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让创意如何落地
每次看到网络上各种新奇的点子,总很佩服有些人能把生活活的如此丰富多彩。而看看自己,就觉得是个倾向流程化生活缺少创意的人。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曾和我有过类似想法呢?最近挑战日更并读了相关的书,有所感悟:我们所觉得的缺少创意,可能只是有了创意没能落实到实处。
故事一书中这样说到写作:天才的作家并不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奇思巧计,而是在充分熟悉了写作的章法之后,再加上明晰了自己一生所要追求表达的价值,结合个人最熟悉热爱的领域,在此限制下才会有最大化的新意迸发,否则畅想的世界过大,会稀释掉原有的知识而使所谓的创意空洞化。
至于创意如何落实到具体实行,结合工作中所感和书中建议,谈谈观点。
1,思考具体实行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这一步要想的全面和细致,多向自己提问。而初级思考者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无法全面细节,且会低估难度,一来是没有按流程沉下心去想,就像李笑来课程中所说的就是多想!每时每刻的去想!二来是会遇到思考阻碍的情况,或无论如何都无法想更多,只在原地打转,这时就需要原则2。
2,有目的性的从外部汲取知识素材。
当思维阻碍甚至都难以全面提问时,就需要去外部输入了,比如询问身边人,比如搜索书籍资料,比如归纳相似产品的做法,由此得出对相似问题如何处理,可能遇到哪些问题,进一步知道了对方这么做的事实,还要进一步思考它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和环境,而放到我的内容里是否可借鉴,或者哪里需要改良。
3,有好奇心的快速翻阅泛娱乐知识。
在有效学习之外,还需要留一段时间汲取各类看起来关联度不大的娱乐知识,而对娱乐的看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正如故事一书所言,是一种较小成本即可暂离现实繁琐寻求仪式感生活的方式,比如看电影,玩游戏,体验美食等。所以要学习如何为大家迅速带来生活中的仪式感,但切不可本末倒置,3占了大多数,甚至挤占了2的时间,必须是有思考基础下的娱乐才更有意义,而不会只徒留激爽后的空虚感。
总结这几点以供自勉,希望自己能遵照这几点检查写作,尽可能让文字不是陈旧观念的拼凑,而真正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