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世悠久漫长,总会爱上几个人渣
初看标题《爱上几个人渣》,还以为这本书的内容是马家辉在记录自己年轻时的爱情罗曼史,“人渣”则是他的自我调侃。但其实除了几个篇章有讨论到中年人的爱情观,大部分都是他个人日常生活的随想随笔。他也知道读者一看到书名肯定就会联想到他本人是“人渣”,所以特意在自序里严正声明,他不是人渣,书名只是来自电影《春娇与志明》里的对白:
一生世悠久漫长,总会爱上几个人渣。
意思是:正因为曾经爱上过人渣,才会成长,才会成熟,懂得珍惜眼前人。
初识马家辉,是因为一档网络综艺《圆桌派》,又名“优酷版锵锵三人行”,又名“听窦文涛和他的小伙伴们侃大山”。他作为节目的常驻嘉宾,经常提供一些“香港人的观点”,他算是少有的普通话说得还不错且挺有道理的香港人。
许是我孤陋寡闻,到了这个年纪才知道原来中国很早就有这类不无聊的文化节目。我从小成长在湖南卫视营造的“全民娱乐至死”的文化氛围中,对凤凰卫视这类需要一定知识和思考的文化节目并不感冒。但随着年岁渐长,发现很多娱乐节目看完笑过之后,并没有在脑海中留下什么。
综艺节目某种意义上很像是一种现代的“精神鸦片”,刻意制造的矛盾和冲突只能暂时的让大脑兴奋,关掉视频之后就像高潮过后的平静,陷入一片迷茫和空虚。
《圆桌派》每集开头都会点一炷香,烧一壶茶,四个人坐在一桌品着茶慢慢聊天,香烧完了聊天便结束了,颇有仿古人雅兴之意。相较于《奇葩说》这样争分夺秒要用语言取胜,每句话都信息量巨大的“快综艺”,《圆桌派》则称得上是有话好好说的“慢综艺”,知识分子们语速虽慢,但引经据典,知识点丰富。这两个节目一动一静,一快一慢,皆我所好,难以取舍。
马家辉不像遗世独立,出尘脱俗的梁文道,他的身上更加充满人间烟火气息,他也自认是个俗人,经常拿自己的年轻时的做过的糗事来做调侃。而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牺牲自己娱乐大众”的自嘲精神,也不是那张小女生们喜欢的大叔脸,而是他出身于发达地区的思考方式和人文关怀。中年男人一不小心就会变油腻,而想要不变得油腻最好的装饰品就是学识和见识。
有一次窦文涛说起他考大学时“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大意是当年他考试分数刚好通过,但体检时被检查出他是色盲,分辨不出红绿,很有可能因为这个“身体缺陷”而上不了心仪的大学。后来他的父亲带着他北上去大医院做检查开证明,一路上心惊胆战,生怕因为色盲而毁了人生前途,紧张到在火车上一夜就把整本测色盲的颜色书给背了下来。最后还好碰上了贵人,体检的医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判断他是轻微色弱,这才拿着证明上了大学。
窦文涛回想起这段经历还心有余悸,心想当时要是那个医生认定他是色盲,那么今天的人生该多么不一样。其他几位嘉宾都点头附和,他们关注的重点都在“人生难得遇贵人”上。而马家辉则提出质疑:“你被检查出色盲,学校不是更加应该给你提供帮助,让你入学吗?怎么还会因为这个拒绝你入学呢?”
我听到这话仿佛被砸了一记闷拳,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竟无法反驳。生活在国内竞争残酷激烈的教育环境下,优胜劣汰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真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弱者就应该被放弃的宿命。没有人换一种思考方式,弱者不仅仅需要语言上的同情,更需要行动上的帮助。
说回到这本书,书里面还有许多他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的“港式”思考。他也不吝于给自己打上“香港人”的标签,连微博名都是@马家辉在香港,似乎是在刻意强调自己的“港民”身份。同样是在华语环境,中国的其他地区就没有如此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曾经听过一个说法说:香港是“文化沙漠”。
先说结论,香港当然不是文化沙漠。甚至在文革中充当了文人南下避难的文化绿洲。
那这种说法的原因是什么?私以为,大陆人对香港人最初的印象来自于以TVB为代表的港剧港乐之类的流行文化,而这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被打上“黄暴”“情色”之类的低俗标签,即便无厘头如周星驰,电影里也经常用“屎尿屁”来做笑点,实在不能算是高明。当年香港文化反哺大陆,一首歌能红遍大江南北,而如今显而易见的趋势是香港文化式微,大陆资本崛起。
随着大陆和香港日渐融合,马家辉们也许是带着“最后一代香港知识分子”的标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