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坐着马车去乡里参加运动会
早上就九点多,我到社区去做核酸。
路过一所小学,里面正在举行运动会。
操场上正在进行60米跑比赛,同学们加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给场上的同学助威。
操场主席台的对面,摆了一排各色遮阳伞,前面放着一排桌子,上面摆放很多用线串起的各色气球。
孩子们坐在椅子上,大声说笑着,呼喊着,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椅子后面放着很多箱矿泉水。
很多家长在学校的栅栏外围观,实际家长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可是还是隔着栅栏不停的张望着。
我想到那句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前只是以为是希望的意思,望还有张望的意思,张望是近距离看,希望是对未来的期待。
看到运动会热烈的场面,我想起了小时候,坐着马车参加运动会的情景。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村小学只有100多个孩子,那时经济条件不宽裕,参加运动会,要坐一个小时的马车,去乡里的中学。
学校参加的项目是团体操表演,老师吹着口哨在前面指挥,学生手里拿着花环做动作,要求动作必须整齐化一。
我一开始没被选上,只能在不远处眼巴巴地看着,很羡慕他们。
后来需要重新排练队形,老师看到了我,就让我上场了,当时非常高兴,能上场,就能坐着马车到乡中学参加运动会了。
我放学回家,让爸爸给我做一副花环。
花环是用树枝拧成一个圆圈形状,用彩色的软纸剪成小细条,缠绕在圆圈上。
那个圈一般人拧不好,和树枝的选材也有关系,槐树、杨树的树枝又硬又脆,容易折断,用柳树枝太软,撑不起来一个圈。
第二天爸爸到山上,找了用来编筐的树枝,在树枝中间一劈两半,拧成一圈,在接口处用铁丝固定,正好做两个花环,彩纸一缠,就做成了。
彩纸要缠的均匀,否则就疏密不均。因此,做了好几次才做好,所以格外珍惜,生怕弄坏了。
看到做好的花环,别提有多高兴了,做操也格外认真。
运动会要求统一服装,穿粉色秋衣性质的套头运动服,脚上穿小白鞋,那时虽然经济条件不富裕,但是爸妈还是给我买了。
运动会前一天晚上,我把衣服,鞋子准备好,放在别人碰不到的地方。
把衣服摊平,怕出褶皱,小白鞋用白粉笔擦了又擦,保证洁白如新。
第二天一大早,穿戴整齐,带上花环,小板凳和两个火烧(一种面食),来到学校。
大队给安排了两辆马车送我们,老师领我们坐着马车,一路上晃晃悠悠,坐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乡里的中学。
还记得操场好大,人好多,老师安排好位置,让我们坐下。
开幕式的时候,很羡慕别的学校学生,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帽子,看上去威武极了。
前面的同学拿着指挥棒在指挥,紧跟着的是敲大鼓的,要两个人,一个人抬鼓,另一个人把大鼓绑在胸前,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后面的同学站成几排,腰部胯着小鼓,用双手不停地敲打。
小鼓手后面是国旗队和彩旗队,接下来,是各个小学代表队登场。
操场上锣鼓喧天,彩旗飘飘,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旋律,完成入场仪式。
那时,比赛项目不多,以跑跳为主,其中100米跑比赛最热闹,比赛的时候,操场上加油声,锣鼓声不绝于耳。
我们学校只是表演了体操,没参加别的项目,当时感觉很失落,但热闹的场面让人记忆深刻。
中午的时候,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饭,在座位上吃着,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因为人多,看运动会开心,所以吃的格外香甜。
那时没有遮阳伞,就在露天坐着,也不觉得晒,运动会结束后,带上各自的小板凳,坐着马车回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带着小板凳,赶着马车参加运动会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贫穷还是落后,参加运动会时,孩子们的快乐都是一样的,充满童真和喜悦,值得一辈子铭记。
运动会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