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周四

2020-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雪松_d0e3

      破解批评逆反心理之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他们对在外的客观世界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接受老师批评时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案例回放。张老师(女)班上的王小刚同学与几个伙伴在校园里飞奔、打闹嬉戏,不巧的是被校长逮了个正着。校长将此事在学校周例会上,通报批评。散会后,张老师大为恼火地奔向教室,活生生地把语文自习课上成批斗课。张老师的情绪稳定后,回想王小刚同学置若罔闻的神态和细小的顶嘴的声音,觉得该同学存在逆反情绪,白白浪费了课堂时间。

  破解之法。

      首先,要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学生与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个体。个别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教导的架子,以势凌人,而我们需要的是要“蹲下身子”、放低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方可敞开心扉。

      其次,情理交融。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心与心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互动。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意识、认同了老师批评教育的做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有可能起到效果。

      再次,“冷处理”为妙。

一旦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在行为上有可能会产生过激的言语和攻击性的语言。等学生的情绪稳定后,教师要安抚学生,并引导学生尝试学会换位思考,如此这般可以减少学生的埋怨和自责。

  最后,陈述批评的缘由。

      批评的目的,不在于批评,而在于让学生懂得批评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

当一个学生再也不被老师批评教育课的话,在老师的眼中,这个学生便是无药可救之徒。所以,如果学生意识到老师批评我是一件好事情,这就对了,这就达到了批评教育地效果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便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