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的事
生活中,我们常与人谈论“对”与“错”。
这是逻辑中最简单的形式,非A即B。
但是,细想一下,世事往往很复杂,难以直接用“对”或“错”来评判。
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起了冲突,丈夫教育孩子,他打你,你可以打回去。妻子当场指出那样教育孩子不对。
上级领导批评了自己,说这件事欠缺考虑,做得不对。自己却感觉到很委屈,领导既然全知全能,怎么一开始不说,等我做完了,却来批评我做得不对。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不对”,那什么是“对”的?
01
做“对”的人
有一句话,大家很熟悉: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
在这里,“对”的人就是与自己情投意合、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相互扶助的那一个人。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他是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和KDDI公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他的经营哲学用“作为人,何为正确”对企业人进行行为指导。
他认为人“要正直”“不可撒谎”“要信守承诺”“要关爱他人”等,这些都是我们自小就知道的,可以说是最朴实的道德观、最朴素的道理。
我们常说,道理都懂,做起来很难。这些看似大家都懂的道理,估计很难有人能百分之百地做到。
所以,稻盛和夫让大家用“作为人,何为正确”来时刻自问,来保证自己行为的正确性。
他告诉大家,在企业中,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正确地做人,做对公司、对同事、对客户有利的事。
在这里,正确地做人,就是做“对”的人。
那些最朴实的道德观、最朴素的道理,从小就在教我们怎么做“对”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02
做“对”的事
古人在谈论社会治理时,一般会从怎么规范人们的行为出发。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这样的治理理论。
老子在《道德经》里是这样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说:大家都不恭维才华,人们就不会相争;大家都不认为珍稀之物是贵重的,人们就不会偷窃;大家都不炫耀,人心就不会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方式是,让人民都虚心待人,丰衣足食,没有野心,强身健体。人民都谦虚而不出风头、安居乐业而没有贪念野心,即使有个别特别聪明的人,也不敢做出头鸟了。这就是让人们的行为达到“无为”的境界,社会治理就自然顺畅了。
可以看到,老子说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一种“无为”境界,是指人们不争、不盗,心正而不乱,谦虚又没有野心,富足而没有贪念,所有人都是这样子,就没有人敢“例外”了。无为而治,实质无为而有为。
老子指出人们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社会治理的理想效果。圣人要做“对”的事,老百姓也要做“对”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对于人,管是为了有序而不用管;对于事,理是为了达到顺畅从而不用理。
一家专业从事创意科技设计的公司,办公室的正墙上醒目地写着他们的企业使命:做“对”的设计。
在这里,“对”的设计是这家创意科技公司给自己的定位,能为客户带来价值、被客户认可的设计就是“对”的。
大至社会治理,小至企业管理,身在其中的人,都要做“对”的事。
03
做成事
做“对”的人,做“对”的事。这里的“对”不能与绝对正确等同。
世事是否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这应该要看评判立足点是什么。
我们问题的关键在于,将事情做成。
所以,做“对”的事,是为了做成事,而不是追求做绝对正确的事。
人们争论问题的焦点,往往是要争个谁“对”谁“错”。这里的“对”与“错”只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或自重感的一种强硬态度。
戴尔·卡耐基认为,人性中存在一个弱点,就是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不要与人争辩,因为人的思想不容易改变。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一旦进行争辩,对方只会觉得自尊受到威胁,从而表现出更加强硬的态度,即使他内心也认为他的观点可能不对。
要做成事,先放下争辩,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下去,再想办法说服对方,促使事情向想要的方向发展。
如果对方是上级或长辈,先用赞美的方式对他表示敬重,让他心情舒畅了,再说出你的提议。
如果对方是平辈或平等的身份地位,先肯定对方是对的,再根据对方的特点采取让对方舒服的方式,让他接受你的建议。
如果对方是下级或晚辈,引导对方连续回答“是”,再表达你的意见。
现实情况可能比上面说的复杂得多,但与其争辩谁是对的,不如先放下争辩,努力将事做成你想要的样子。
写在最后
做“对”的人,要诚实,不要撒谎,要守信,不要有贪念,要谦虚,不要出风头……用这些最朴实的道德观、最朴素的道理,去时刻自问,让自己的行为保持是“对”。
做“对”的事,对自己有意义的、他人有利的、对集体有价值的、对国家有贡献的事,都值得并且要努力去做。
做“对”事,不是要争谁“对”谁“错”,关键是做成事。
放下争辩,先退一步,让对方进一步,再引导事情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做成事才是最重要的。
马云说: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
不争一时之争,不逞一时之快,做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