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风采散文诗情景诗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2019-04-24  本文已影响5人  拈花老夏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植物记录】山里大雨,转身下来,路边一棵硕大的棠梨正开花,梨花带雨风中摇,看得让人走不动路!

棠梨又称杜梨,算自然界野生梨里的典型种,天生是“给点泥土就活命”“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基因,抗干旱,耐寒凉,人类栽培果中常用它作为梨的砧木,取其耐活顽强的天性。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虽曰为梨,长梨形的叶子,但它天生果实只有豌豆大,而且酸涩坚硬,人多不食。

秋霜及隆冬,老夏曾以其果实捣碎熬制过梨膏,倒是酸酸甜甜别有风味,香味馥郁,确非人工栽培梨所比。而且确证其有绝佳的止咳润肠效果,同时又止泻,润颜嫩肤的功能也显著。

难怪《中华本草》记录它:敛肺,涩肠,消食。主咳嗽,泻痢,食积……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其实,历史上记录民间还有取其花入膳,取其叶入药入茶的。

老夏查阅过学术研究报告,现代理化分析说杜梨的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等。

从其已公布的成分看,也就是说,它其实类似于叶子版的“金银花”(含山银花)。现代药理学证明,金银花抗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这应该可以确定杜梨叶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抗炎性的(野生蔷薇科好多植物有此功能)。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这棵其貌不扬的杜梨,其实还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棵鼎鼎著名的野树。

早在《诗经》里就有诸多关于它的记载,古时人们称它为“杜”、“甘棠”、“棠隶(梨)”。历史故事里,更是记录有召公于甘棠之下听议民情的美谈!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后世,便以“甘棠”称颂贤吏和美政,言莅政清平,必说有“甘棠之化”!

有意思的事,今天中国的很多省份,还有以“甘棠”取名的行政地名,你百度一下“甘棠镇”,就会跳出来从福建福安,到安徽黄山,到广西宾阳,到湖南双峰与怀化,四川开江,北京通州等县市辖区内的许多同名小镇。追溯这些地域行政名称里的“甘棠”文化内涵与缘起,无不代表人民对贤吏和美政的想往!

一棵野果树,果其涩小,却得如此美名,堪称果树界里的一个生命兼文化的奇观!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与之齐名的,怕只有杏树了!

这也是一棵文化学里不得了的树,传说孔子于杏树之下讲学,后来“杏坛”便成了教书育人之地和教育的代名词。

《庄子·渔父篇》里记录:“孔子游于缁帷(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时至今日,你百度“杏坛”二字,除了历史典故,同样一下子也会跳出来天南地北很多的同名小镇,或者其他地名和单位名来。

早上,老夏从天山深谷里看到许多还在绽放的野杏花,我就想,这棵杏树不简单啊!

这十余年,每年杏子熟时,正逢我母亲过生日,只要不出差外地,我几乎都要陪她一起捡些杏子就着蜂蜜一起酿一坛杏子醋,渐成习惯。

我的意识里,一枚杏已经有了“松鹤延年”的意味,何况待杏子变成了多年的陈醋,那真的一年一年不同,入嘴惊心!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这么一个雨天,老夏本来是出来巡山记录野苹果今年的开花情况的。

不曾想入山大雨,而且是今春以来最大的一场山雨,沟里水太大了……

转身,见一地的野杏余花,早上趁着风吹来的信号发了第一条朋友圈,惊艳了许多人;

【巡山记】路遇一棵野杜梨开花……

再出山口,却见了路边这么盘曲参天的一树野杜梨开花,那种景致,那种惊喜,是蜗居钢筋水泥里的人们难以体验的。

重返自然,此刻老夏又趁雨回尘世,目光由一棵到另外一棵野果树的枝叶及花朵中穿行,我觉着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

天地生万物,我系其中,读它们,恍然读史读苍生……

——老夏自然生活研究院2019.4.2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