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演讲的恐惧》摘抄

2016-10-20  本文已影响18人  生生云
《告别演讲的恐惧》摘抄

1:简而言之,演讲就是:“把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并能让周围人感知并受到影响。”一个好的演讲能够将演讲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清晰地传递出来,并让观众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2:“我们唯一不得不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3: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4:首先,我们要学会表达自我价值。

5:如何建立自信?

6:其次,学会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7:一个10分钟的演讲提一两个问题是最好的,再多就容易变成“讨论”而不是“演讲”了。而如果要将问题留到最后,一般可以多提一两

8:如果你打算把问题留到最后,很可能你会帮助听众“养成”听你说话的习惯,他们习惯“看”你说话,等到最后会更难让他们开口。

9: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研发的一套《公众演讲口才评估表》

10:才储分析(MBTI)、九型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模型(Big-five Model of Personality)、霍兰德职业兴趣(Holland's Vocational Interest

11:《交流风格测量表》(Communication Styles Inventory),包括六项行为交流风格的维度

12:彭定康  的《新君王论》

13:每做一次演讲或者参加什么活动,一定要把自己的表现给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

14:你对自己的知识库有没有熟悉到针对任一题目就能将相关的典故、事例、概念、发展史与理论信手拈来

15:瑞典导演英格玛·博格曼说过,只有经过充分准备的人才有机会即兴创作

16:这时你内心可能生出一万头兽类,叫嚣着奔

17:演讲的场合是?(正式的,半正式的,非正式的……) 我要对谁讲话?(熟人,亲戚,学生,教授,上司,同事,陌生人……) 我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宣传自己,普及知识,总结归纳,活跃气氛……) 我演讲的目标是什么?(三分钟口头展示,让全场观众笑,说服客户……) 你希望观众听完后能有什么收获?(记住你,记住你说的话,明白道理,收获新的知识……)

18:我以前准备口头展示时有一个习惯,就是把幻灯片打印下来后在旁边做上密密麻麻的笔记。

19:爱因斯坦说过,成功是努力地工作,合理地休息,加上少说废话 。

20: 一次成功的演讲会让我渴望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的演讲机会,以至于我不会停止挖掘能让自己口才更好的方法

21:《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22:你觉得它精彩吗? 什么地方让你激情澎湃? 什么时候又让你开始走神? 整体的节奏掌握得如何? 语速有没有太快或者太慢? 听的时候有没有漏掉或者听不清的词句? 用时有没有太长或者太短?

23:你如果喜欢一个人说话的方式,很有可能会对他其他的行为也表示认同。所以会让你崇拜的那个人并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由于你俩的相似性使你。

24:很有可能达到和他一样的优秀,甚至超过他(而且根据这种相似性理论,如果你们一旦认识,很有可能会聊得很投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