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明星出轨更该上热搜:裸捐3568万的她不该没人知晓
翻开这几天的热搜,各路明星网红霸占,女明星求婚、出轨的消息接二连三。
几屏也刷不完的热闹大戏里,有一个人的名字,显得有些陌生,也有些格格不入。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元。
叶嘉莹何许人也?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先后在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任教,2016年就被授予“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的荣誉。
去年,叶嘉莹就已向南开大学捐赠过1857万元,设立了“迦陵基金”。
如今再捐1711万元,捐款总数达到了3568万元。
捐了巨款,叶嘉莹却压根不想说,也根本没说。
“本来没想说,却被校友会说出去了。”
主持人问叶嘉莹,周围人都对捐款事件这么关注,您怎么看?
叶嘉莹一句话呛得主持人哑口无言,“这些人眼里只有钱,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看来你对学问是没兴趣的。”
是啊,有性格的叶嘉莹,早就把一辈子都过成了“学问”。
1
捐出金银万千
只留陋室一间
叶嘉莹捐款,早就不是稀罕事。
90年代,叶嘉莹就将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得来的半数退休金赠与南开大学,设立了“永言”奖学金和“叶氏驼庵”奖学金。
意在激励学生研习古典诗词,更好地传承下去。
而她自己的生活,过得却极其简单朴素。
丈夫故去,女儿远在加拿大。
叶嘉莹的生活简单到,一个人,一箪食,一瓢饮。
学校讲台上面对百千学生,回到家里孑然一人。
渴了自己烧水,饿了自己做饭。
芹菜、蚕豆、彩椒,配一碗米,就是一顿午饭。
再多加一碗番茄蛋花汤,都算调剂。
十年前,叶嘉莹不小心滑倒,锁骨摔断。
这才请来一位保姆,也只是定时来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
这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匪夷所思,叶嘉莹却过得怡然自得。
“有诗歌为伴,不需要人陪。”
《国家记忆:传薪者》纪录片叶嘉莹年少丧母,被迫与丈夫出走台湾,背井离乡数十载,中年又遇大女儿与女婿意外车祸。
到如今,除了远在加拿大的小女儿,叶先生身后已无他人。
叶嘉莹先生与女儿事实上,理性和博学如叶嘉莹这样的人也曾想过自杀。
在那些苦难的岁月里,她独自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
尽管如此,当时的她从不曾向任何人提起过。
在经历了女儿车祸这个人生中最大的苦难后,叶嘉莹的“小我”被打破,她不再为“个人“而活着。
她说,个人是短暂的,文化是永恒。
这也是先生用退休金设立两个基金的直接原因。
“咏言“基金取自大女儿叶言言和女婿钟咏庭的名,“驼庵”基金则取自恩师顾随的晚年名号。
这对叶嘉莹而言,已是最好的缅怀方式。
70年代后,定居加拿大的叶嘉莹以探亲名义回到中国。
她欣喜地看到,即便国家遭受劫难,人民依然会选择用诗歌表达情感。
诗歌不死。
这个信念支持着她一直在国内找寻古典诗词教学的途径。
叶嘉莹教授学术报告讲义她在加拿大请求一年休假,只拿60%的薪水。
叶嘉莹用这一年假期,辗转国内各地,没有任何报酬,只愿更多的人可以体会到诗词的魅力。
加拿大的朋友们不能理解她的选择,因为只要她这一年不归国讲学,一部著作又将问世。
但她毫不在意。
她在自己的纪录片中说,我这个人,一辈子其实从来没有追求过名利。
“十二岁就开始作诗,到四十岁没有出诗集。我就不想马上就出什么名,我也不想做个学者,写出什么了不起的文章来。
我的重点是传承,我就教大家吟诗,我应该把这个传承下去。为了传承,成为朋友口中的‘苦行僧加传道士’又如何?”
她对生活的选择与她的成就毫不对等。
但她只是知道,好的东西,就要不遗余力地传承下去。
2
一生颠沛流离
一生诗歌为伴
叶嘉莹,这个频频把诗歌挂在嘴边的人,出身于一个北京的书香世家,自幼就与古诗词结伴。
姓叶,与清廷的叶赫那拉氏贵族同源。
可不但没有过得像贵族人家,反倒一辈子坎坷。
考入辅仁大学后,战争爆发。
父亲迁往后方,而一家人只能跟着母亲流离失所。
叶嘉莹在辅仁大学 / Wikimedia Commons叶嘉莹至今仍记得母亲前往天津看病时的场景。
火车、拥挤的人群、弟兄姊妹、病重的母亲……
母亲腹中长了肿瘤,舅舅带她前往天津,可一位母亲毕竟放不下自己的孩子,硬要早早回家。
回程列车上,母亲血液感染,撒手人寰。
叶嘉莹只能用诗词排解内心的巨大悲痛,她写: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叶嘉莹提到母亲去世时的悲痛 / 《朗读者》丧母之痛本就足够戳心,但苦难的一生才只是开始。
叶嘉莹回忆当年的自己,总说自己不懂爱情,只会读书。
这是真的,与老师顾随读书时,她渐渐掌握诗词的真谛,并将诗词作为治学的一大方向。
顾随(前排)与叶嘉莹(第二排右一)合影 / 南开大学新闻网顾随讲课较为即兴,想到哪里便随口讲到哪里,时间一久,几乎没有人记得他讲过什么。
可叶嘉莹不但记得,还能完整地记录下上课内容,汇集成八本笔记,随时带在身边。
她自嘲,有些像“书痴”。
所以,当丈夫一遍又一遍追求她时,她完全不懂结婚生子到底意味着什么,糊里糊涂便嫁了人。
2016年接受采访时,叶嘉莹说自己这一生都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爱情。
两人结婚时,正是1948年,作为军人的丈夫带着她先前往上海,后辗转台湾。
叶嘉莹在辅仁大学 / Wikimedia Commons丈夫不幸入狱,她一边养育襁褓中的孩子,一边在台湾彰化的学校里教书。
屋子小到椅子一半在室内,一半在走廊。
后来,卫兵又冲入她的家,将她连带婴儿,一同带入监狱。
叶嘉莹哀求:我带着这么小一个孩子,又跑不了,你又何必对我如此残忍?
无奈之下,她只能投奔丈夫的姐姐,打地铺生活。
婴儿哭闹,给家里增添许多麻烦,也遭受着亲戚家的冷眼。
她等一家人睡下,才抱着孩子入睡,第二天家人醒来之前,她便离开。
经历了这一切的她,仅仅25岁。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转蓬》
这是她当时写下的诗作。
就是那时,叶嘉莹有了轻生的打算,让她挺过来的,正是诗词给予的力量。
叶嘉莹谈到诗歌对自己的影响 / 《面对面》丈夫出狱后,性情大变,酗酒、家暴,已成常事。
叶嘉莹每件苦事,都隐忍下来。
后来转到台湾大学教书,日子才渐渐好转。
那是一段短暂的辉煌,当时她同时执教三个大学,加盟两个电台,台湾大街小巷的广播中,都是“叶嘉莹”三个字。
再后来,她有机会到加拿大教书。
因为丈夫不喜欢台湾,性情也不好,她决定带全家远走高飞。
新的困难又出现了——英文。
在南开大学讲课时,她常回忆自己与国外学生的语言差异。
国外学生一周可以看许多英文资料时,她却只能看一点点。
而且,她需要批改学生的作业。
无奈之下,只能查字典攻克语言关。她带一点三明治,就可以一直熬到深更半夜,学英语、改作业。
她每每语重心长对讲台下的南开中文系学生说,一定要学好英文。
这句话,包含了不知多少心酸。
叶嘉莹尽力克服语言难关,因为对中国诗词实在过于热爱,所以即使用并不流畅的英文表达,也是感情满满 / 《朗读者》生活安定下一段时间,灾祸偏偏又发生了。
她的大女儿与大女婿,在新婚三年后的1976年,出车祸身亡。
母亲早早离去,丈夫冷漠无情,又目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她的内心几乎崩溃。
她于是写下如此诗句: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哭女诗十首》
可她依旧没有因此颓丧。
叶嘉莹至今,仍喜欢用老师顾随先生的诗词激励自己:
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
——顾随《鹧鸪天》
后来,改革开放的消息传到国外。
叶嘉莹有看报纸的习惯,她惊喜地看到国内学校需要教师,便亲自向国家写信请求教书,不收任何费用。
书生报国成何计,唯有诗骚李杜魂。
接到南开的邀请,她在南开定居讲课,并游历全国,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免费授课。
叶嘉莹初到天津,南开大学教师迎接 / 南开大学新闻网1979年,南开大学中文系专用教室,主楼112,人山人海。
当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学生,第一次看到能有这样一位气质的人,用如此动情的方式讲述着令人赞叹的诗词。
太美了。
直到今天,叶嘉莹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教书匠。
中国古典诗词,是好的东西,如果不能传播给更多人,她觉得对不起先人,对不起来者。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片花于是,从1979年至今,她在讲台上一站,就是40年。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2018年7月15日,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庆祝生日 / 南开大学新闻网尽管自己年事已高,但仍然以最大的热情,对待着教学工作。
看到南开大学马蹄湖的莲花盛开,她也曾感叹人生易老。
但是,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浣溪沙》)
只要看到自己能够教导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发华滋”。
她,就心满意足。
3
中国为数不多的
穿裙子的“士”
自1979年到南开大学任教后,叶嘉莹与南开的缘分再没断过。
讲学诗歌这么多年,却都是在给海外的学生讲,她多想也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给祖国的孩子们也讲讲课。
那时50多岁的她,不给自己时间休息,亲友们劝她,她却说“趁现在还跑得动,多留下些东西奉献给祖国,直到跑不动了为止。”
这一跑,就是三十多年。
离开北京的那一刻起,叶嘉莹就一直没有停止怀念故乡 / 《朗读者》自1979年至2015年,叶嘉莹都在加拿大与南开大学之间往返奔波。
南开大学校内的家属楼,一开始不允许外国人居住(叶嘉莹加入加拿大籍),她只能在校外租房、买房。
后来允许,她立刻卖掉校外的大房子,买进一套家属楼的老旧房,就在这里居住。
谈到离乡的感觉,叶嘉莹仍然有些激动 / 《朗读者》加拿大学校的学期结束,她便立刻返回中国,来到南开,继续讲学。
她不怕,只要能够讲课,再多困难也不算什么。
直到2015年后,她才定居南开大学,有一个固定的家。
此时的她,91岁。
她的课有多动人?曾经有学生为了听叶嘉莹的课去造假“证”。
第一次在南开讲学,讲的是汉魏南北朝诗词,阶梯教室只能容纳300人。
可不仅是南开大学的学生,天津其他学校的学生也赶来听课,临时增加的椅子,已经放到了讲台边缘和教室门口。
这还不够,就连进教室都非常困难。
中文系只能想了个办法,持有“听课证”的学生才能入场。
结果一个天津师范大学的女学生用萝卜刻了个假章,自己做了个假的听课证。
以假乱真,还真的蒙混过关,顺利进入了教室。
这个机灵的女学生如今已经是天津电大的老师,现在仍不时去听叶嘉莹讲课。
一个老师好不好,教出怎样的学生绝对是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而叶嘉莹的学生名单里,这些名字你或许熟悉:席慕蓉、白先勇、蒋勋、陈映真……
叶嘉莹出席学生席慕蓉(中)在南开大学的演讲会 / 中新网她本身的学术成就,也值得一说。
教书70多年,一个重要的教学特色就是引入了大量西学观点,中西对比,更加深入地了解诗词。
叶嘉莹在学术上并非完美无缺。
但叶嘉莹本身情感细腻善于感怀,嗓音也动人,加上过关的学术能力,讲起课来栩栩如生。
学生席慕蓉评价她讲课,“她介绍李白的时候,李白就骄傲的出来了,她介绍杜甫老年的诗歌时,杜甫就真的老了。”
直到今日,她也不曾坐着讲课。
只要在讲台上,她永远是站立姿态。传道、授业、解惑。
有主持人曾经问她:“这心里面有诗,和心里面没诗过一辈子,有区别吗?”
叶先生回答:“在懂得诗的人来说,你懂得诗跟不懂得诗,这一辈子是很不一样的。”
“他不会每天总是为了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或事什么东西而匆忙,还以为是得意,还以为是聪明,而丢掉了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诗词,成就了叶嘉莹的一生。
而叶嘉莹,也早活成了诗歌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郝静秋,张奕涵. 叶嘉莹:“心头一焰”——我对后学者的期望. 南开大学文学院. 2017-12-25.
[2] 《国家记忆·传薪者》系列2018-11-01
[3]《面对面》2018-07-15
[4]《朗读者》2017-04-22
[5]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片花
[6] 《我的诗词道路》,叶嘉莹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7
[7] 叶嘉莹回忆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655
[8] 人民日报海外版
http://js.ifeng.com/humanity/detail_2014_07/18/2616122_0.shtml
[9] 南开新闻,痴迷于诗
http://news.nankai.edu.cn/nkrw/system/2009/07/10/0000246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