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您的孩子
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孩子不爱的在人前表现自己,不学骑滑板车平衡车,小朋友容易抢他的玩具等等。
如果孩子有这些表现,我们往往会给孩子贴上胆小退缩的标签。其实是因为成人世界的竞争性过强,造成了我们太过焦虑,生怕孩子吃亏,怕孩子因为让步输掉自己的竞争力,也可以说这是攀比的心态造成的。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孩子很乐意攻击,有的孩子不喜欢跟别人争抢,这不叫胆小,一个人的胆量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用才好。而且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分辨哪些事情是重要的,那些不重要,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去较劲,有些时候争抢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孩子的社交能力跟性格没有关系。外向的孩子胆子更大,比较敢于尝试,碰壁后承受能力比较强,相对来说锻炼的机会更多。内向的孩子也不存在问题,他们的风格是先观察把握较大时才去做,成功率更高。
所以家长要充分读懂孩子的性格特征,不用去勉强做太多纠正,只需要接纳孩子的个性。
图片来自网络凡是不喜欢主动引起别人注意的孩子,如果逼着他去表现,反而让他更难受。曾经我也想着作为一个男子汉应该胆大才行,总是去刻意锻炼儿子,很早就让他学习骑自行车,到儿童乐园玩的时候,希望他做那些有挑战性的项目。目的就是想锻炼他的胆大,培养他的竞争力和表现力。
越逼孩子越害怕越没有安全感,他只顾着恐惧了,没有心思用在挑战上,所以做的不好,于是又会过度的指责,更是越怕越做不好。如果我们真想做,可以带孩子一起挑战,激发他的兴趣,鼓励他,如果他实在不敢做或者还没有准备好,家长也不要勉强太多。
教育孩子不是捏泥人,可以把他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应因势利导,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在哪方面发展,顺势提供一定的环境助推他一把。
其实作为妈妈,看着比自己孩子小的小朋友都学会了骑滑板车,平衡车,溜冰。自己心里也很着急呀,也想让孩子去尝试着学,可是他不喜欢,连试都不试一下。如果不懂孩子的特征,恐怕家长会又气又急又批评,有时候真的是我们太着急了,他才头次见到,难道上去就敢骑吗?人对陌生的东西都有恐惧感,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自己。就像骑自行车一样,见个几次后就有想骑的欲望,然后买了一个半天就学会了。教育孩子真的需要静待花开。
图片来自网络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认识自己孩子的特征,同时也不要急于求成,贪多贪快贪攀比。试想一下社会上有多少课外班,练字,口才,舞蹈,钢琴,音乐,珠心算,跆拳道,英语,乐高画画……。哪一样没有好处?都可以锻炼孩子在某方面的特长,也都有孩子表现的出彩,但我们能让孩子学完吗?他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吗?
对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一定要清晰一个问题“报什么班是你内心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一般来说有女孩的都喜欢她去跳舞,也许那婀娜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是我们每个女人心中的梦想,可是孩子她不一定喜欢呀。我也曾经拉着小宝到跆拳道那观看,养男孩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壮有力量,可是他偏偏不喜欢。
与其在孩子不喜欢的地方过分耗费精力和物力,反而耽误了孩子的成长,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试想,如果家长从小就从一而终的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数十年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把培养孩子变成反复的试错纠错改错的过程,那样成长的代价和成本未免太大了。培养孩子的实效性是很短的,教育也是有有效期的,所以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因势利导的去教育,而不是完全去改变他。
图片来自网络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但不能死盯着不足,要能够发现孩子擅长的地方,把擅长的地方精化,细化,变成专业特长,将来就会有立足之地。悲哀就悲哀到有些人一辈子在拿自己的不足去生活,要尽最大可能的去发挥自己的长项,走专业化道路,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但不要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爱孩子就要“如他所是”,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样子,而非“如我所愿”,把他培养成我想要的样子。所以读懂您的孩子是良好教育的前提。
已经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是一个注重对孩子教育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家长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育的一关键因素是什么样的家长在教育什么样的孩子?就这样清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采取适合你们的方法。
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同时教育的路上没有绝对的好方法。不要想着生搬硬套,一劳永逸,拿来主义。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