用来存储加入到自动释放池中的对象。
begin() 和 end() 这两个类的实例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获取 0x100816038 ~ 0x100817000 这一范围的边界地址。
next 指向了下一个为空的内存地址,如果 next 指向的地址加入一个 object,它就会如下图所示移动到下一个为空的内存地址中:

关于 hiwat 和 depth 在文章中并不会进行介绍,因为它们并不影响整个自动释放池的实现,也不在关键方法的调用栈中。
POOL_SENTINEL(哨兵对象)
到了这里,你可能想要知道 POOL_SENTINEL 到底是什么,还有它为什么在栈中。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POOL_SENTINEL 只是 nil 的别名。
#define POOL_SENTINEL nil
在每个自动释放池初始化调用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的时候,都会把一个 POOL_SENTINEL push 到自动释放池的栈顶,并且返回这个 POOL_SENTINEL 哨兵对象。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
void * atautoreleasepoolobj =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 do whatever you want
objc_autoreleasePoolPop(atautoreleasepoolobj);
}
return 0;
}
上面的 atautoreleasepoolobj 就是一个 POOL_SENTINEL。
而当方法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调用时,就会向自动释放池中的对象发送 release 消息,直到第一个 POOL_SENTINEL:

4.2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方法
了解了 POOL_SENTINEL,我们来重新回顾一下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 方法:
void *objc_autoreleasePoolPush(void) {
return AutoreleasePoolPage::push();
}
它调用 AutoreleasePoolPage 的类方法 push,也非常简单:
static inline void *push() {
return autoreleaseFast(POOL_SENTINEL);
}
在这里会进入一个比较关键的方法 autoreleaseFast,并传入哨兵对象 POOL_SENTINEL:
static inline id *autoreleaseFast(id obj)
{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 = hotPage();
if (page && !page->full()) {
return page->add(obj);
} else if (page) {
return autoreleaseFullPage(obj, page);
} else {
return autoreleaseNoPage(obj);
}
}
上述方法分三种情况选择不同的代码执行:
-
有 hotPage 并且当前 page 不满
- 调用 page->add(obj) 方法将对象添加至 AutoreleasePoolPage 的栈中
-
有 hotPage 并且当前 page 已满
- 调用 autoreleaseFullPage 初始化一个新的页
- 调用 page->add(obj) 方法将对象添加至 AutoreleasePoolPage 的栈中
-
无 hotPage
- 调用 autoreleaseNoPage 创建一个 hotPage
- 调用 page->add(obj) 方法将对象添加至 AutoreleasePoolPage 的栈中
最后的都会调用 page->add(obj) 将对象添加到自动释放池中。
hotPage 可以理解为当前正在使用的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add 添加对象
id *add(id obj) 将对象添加到自动释放池页中:
id *add(id obj) {
id *ret = next;
*next = obj;
next++;
return ret;
}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一个压栈的操作,将对象加入 AutoreleasePoolPage 然后移动栈顶的指针。
autoreleaseFullPage(当前 hotPage 已满)
autoreleaseFullPage 会在当前的 hotPage 已满的时候调用:
static id *autoreleaseFullPage(id obj,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 {
do {
if (page->child) page = page->child;
else page = new AutoreleasePoolPage(page);
} while (page->full());
setHotPage(page);
return page->add(obj);
}
它会从传入的 page 开始遍历整个双向链表,直到:
- 查找到一个未满的 AutoreleasePoolPage
- 使用构造器传入 parent 创建一个新的 AutoreleasePoolPage
在查找到一个可以使用的 AutoreleasePoolPage 之后,会将该页面标记成 hotPage,然后调动上面分析过的 page->add 方法添加对象。
autoreleaseNoPage(没有 hotPage)
如果当前内存中不存在 hotPage,就会调用 autoreleaseNoPage 方法初始化一个 AutoreleasePoolPage:
static id *autoreleaseNoPage(id obj) {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 = new AutoreleasePoolPage(nil);
setHotPage(page);
if (obj != POOL_SENTINEL) {
page->add(POOL_SENTINEL);
}
return page->add(obj);
}
既然当前内存中不存在 AutoreleasePoolPage,就要从头开始构建这个自动释放池的双向链表,也就是说,新的 AutoreleasePoolPage 是没有 parent 指针的。
初始化之后,将当前页标记为 hotPage,然后会先向这个 page 中添加一个 POOL_SENTINEL 对象,来确保在 pop 调用的时候,不会出现异常。
最后,将 obj 添加到自动释放池中。
4.3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方法
同样,回顾一下上面提到的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方法:
void objc_autoreleasePoolPop(void *ctxt) {
AutoreleasePoolPage::pop(ctxt);
}
看起来传入任何一个指针都是可以的,但是在整个工程并没有发现传入其他对象的例子。不过在这个方法中传入其它的指针也是可行的,会将自动释放池释放到相应的位置。
我们一般都会在这个方法中传入一个哨兵对象 POOL_SENTINEL,如下图一样释放对象:

对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行为的测试
在继续分析这个方法之前做一个小测试,在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传入非哨兵对象,测试一下这个方法的行为。
下面是 main.m 文件中的源代码: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NSString *s = @"Draveness";
[s stringByAppendingString:@"-Suffix"];
}
return 0;
}
在代码的这一行打一个断点,因为这里会调用 autorelease 方法,将字符串加入自动释放池:

当代码运行到这里时,通过 lldb 打印出当前 hotPage 中的栈内容:

- 通过 static 方法获取当前 hotPage
- 打印 AutoreleasePoolPage 中的内容
- 打印当前 next 指针指向的内容,以及之前的内容,-2时已经到了 begin() 位置
- 使用 print()和 printAll()打印自动释放池中内容
然后将字符串 @"Draveness-Suffix" 的指针传入 pop 方法,测试 pop 方法能否传入非哨兵参数。

再次打印当前 AutoreleasePoolPage 的内容时,字符串已经不存在了,这说明向 pop 方法传入非哨兵参数是可行的,只是我们一般不会传入非哨兵对象。
让我们重新回到对 objc_autoreleasePoolPop 方法的分析,也就是 AutoreleasePoolPage::pop 方法的调用:
static inline void pop(void *token) {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 = pageForPointer(token);
id *stop = (id *)token;
page->releaseUntil(stop);
if (page->child) {
if (page->lessThanHalfFull()) {
page->child->kill();
} else if (page->child->child) {
page->child->child->kill();
}
}
}
在这个方法中删除了大量无关的代码,以及对格式进行了调整。
该静态方法总共做了三件事情:
-
使用 pageForPointer 获取当前 token 所在的 AutoreleasePoolPage
-
调用 releaseUntil 方法释放栈中的对象,直到 stop
-
调用 child 的 kill 方法
if (page->lessThanHalfFull()) { page->child->kill(); } else if (page->child->child) { page->child->child->kill(); }
pageForPointer 获取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ForPointer 方法主要是通过内存地址的操作,获取当前指针所在页的首地址:
static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ForPointer(const void *p) {
return pageForPointer((uintptr_t)p);
}
static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ForPointer(uintptr_t p) {
AutoreleasePoolPage *result;
uintptr_t offset = p % SIZE;
assert(offset >= sizeof(AutoreleasePoolPage));
result = (AutoreleasePoolPage *)(p - offset);
result->fastcheck();
return result;
}
将指针与页面的大小,也就是 4096 取模,得到当前指针的偏移量,因为所有的 AutoreleasePoolPage 在内存中都是对齐的:
p = 0x100816048
p % SIZE = 0x48
result = 0x100816000
而最后调用的方法 fastCheck() 用来检查当前的 result 是不是一个 AutoreleasePoolPage。
通过检查 magic_t 结构体中的某个成员是否为 0xA1A1A1A1。
releaseUntil 释放对象
releaseUntil 方法的实现如下:
void releaseUntil(id *stop) {
while (this->next != stop) {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 = hotPage();
while (page->empty()) {
page = page->parent;
setHotPage(page);
}
page->unprotect();
id obj = *--page->next;
memset((void*)page->next, SCRIBBLE, sizeof(*page->next));
page->protect();
if (obj != POOL_SENTINEL) {
objc_release(obj);
}
}
setHotPage(this);
}
它的实现还是很容易的,用一个 while 循环持续释放 AutoreleasePoolPage 中的内容,直到 next 指向了 stop。
使用 memset 将内存的内容设置成 SCRIBBLE,然后使用 objc_release 释放对象。
kill() 方法
到这里,没有分析的方法就只剩下 kill 了,而它会将当前页面以及子页面全部删除:
void kill() {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 = this;
while (page->child) page = page->child;
AutoreleasePoolPage *deathptr;
do {
deathptr = page;
page = page->parent;
if (page) {
page->unprotect();
page->child = nil;
page->protect();
}
delete deathptr;
} while (deathptr != this);
}
4.4 autorelease 方法
我们已经对自动释放池生命周期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最后需要了解的话题就是 autorelease 方法的实现,先来看一下方法的调用栈:
- [NSObject autorelease]
└── id objc_object::rootAutorelease()
└── id objc_object::rootAutorelease2()
└── static id AutoreleasePoolPage::autorelease(id obj)
└── static id AutoreleasePoolPage::autoreleaseFast(id obj)
├── id *add(id obj)
├── static id *autoreleaseFullPage(id obj, AutoreleasePoolPage *page)
│ ├── AutoreleasePoolPage(AutoreleasePoolPage *newParent)
│ └── id *add(id obj)
└── static id *autoreleaseNoPage(id obj)
├── AutoreleasePoolPage(AutoreleasePoolPage *newParent)
└── id *add(id obj)
在 autorelease 方法的调用栈中,最终都会调用上面提到的 autoreleaseFast 方法,将当前对象加到 AutoreleasePoolPage 中。
这一小节中这些方法的实现都非常容易,只是进行了一些参数上的检查,最终还要调用 autoreleaseFast 方法:
inline id objc_object::rootAutorelease() {
if (isTaggedPointer()) return (id)this;
if (prepareOptimizedReturn(ReturnAtPlus1)) return (id)this;
return rootAutorelease2();
}
__attribute__((noinline,used)) id objc_object::rootAutorelease2() {
return AutoreleasePoolPage::autorelease((id)this);
}
static inline id autorelease(id obj) {
id *dest __unused = autoreleaseFast(obj);
return obj;
}
由于在上面已经分析过 autoreleaseFast 方法的实现,这里就不会多说了。
4.5 小结
整个自动释放池 AutoreleasePool 的实现以及 autorelease 方法都已经分析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中的一些内容:
- 自动释放池是由 AutoreleasePoolPage 以双向链表的方式实现的。
- 当对象调用 autorelease 方法时,会将对象加入 AutoreleasePoolPage 的栈中。
- 调用 AutoreleasePoolPage::pop 方法会向栈中的对象发送 release 消息。
5.拾遗
5.1 NSAutoreleasePool
NSAutoreleasePool 是 Cocoa 用来支持引用计数内存管理机制的类,当一个 autorelease pool 被 drain 的时候会对 pool 里的对象发送一条 release 的消息。(不能在 ARC 下使用)
使用方法如下: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NSArray *array = [[[NSArray alloc] init] autorelease];
[pool drain];
5.2 AutoreleasePool 与线程
每一个线程 (包括主线程) 都有一个 AutoreleasePool 栈。当一个新的池子被创建的时候,push 进栈,当池子被释放内存时,pop 出栈。对象调用 autorelease 方法进入栈顶的池子中。当线程结束的时候,它会自动地销毁掉所有跟它有关联的池子。

5.3 容器的 block 版本的枚举器
使用容器的 block 版本的枚举器时,内部会自动添加一个 AutoreleasePool:
[array enumerateObjectsUsingBlock:^(id obj, NSUInteger idx, BOOL *stop) {
// 这里被一个局部@autoreleasepool包围着
}];
当然,在普通 for 循环和 for in 循环中没有,所以,还是新版的 block 版本枚举器更加方便。for 循环中遍历产生大量 autorelease 变量时,就需要手加局部 AutoreleasePool 咯。
5.4 什么时候用 AutoreleasePool
- 写基于命令行的程序时,就是没有 UI 框架时,如 AppKit 等 Cocoa 框架。
- 写循环,循环里面包含了大量临时创建的对象。
- 创建了新的线程。
- 长时间在后台运行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