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浪潮之巅》读后感-谈谈基因决定论

2019-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城市里的正能量
《浪潮之巅》读后感-谈谈基因决定论

1.

自从在得到APP上听吴军老师的《科技史纲60讲》以后,我被他的洞见深深地迷住了,于是买了他的巨作-2000多页的《浪潮之巅》。

本书讲了IT行业的起起落落,主要介绍了行业发展规律,即70-20-10规律、诺威格规律、基因决定论,其中,基因决定论带给我的震撼最大。

吴军老师认为每家公司都有与生俱来的基因,而且很难摆脱基因的束缚。比如,摩托罗拉公司骨子里刻了模拟无线通信的基因,所以它一直沿着这条路走,最终成为了2G通信时代的佼佼者。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摩托罗拉的基因限制了发展脚步。它总是在如何提高2G手机的性能上花功夫,因此错过了数字通信时代的发展,不久后,被三星、苹果等对手挤下车了。

不仅是摩托罗拉,IBM错过个人电脑市场的原因,也可以在基因上找出线索。IBM本身是为企业级客户提供硬件服务的公司,因此个人电脑部门的声音小,难以受企业的重视。

2.

不过,也有摆脱公司基因论,走上巅峰,或者拉长巅峰时间的公司,其典型例子就是谷歌。

谷歌起步于搜索引擎项目,靠强大的技术能力,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IT 界有著名的诺威格定律,那就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后,很难再有所突破,这时候需要进入其他领域实现突破。

谷歌也不例外,它先后进入了广告、视频、GPS地图、聊天软件、手机操作系统等领域,力图取得新的突破。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谷歌凭着重视质量的算法,在广告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收购Youtobe的方式,成功实现了视频领域的新突破。

然而它的聊天软件Google+却败给了Facebook,因为谷歌的基因是信息,而不是通信,所以它虽然非常擅长信息处理,却不知道聊天信息背后的精神需求,所以想不出和Facebook一样基于沟通需求的聊天界面和针对个人喜好的广告方式。

不过谷歌没有止步于基因决定论,2015年CEO佩奇把公司名称改为了Alphabet,将现有的业务一分为二,让广告、视频、安卓沿用谷歌名称,把谷歌风险投资、谷歌医疗等新业务划入了由佩奇掌管的Alphabet公司中。

佩奇知道改变原有的基因是很难的事情,事实上也不没有打算改变。他采取的措施是允许某些部门保持独立性,也就是保持独特的部门文化,但是财务上不需要独立,比如谷歌本身重视过程,而被收购的安卓强调结果。

佩奇的Alphabet是利用谷歌公司的财力和智力,不断尝试创新的公司,是在谷歌这个强大的母体上,植入新细胞,注入活力的方式,这也是佩奇解决基因决定论的方式。

从2015年到目前为止,Alphabet公司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人工智能AlphaGo曾打赢过人类围棋高手,谷歌的无人驾驶也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谷歌不是完美的公司,而是卓越的公司。因为谷歌过分重视工程师文化,轻视产品、客户服务等部门,所以在与亚马孙的云端之争中吃过不少苦头,不过谷歌却在不断完善自我,挑战下一个巅峰,上述Alphabet公司是最好的例子。

3.

既然公司的命运能被基因左右,那何况是个人的前程呢?

小兰的母亲天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喜欢说“我的运气就是这么差劲”、“上天就是不公平”之类的悲观话语,当然她的人生确实很不顺。这位母亲从小饱受了贫困之苦,嫁人后也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直到如今还在为生计发愁。

她为什么如此不幸?快六十了,还不能过殷实的生活?放眼看其他同龄人,不难发现起跑线与她相同,却早早摆脱贫困,享受生活的人群。改革开放后,成功致富的故事可是数不胜数啊!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位母亲的思维定势决定了行为方式,最终影响了人生高度。九十年代初,周围人纷纷下海经商的时候,她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固守在不到三亩的田地里,日日夜夜耕作了。

听到其他人飞黄腾达的消息后,她还是不够自信,用“我不行”咒语麻痹自己,在灼热的太阳底下,辛辛苦苦地干了农活。后来,村里的青壮年都去外地打了工,但她还是没能说服自己。思维定势、基因的威力,可见一斑!

不过,她的女儿却成功跳出了思维定式,向命运发起了挑战。小兰成功说服母亲,去城里读了初中和高中,顺利考上了985高校,如愿去了大城市。

在大学,小兰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认真听各类讲座,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了认知边界。一次偶然机会,她听了日语方面的讲座,从此便迷上了日语,于是发奋图强,花一年的时间,拿到了日语2级证书和一家日企的Offer。

上班后,小兰一如既往地勤奋学习,很快学到了本岗位的基本操作。在这基础上,她一边提高工作效率,一边仔细研究了公司发展战略、市场行情等,尽力站在更高的视觉思考了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十岁时,小兰当上了部门主管。

同样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不过小兰和她母亲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可见,击垮一个人的不是命运,而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如同公司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基因是很难人为改变的物质,正确的对待方式是了解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不断挑战自我,与基因共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