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花呗榨干的年轻人
文 / 在风 / 莫问大叔
你这月的花呗还清了吗?
“双十一过后,有多少人找你借钱还花呗?”
这是今天看新闻最醒脑的一句话,超级戳心!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并且不下10个:
就拿哥们老赵来说,这几天到处借钱,他前阵子买了一部iPhone XS,分期还500,他觉得自己完全负担得起。接着见双十一来了,又买了很多感觉很划算的东西……但我看了看他的账单,有双球鞋花了一千块。
我记得他月薪仅5k,哪来那么多钱?
老赵说自己自从开通花呗、借呗等一系列借贷工具后,就觉得钱花不完。但一到了还款日,就着急了,费尽心机拉下脸皮去找朋友们借,拆了东墙补西墙。
还有朋友说,“今年十一月,才终于还完了去年十一月的账单。”
这是非常典型的“花钱一时爽、还款火葬场”的年轻人故事。
毕竟买买买的欲望就像滚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那个一年前梦想着要考研的老赵,如今不敢考研,不敢辞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用房租和吃饭以外的每一分钱,来偿还透支每一个明天……
你是吗?
听说你收入不高,却特别敢花钱?
用花呗有多爽?不用我多说,大家都能想象得到。
去年“蚂蚁花呗”发布了《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里面提到:
在中国,90后年轻一代是花呗的主力军,每4个90后就有1个在用花呗。
这里有你吗?
有媒体更是报道:花呗的出现,使月入5000元的年轻人,比月入2万元的更敢花。
似乎不无道理,回顾今年的双十一,总成交2135亿元,相较于2009年的5200万元,增长4100多倍。而阿里CEO张勇表示:
“今年双十一90后消费者占比达到了46%,接近半数,当时被这个数据吓了一跳。”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无可厚非,毕竟90后最老的也28岁了……
今年双十一,你贡献了多少kpi?
说实在,年轻人没有一个不爱买买买的,花钱取悦自己也理所应当,只是一定要学会适度。
如果你不考虑自己实际的收入情况,宁愿月月吃土,只为在物质世界里放纵,那你迟早会在物质里迷失自我,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花呗不可怕,放飞自我的消费观才是真的可怕。
你是伪精致吗?
有个词完美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伪精致”。
什么是伪精致?
一个在广州工作的妹子跟我笑谈,自己月入几千,每去一次香港,接下来就要吃半个月泡面,挨到发工资那天。
喜欢买一堆高级化妆品,支付时毫不眨眼,她觉得女孩子要爱自己,要精致。
但是外人可能不知道,她家特别乱,衣物堆在一起,各种味的香水纠缠在空气里,在她家呆一会鼻子就难受。
更可怕的是,那天很冷,我让她穿上那件新买的大衣出门,她却说“我不敢穿,怕弄脏”。
这就是伪精致: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把自己搞得潦倒无比,看起来很精致,实际上却过得比谁都粗糙。
花钱应该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而不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操蛋。
如果一件东西,对我用处不大,或是贵到我不舍得用,我不会买。
物质不是生活的全部
一位知名博主曾说过:自己刚工作那几年,月薪才3k,但过得一点都不比现在月入3w差。
这源于她具有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和生活态度:
哪怕是个几平米的小房间,也是每时每刻整整齐齐,种了两个盆栽,墙壁挂着自己画的插画,睡前会把衣服叠好,衣物不多,但每天都能搭配得不一样,体面而兼具新鲜感。
在她看来,真正的精致,不是拥有多少钱,而是对生活方方面面的高要求。
我写这篇文章,也是想提醒你:
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当你意识到时代发展越快时,也应该警觉其中的诱惑也越多。
我们要学会正视现状,理性用度,拒绝“虚荣式”的超前消费。
物质不是生活的全部。你人生的“诗和远方”,不该困在小小的花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